在年代文中咸鱼: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30-40(第4/14页)

条鱼已经不是很新鲜,不是适合蒸,又用了盐来保存,过滤红烧鱼酸菜鱼,剩下还可以油炸。

    可油炸太费油。

    于是花菲菲想到油盐水浸鱼,虽然这道菜也有个油字,同样需要油,但消耗少很多,步骤简单,往锅里加上姜、葱等调料,加油煎一下,再添水煮沸,把处理后的鱼丢入。

    不一会儿,霸道的鱼香味一下子窜了出来,让闻到的人不由口水分泌加快。

    叶榆在张木匠那里定的木桌还未做好,院里摆了个从老乡那里借来的旧桌子,不是时下流行的八仙桌,有点小,还不平,需要用木块垫两个邻角才行。

    木桌正中用石头搭了个小型灶台,花菲菲一声下令,韩景将一大锅鱼从厨房里挪出来,这锅便充当一回大汤盘。

    饭盒、瓷碗、搪瓷杯、筷子、勺子各自备用,主粮也是,不管是杂粮饼,还是红薯土豆玉米以及其它。

    凳子暂时也无,但有木桩。

    叶榆砍柴时顺手咔咔咔砍的几截枯木,柴刀修一下毛边正好能坐。

    这算是知青点的第二次餐会,似乎比第一次餐会更正式。

    韩景觉得他们总要说些什么吧?三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叶榆,武力值决定地位,他们已经默契默认知青代表人。

    叶榆:

    “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

    好吧,忘记他们的知青代表人是个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的吃货,面对眼前的好吃的,说出的只会与吃有关。

    干饭!

    叶榆夹了一大块鱼肉到嘴里,眼睛发亮,油盐水浸鱼真的非常好吃,可能因鱼在下锅前除了去腥外还用一点点面粉处理过,鱼肉吃起来香软滑嫩,带一点点咸香,并不比清蒸鲜鱼差不少。

    花菲菲平时觉得叶榆不近人情,但作为一个厨子,看见叶榆这样的食客,简直不要太有成就感!比自己吃还快乐,而且非常有对其一直投食的欲望。

    其实韩景徐飞也很捧场,但对上叶榆,总还是觉得差了一点。

    以时下人的饭量来说,四条鱼真不算多,何况多了一个干饭人叶榆,鱼肉不一会儿吃光光,花菲菲仨个怀疑叶榆把鱼骨头鱼刺都嚼碎吞到了肚子里。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剩下鱼汤配着主食一点点吃,这个时候,大家也有精神聊天了。

    韩景、徐飞、花菲菲都各自说了今天的工作,以及未来并不是那么一片昏暗,但似乎也不太光明。

    “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韩景承认自己小瞧农村农活。

    徐飞:“我们就这样了吗?下乡只是为了学习干农活?”

    “不然呢?”花菲菲问这话并没有反讽的意思,因在家说被宠太过,又被同学一顿忽悠,她才有这次主动报名下乡的行为,好在因向往首都,她报名的地方绝对不是最差的,但现实的困境已经严重打击她的雄心壮志。

    徐飞无奈:“我们不止是学习干农活,还有帮忙建设祖国乡村。”

    “对哦。”

    韩景尴尬地笑了笑,他其实并不算一个志向远大的野心家,下乡主要是家里安排,但他的确也有建设祖国的红心。

    花菲菲: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呢?”

    三人再次把目光齐刷刷投向叶榆,正在啃玉米的叶榆:

    ……什么?

    花菲菲:“我有大白兔奶糖。”

    徐飞:“干辣椒。”

    韩景:“镇上买了江米条。”

    出出主意也不是不行。

    叶榆问:

    “队里缺什么呢?”

    “什么都缺,”韩景抢答,“钱缺票缺,衣服缺,卫生员缺,药缺,肉缺,粮食像是细粮类他们也是缺的,村里还有几家贫困户连粗粮都吃不上。”

    看得出来,他是打听过这些情况的,也算有心人。

    叶榆:

    “那你们擅长什么?”

    三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十几岁的青年,正在读高中或高中毕业的年纪,其实还没有学习深造过某种专业技能,既不能帮村民们增产粮食,也不能让猪长肉,连下地干活都需要本地人指点。

    “读书?”徐飞推了推眼镜,终于吐出一个词来。

    “对对对,读书,村里还没办小学,我们可以办学校,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韩景的声音激情飞扬,他真的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人,很容易被鼓励也很容易被鼓动,非常具有感染力。

    花菲菲明显被感染了,她也觉得教导山里的孩子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比起养猪,她当然是更乐意当老师。

    三人只差马上熬夜做计划了。

    “不愧是年轻人。”叶榆每日必有一叹,“行动力就是快。”

    “什么?”

    声音太轻,花菲菲他们没听清。

    “没什么,”叶榆十分欣赏他们的青春活力,但还是不得不为他们的理想泼一泼现实的冷水,她转而问,“村里没有小学难道是因为缺老师吗?”

    不是的,村里虽然读书的少,但初中生乃至于高中在读生也是有或有过的。

    “过去不建小学是前任大队长的原因,现在否决建小学的建议,不止因读书会影响学生们帮家里干农活,或者也能挣一两个工分,更因看不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叶榆把话说的很现实,“什么东西都要落地扎根,读书一样,知识也一样。”

    三人默。

    这下子韩景仨真的不知道做些什么,不要看他们兴奋地说建立小学,却绝口不提中学、高中,城里的混乱多多少少还是打击了文化人的脊梁,包括这些青年学生。

    “既然村民们不知读书的益处,你们便让他们明白啊!”叶榆不喜欢他们这样死气沉沉的模样,挑了下右眉,“你们不会以为读书真的一无是处吧?”

    “当然不是!”三人大声反驳,只是声音并不是全都坚定。

    “挺起胸膛,不要妄自菲薄!”

    花菲菲只觉得这一刻的叶榆比他们学校学长还有气势。

    “其他不说,读书写字你们会吧?你们可以向广播报纸出版社投稿,等你们能挣稿费,村民们指不定乐意让他们孩子上学了。”叶榆根据他们的回答随口抛出一个建议。

    徐飞和花菲菲还好,韩景顿时苦瓜脸:“我语文一般般。”

    “不会就学啊,你们下地都能学习,没道理写文章不行?”叶榆又言,“不止这个,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分享,南北厨艺、歌曲文艺、卫生问题、肥皂制作,哪怕什么都没有,你们来自天南地北,有人脉有信息,现在建立人脉信息网也不迟,比如韩景可以为村里的少年咨询一下报名当兵注意事项……更远目标可以是为大队建立更多的创利性基础建设。”

    韩景、徐飞、花菲菲三人听得不觉明厉、热血澎湃。

    等叶榆拿着小零食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