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70-280(第10/14页)

什么……这么关心这个?”猎骄有点不解,还隐隐有些窃喜,以为她也有那么一点点在乎自己。

    “因为我想着,你成了亲,有了孩子,将来我们说不定还能做个亲家呢。”林嫣然如实回答。

    “猎骄,若是将来你有了女儿,把她嫁给我们军臣如何?”她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兴致勃勃的提议道。

    “那万一我只有儿子呢?”猎骄反问道。

    “简单啊,那等将来我生了女儿,就让她嫁给你儿子,怎么样?”她很快就提出新的设想。

    “如果你真的有女儿的话,我想你舅舅应该很愿意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她,比起大汉太子妃的位置,乌孙王后,简直不值一提。”但猎骄却有另一种看法。

    “你是说启儿吗?可他都十多岁了啊,等我女儿长大,那也差的有点多吧。”林嫣然先是一愣,然后就摆了摆手,觉得不太可能。

    “谁知道呢?反正无论是匈奴王族,还是大汉皇室,我们这些王子公主的婚嫁,从来都不是只属于自己的,总得为国家做些什么。”猎骄听到这儿,一时有感而发。

    “……”,他的话让林嫣然愣了愣,或许是因为她的婚姻虽然是政治联姻,但也是真心相爱,所以她并不能很共情他说的这种情况。

    “当然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把女儿嫁回大汉,我想你父母应该会很高兴吧。”猎骄也意识到什么,所以很快描补了一句。

    “是啊,爹娘只有我一个女儿,如果我将来真的能通过联姻把外孙女送回他们身边,想来他们也会有所慰藉。”林嫣然想起了膝下凄凉的爹娘,情绪也变得有些低落。

    “你想他们了吗?或许我可以帮你带封信?”话一出口,猎骄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我是说,最近乌孙……也正好要派使团去觐见大汉的皇帝陛下,顺道给你带封家书还是不成问题的。”他立刻补救。

    “这就不麻烦你了,稽粥说,再过几天他也会派人去长安,如果我有家书,正可以一并带去。”林嫣然好像没发现不对,而是如实道。

    “那就好。”猎骄松了一口气。

    “时辰不早了,我看小王子都困了,我也先回去吧。”说着,他就把怀里的孩子又放到了摇篮里。

    “留下来吃个饭吧,一会儿稽粥就回来了。”林嫣然挽留了一句。

    “还是不了,我还有事跟部下们商量。”猎骄摇了摇头。

    “行吧,那你慢着点,我就不送了。”林嫣然轻轻晃着摇篮,可见这心都在孩子身上。

    “好。”猎骄点了点头,便转身要离开,可没走两步,便听见她在喊他。

    “猎骄!”

    “怎么了?”他下意识的回头。

    “你……”,她有些犹豫。

    林嫣然似乎从刚才的话里回过神来了,本是想询问一下他是不是和自己的父母,或者说父亲,保持着私人通信?

    不然刚才他又怎么会把带书信说的那样轻松呢?而且他改口也改的太快了,实在有些可疑。

    “怎么了?”猎骄也察觉到她眼里的疑惑,心里骤然一紧,但面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再度询问了一遍。

    “……没什么,只是想着你喜欢我们汉家的菜,等会儿我让人做几道给你送过去吧。”而她也在犹豫再三后,没有问出口,而是寻了个别的由头。

    “那就多谢了。”听到这儿,猎骄稍稍放下了心。

    只是他离开这里后,总感觉有些不安,他从来都知道她只是单纯善良,但并不是傻,如果她有心留意,那肯定会发现不妥的。

    猎骄有些担心自己和林清源私底下有联系的事会被发现,所以并没有在匈奴王庭久留,很快就带人返回了乌孙国。

    他在按计划派出使团的同时,又放飞了信鸽,意在提醒林清源一声。

    第278章

    他在国事里掺杂了太多的父爱,必须警惕。

    林清源收到了猎骄的来信,但却不以为然,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样的姑娘。

    哪怕她嫁给了匈奴人,现在又是匈奴的大阏氏,也不可能为了夫家背刺母国,最多两不相帮。

    而这,也是当初他送女儿出嫁时,对她的嘱咐,这桩婚事,在他看来,只为嫁女,而非其他,林清源不希望女儿因此卷入政治漩涡。

    当然了,必要情况下,女儿如果需要自己,那他也会帮忙的。

    更何况,就算不提父女情,只看利益关系,如今的大汉,匈奴,乌孙,三国之间还是姻亲兄弟,并无敌对兴兵之举,只因一点猜测就大动干戈,也并不符合各国的利益。

    也正因为这个,所以他心里有底,并不为女儿知道自己和乌孙有联系而担忧。

    但出于礼貌,还是给猎骄回了一封信,宽慰他的同时,还提醒了他大月氏人可能奔逃的方向,或许能让乌孙占点便宜。

    自然了,这些信件的经手人都是张不疑,那么张良也就知道了里面的内容。

    书房里,张不疑站在一旁听候吩咐,而张良则坐在案台后久久未语,桌上则是放着猎骄和林清源的交流信件。

    “父亲,这里头的内容,有什么不妥吗?”张不疑等候了好一会儿,不见他表态,只能小心翼翼的询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妥,只是还有些欠缺。”张良轻声道。

    “欠缺?欠缺什么呢?”张不疑不明白。

    “欠缺警惕,特别是未雨绸缪的警惕,清源在国事里,掺杂了太多的父爱,如果不警惕这点,将来恐怕会栽个大跟头。”张良用手点了点桌上的信件。

    “父亲的意思是,小翁主那边会出问题吗?不至于吧,她到底是我们汉家的女儿啊。”张不疑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吧。

    “她是汉家的女儿不假,可她也已经嫁出去了,如若有朝一日,汉匈两国反目成仇,那么届时,她又会怎么做呢?”张良反问道。

    “呃,这个嘛,儿子觉得,只要太傅还在,小翁主应该不至于的。”张不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俗话说,女儿外向,小翁主如今又有了自己的儿子,很难说她之后会偏向哪一方。”张良叹了一口气。

    “那父亲的意思是?”张不疑觉得这也有道理,但不知如何应对,只能询问。

    “眼下的局势,如若不动兵戈那是最好。”

    “可若要不动兵戈的将汉匈两国的和平继续延续下去,也唯有加深血脉联系,并使得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如此,联盟方能牢不可破。”张良如是说。

    “父亲是想再推动一次汉匈联姻?”张不疑只能想到这点。

    “不止是两国皇室的结合,更该是边地百姓的结合。”

    “夷狄入夏则夏之,华夏入夷则夷之,也唯有想方设法将匈奴一点点汉化,我们才能高枕无忧。”张良想的更长远。

    “父亲,这话完全可以告诉太傅啊,我想他会同意的,可您怎么……”张不疑明白了这个问题,但对另一个问题却更糊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