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30-40(第8/16页)

张一张方脸迅速红温。

    “父亲。”一个年轻书生从门外进来。

    原来是小张先生,他朝林月白行礼,林月白也微福了福身子。

    老张吃了瘪,气鼓鼓地对小张道:“你来的正好,怎么能将祖业卖给这样的人家?”

    小张小声道:“什么人家,她丈夫可是一省解元。”

    “啊?”老张整个人都瘪了下去。

    平安看着就觉得好笑,他扬起小脸,攥起拳头:“大叔,商人家也能出解元,要加油哦。”

    老张又鼓了起来,像河豚一样变化自由。

    小张先生忙转移话题,谈起正事。

    商行的账目乱得一塌糊涂,还不上的欠条,收不回的外债,贺掌柜和小张先生光是理顺这些账目就花了小半天功夫。

    林月白坐在一旁盯着账,平安爬到银柜上坐着,与老张先生对峙。

    “你这小儿好生无礼,怎么坐在人家银柜上?”

    “这以后是我家的银柜了,谁让你不珍惜。”平安说着,还晃晃脚。

    “我本就不屑经商,何足惜哉。”老张给了他一记白眼。

    “你祖上做生意供你读书,你却瞧不起商人,实在是数……”平安回头问林月白:“娘,数什么来着?”

    “数典忘祖。”林月白道。

    “对!数典忘祖!”

    “你懂什么,经商不过是权宜之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果这世上的人都去读书,你连大米都没得吃,也不用穿过冬的衣裳,更买不到纸笔,最后得去森林里当猴子。”

    老张先生没读过《进化论》,不明白为什么是当猴子而不是当野兔,只知道再跟这孩子纠缠下去会得心疾。

    平安觉得这老头儿实在太迂腐了,这么迂腐的人……很适合去陈家巷当先生啊!

    于是他放缓了语气,对张先生说:“大叔,其实你并没有错,都是别人坑你的,欺负你不懂做生意。”

    老张先生一脸莫名其妙。

    “但是你一直读书,也是家里的拖累,不如来陈家巷当塾师,每月有三两银子哦~”

    老张先生一愣,看向林月白,后者只朝平安笑了笑,便又去看账本了。

    不知为什么,他竟然有些心动。

    他也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可他实在不善经商,从前家里殷实,他只读书不参与生产,从没想过赚钱有这么难,束脩三两,在塾师行当里实在算是高薪了。

    况且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总比整天与奸猾商贩之辈打交道要好得多,孔夫子坐拥弟子三千,最终成为了至圣先师,足见教书是一场盛大的修行!

    可看着银柜上的嚣张小孩,他又有些犹豫,这孩子才四五岁,就这么难对付了,他的兄弟们得是什么样?难怪儿子坚持不到三天就辞馆回家了。

    平安又道:“大叔,你不会是不敢去吧?”

    老张先生两眼一瞪:“这有何不敢?”

    有道是有教无类,真正的强者不会抱怨生源质量。

    平安心里暗笑,娘亲教的“损友三招”可真好用啊,先认同对方让他放下提防,再抛出诱饵让他放弃本业,最后一招激将法直接打包带走。

    “什么时候立契?”平安反问。

    “现在就可以立契,只是你说了算吗?”老张先生问。

    平安问娘亲:“娘,我说了算吗?”

    林月白笑道:“算,只是没带契书。”

    “我现写就是了。”老张先生说着,铺纸研墨,拟好了一份契书。

    平安观察了一下,字还挺好看的,文采也流畅,教陈平继几个足够了,本来要求也不高,能约束他们别闯祸就行。

    “娘,来画押~”平安道:“老张先生也是咱家的人啦~”

    老张先生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

    另一边,林月白与小张先生也交割完毕,签好了过户文契,由贺掌柜和小张先生一起,去县衙备案,并要做东请客,打点好县衙上下的官吏,尽快拿到执照文书,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盛安县立业,黑白两道都要打点妥当。

    执照上不能体现近亲的名字,要找一个可靠的族人做名义上的东家,以免影响陈琰的仕途。

    收完铺子还要装潢、雇员、铺货,大约要等到年后才能开业。

    她暗自庆幸丈夫如今有了功名。毕竟白霜糖生意利润实在太高,很容易惹人眼红,寻常百姓家根本接不住这泼天富贵,甚至有可能招来灾祸。家里有举人,且是解元,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举人随时有可能考上进士,跻身士大夫阶层,只要他们做的是正经生意,不违法乱纪,就没有人敢恶意骚扰。

    老张先生此时已经瞠目结舌,难怪他将家产败了个干净,做生意的门道也太多了。

    他帮不上任何忙,只能签个卖身契……呸,是塾师的聘书,聘期两年,束脩三两,包食宿。

    ……

    回到家里,陈琰看着一式两份的契约有些发懵:“虽说咱家急需塾师,可你们这样满大街地抓,未免也太草率了。”

    “我觉得我儿此举颇有些道理。”林月白道:“这位张先生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迂腐啊,正好跟这些孩子们中和一下。”

    “……”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就只能看张先生的表现了。

    第36章 第 36 章 听平安的,以毒攻毒!……

    半个月内, 孩子们拜了三次师,早都拜腻了,极其敷衍地完成所有礼仪, 分别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

    陈琰不放心,坐在院子里听了半日,出乎他的预料,张先生教学居然很有章法。

    他上午给进度不同的学生单独指导, 下午统一讲经学,给年纪稍大些的孩子听,蒙学的孩子也可作为熏陶,虽然并不精深,也没有独到的见解,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 完全够用了。

    照说这个年代,殷实人家的私塾,多是以培养学生考取功名为目的, 就像北陈家的周先生, 对那些冥顽不灵的学生几乎放任不管, 只要别在他的课堂上捣乱, 逃学请假一概不理, 只着重培养那些聪慧懂事的学生, 这也是导致陈平继等人更加顽劣的原因之一。

    老张先生则不然, 他坚持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 要求所有学生, 除了生病和家里的婚丧大事以外,概不许请假。

    前些天经过平安的一顿抢白,他如醍醐灌顶好。

    以他本人为例, 不适合读书科举的年轻人真的太多了,读书需要天赋,经商也需要,可没有天赋的人却占据了大多数,难道都要躺在家里靠祖业养活?

    “读书不但能科举,还能开智,读过书的人不至于昏聩无理,做出毁家灭族之事。再者能写会算,也可以让不考科举的年轻人好好打理家业,莫要走我的老路。”

    赵氏听其言而观其行,险些感动地落下泪来,她的孙儿果真是“兴家之子”,大街上都能捡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