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30-140(第8/16页)

“好孩子。”吕雉拉住了她的手,神情间是满满的信任与欣慰,可见十分满意她的回答。

    而这个举动也让刘元更加确定,对方是不会放他们一家出宫的,而她刚才的回答,也是无比正确的。

    就此事,母女两人暂时达成了一致后,刘元便离开了椒房殿,返回自己所居的宫室,并把今天的种种告知林清源。

    “母后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听她的吧。”他听完后,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先生,我以为你很想出宫去住,还有我们一家人的小日子,我……”,刘元有点看不懂他是怎么想的了。

    “我想过,这是真的,可现在没办法做到,也是真的,我不认为能拗得过母后,你觉得呢?”林清源挑了挑眉。

    “话是这么说没错了,但是先生,你真的没有很失望吗?”

    她有些忐忑的看着他,或许她想问的,不是他对这件事的态度,而是对她没有把事办好的看法。

    “没有,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面对,元儿,这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自责内疚什么。”他也看出了妻子的不安,于是伸手把人抱在怀里安抚。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

    说这话时,林清源莫名的带着些唏嘘之感,而刘元也若有所思。

    “先生,不管怎么样,我和嫣儿都会陪在你身边的,我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她主动握住他的手,与其十指相扣,郑重的许诺道。

    “对,只要我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那无论在哪儿都一样。”林清源闻言笑了笑,随即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并抱紧了她,同样认真的回应着。

    第136章

    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懂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吗?

    由于吕雉的安排,到底林清源他们一家也没能出宫居住,旁的也就罢了,但唯有一事,他不得不去向张良告罪一声。

    这次两人见面的地点,一如当初,是渭水河畔,流水潺潺中,鸟语花香间,他们于凉亭里相对而坐,颇有归隐之士的洒脱。

    然而现在的气氛却并没有那么闲适。

    “母后把长乐宫内的鸿台划给了我,许诺,若我真的想收几个弟子,完全可以在那里授课。”言外之意就是,出宫的事,免谈。

    “留侯,我,我……”,林清源有些语塞。

    “这很符合太后娘娘的脾性啊。”张良却没有如何失望,或者说,他早就猜到了这点,心里有底了。

    “看来短时间内,她是不会打消掌控一切的念头的,而我们,需要继续蛰伏。”

    “至少在她面前,保持应有的恭敬与顺从,这会给我们的大业减少很多麻烦。”

    “只是要委屈你了。”这是张良唯一觉得对不住他的地方。

    “这也算不上委屈,我只是觉得很多事不能做的更好了,比如,这次培养我们自己人的事。”林清源摇了摇头后,提出了一个具体问题。

    “小友,我听不疑说,你似乎未曾在那些孤儿们中找到特别满意的后辈,是吗?”张良不答反问道。

    “留侯容禀,我们道家的思想实在是太过深奥,恐一般的孩童,没有这个资质传承,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林清源叹了一口气。

    “那敢问小友,道家学派,在我们这一辈后,可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能登史书名册吗?”

    张良这是隐晦的在问他,后世记载中,道家学派挑大梁的人是谁。

    林清源绞尽脑汁的回想,好一会儿才在脑中找到了西汉时期,崇尚道家学派且青史留名的大臣‘汲黯’。

    但是,他没直接告诉张良。

    因为,“有是有,只是他的存在,离我们稍微有点远。”林清源委婉的把对方现在可能还没出生的消息告诉他。

    “那反过来想,也就是说,我们这群老家伙,还能为国出力不少时日呢。”张良先是一愣,随后就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了答案。

    “留侯,你这也太看得开了吧。”他这解题思路让林清源都惊呆了,而刚才还稍显凝重的气氛瞬间就变得欢快起来,可还是忍不住唤了他一声。

    “不然呢?我就是再怎么纠结,难道那出色的后辈还会提前出来不成?”张良也玩笑了一句。

    “这倒也是啊。”话虽不中听,可理是这个理啊,林清源也只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好了,不提这些了,我有话要问你,是关于丞相的事。”张良笑了笑后,随即正色道。

    “曹丞相?他怎么了?”林清源问他。

    “前些天我去瞧他,虽精神还好,但他和我都清楚,也没多少时日了。”话到此处,张良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只他还放不下我们的未来,故而有此一问。”他解释了原因。

    “留侯容禀,父皇驾崩前,曾召了母后前去,于床榻前谈论过此事。”

    “言及丞相人选,父皇曾道,萧何之后,可任曹参,曹参若去,则令王陵,只王陵颇为憨厚,不够机敏,可让陈平一旁助之。”

    “至于周勃,封他为太尉,可保汉家江山安定无余。”林清源如实告知他。

    “嗯,先帝的安排很妥当,可见他是十分了解我们这些老臣的能力的。”张良点了点头。

    “曹参自知大限将至,正在着手安排后事,我们也该提前布局,与接下来的几位丞相人选打好关系,以备不时之需了。”

    “王陵少憨,他倒是不用担心,只陈平和周勃,是需要好好笼络的,尤其是周勃,军权不容有失啊。”他提醒道。

    “留侯所言极是,所以我想着过些日子收周勃的次子周亚夫为弟子,传授他兵法谋略。”

    “虽说我对此道不甚精通,但我手上倒有一件东西,想来必能打动周勃,令他把儿子送来我身边受教。”林清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小友说的,是韩信临死前写下的那份书简吧。”

    张良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当初这个计策还是他们两个一起拟定并实施的。

    “嗯,我想只要是武将,应该没人能拒绝韩信的手稿吧。”林清源摊开手,轻松道。

    “何止是不会拒绝,只怕周勃自己知道了,都恨不得要到你门下学习呢。”张良还打趣了一句。

    “周老将军就是敢来,我也不敢收啊。”林清源笑着回了一句。

    张良闻言,亦是笑了笑,结束这个话题后,两人又聊了起来,*说着说着,便又来到了学派思想传承的问题上来了。

    “小友,之前我问你,有无出色后辈承袭我等的学问,你犹豫了很久,是中间出了什么变故吗?”

    “还是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道家的思想,已经不是主政思想了呢?”不愧是张良,只观细微之处,便察觉了端倪。

    “留侯,也许你并不想知道真相。”可林清源也是真的为难,委婉的劝他别再问了。

    “那就是我猜对了。”张良却从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