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00-220(第17/24页)
八个大丫鬟都使得,只是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那边,只怕也要送人过来使唤呢。咱们已是回绝过她们一次,倒不好再拂她们面子的,若她们送了人过来,也只得收了,先不与她们做那十分机密之事,日后再慢慢设法收伏罢。”
晴雯听贾母如此面授机宜,便知这些尽是推心置腹之语,连忙用心记下了。
贾母又为她寻了几房机灵可靠的家人,预备着当陪房一起过去。又从自己的体己中,理了长长一份单子与晴雯当嫁妆。晴雯心中十分不安,忙道:“老太太肯将鸳鸯姐姐舍给我,又为我寻了那么多人当陪嫁,已是千恩万谢了,如何还能动用老太太的私蓄?若我顺水推舟答应了,那我成甚么人了?”
贾母见她一意苦辞,暗中佩服她心性高洁,更加安心,笑道:“你这孩子尽说傻话。如今你既然认了宝玉当义父,黛玉当义母,你便是我的曾孙女。我有甚么私房,难道不拿来自家人,反囤在箱子里等着它发霉发烂不成?”
晴雯见贾母这话说得恳切,心中感激,道:“老太太虽是有意抬举我,但我自家人知自家事,不过是赖家买来的丫鬟,之前人家皆说我是奴才的奴才,这话原也没甚么错。如今纵然是机缘巧合,阴差阳错之间,有了好际遇,但人生百年,后头的事还难说得很呢?如何敢受老太太如此厚赠?”
贾母见晴雯心思清明,心中更加喜欢,道:“你是个好孩子,心里是最明白的。既是如此,我也不瞒你,我待你这般好,除却喜欢你性情外,自然也有希望你将来提携贾家的心思。”
遂含糊其辞,将如今贾家的窘境说了一通,无非是安享尊荣者多、筹谋运作者无一、子嗣多不成器之类。
晴雯听了这话,忽然触动心事,向贾母道:“若说为贾家运筹者,其实倒是有的。只不过那人有些罪孽,大家面上不好提罢了。”
遂将几年前在宁国府听到秦可卿的托付说了一遍,贾母听得冷汗淋淋,连声道:“想不到她竟有这般心胸见识!我倒是小看了她!”
待到贾母听说宝玉明明得了秦可卿的托付,却支支吾吾,一意推辞,不由得又叹道:“宝玉固然是个极伶俐聪明的孩子,但于世路上却不通,倒有几分随他父亲,一味清高,哪里肯理会这些俗事?再者他当日一个小孩子,要他提议族中之事,却也为难了他。”
晴雯也随着点头道:“是,宝二爷心性高洁,最是视金钱如粪土的,荣华富贵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若非为了林姑娘,只怕连科考之事也是不屑的。”
贾母道:“我也不瞒你,正因为他是这般性情的人,我才不惜和南安太妃、永昌公主等人相争,冒着开罪她们的风险,一定要你认宝玉为义父。你也是知道的,我如今心中最疼者,无非这两个玉儿,偏生这两个玉儿又都是天真不谙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若今后他们有甚么差池,也只能求你多照看照看了。”
一面说着,一面颤巍巍站起身来,作势要与晴雯行礼。
晴雯哪里禁得起这个,吓得不行,连忙闪避,死死将贾母扶住,哀告道:“老祖宗这是折煞我了。我哪里禁得起这个。如今老祖宗只管放心,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必然死命护住,奋力保宝二爷和林姑娘周全。只是我心中实在惶恐得很,年纪又轻,又没甚么见识,想来想去,竟想不出来,宝二爷和林姑娘这般神仙眷侣,将来自是前途无量、富贵不可言的,又怎会有甚么差池?”
贾母笑着道:“已是列入族谱了,还不叫父亲母亲,岂不是太过生分了?”
她见晴雯已是许诺下来,心怀大畅,虽不曾将贾赦贾珍等人疑似同锦乡侯韩家来往过密恐被追责、王夫人私自收受甄家财物恐东窗事发等事和盘托出,却也半吐半露,将心中的顾虑尽说了,道:“好孩子,你不知道咱们家里的事。咱们家能有如今一门两国公的荣耀,都是先祖出生入死、奋勇杀敌,拿性命搏杀来的。其后到了你曾爷爷这辈上,咱们更是对太上皇老人家忠心耿耿,立下过汗马功劳。故而八公之中,惟你曾爷爷仍袭了国公之位。”
晴雯见贾母说起贾家家史来,如数家珍,听得悠然神往,就见贾母话锋一转道:“其后你曾爷爷过世了。朝廷里义忠亲王立储呼声甚高,咱们家依了东府里你大爷爷的主意,和相熟的王公勋爵都效命于义忠亲王,原本以为或可有从龙之功,不想义忠亲王犯了事,成了庶人。这些王公勋爵们一个个六神无主,生怕新皇追究,你大爷爷愧疚不已,便舍了官位,整日在外头和道士们厮混,再不理国事家事。幸得太上皇仁慈,未曾追查下去,其后新皇登基,仍肯耐着性子抚慰旧臣。”
晴雯低声道:“这些事我也听人略提过。论理,穆平大人是外室之子,上不得宗牒,若是义忠亲王在时,他子嗣众多,穆平大人全然排不上号。偏生他早早死了,一脉皆绝,故而太上皇老人家的眷顾尽数落到了穆平大人头上,倒是因祸得福了。只是我看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她们的意思,竟是要撺掇着穆平大人自立门户,故而竟肯折节同我结交。我心中实是不安得很。”
贾母听了晴雯的话,反倒松了一口气道:“好孩子,你是个知进退、明事理的。你既然有这份心思,我更加放心了。”
第215章 劝说
贾母缓缓说道:“你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既已看出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的心意, 便该知道,她们那念头,实是缥缈得很。将来你若嫁了过去, 也得好好劝劝你夫君, 莫要做了别人的傀儡才好。”
又道:“她们既是存了这个念头, 先前赠你之物, 自是不好收回的。只怕这几日还会登门,再为你添妆呢。你到时候只管收着便是,若是一味不收, 倒是把她们先得罪了。只是日后凡事要拿个主意, 不受她们教唆,也就是了。”
晴雯听贾母句句恳切, 皆是肺腑之言, 都是不好在人前说的私密话,便知贾母是真心实意待她,惟恐她受了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等人的撺掇, 将来在夫婿面前大吹枕头风, 为了那缥缈之至的权势,葬送了前程,也有悖贾母郑重其事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相托的本意。
晴雯本是个极聪明的孩子,此时忙道:“多谢老太太指点, 晴雯自当句句谨记于心。”
贾母见她这般乖觉, 心中甚慰。
其后几天时间里, 果有许多京中贵妇下了帖子过来, 上赶着与晴雯攀谈, 有送了重礼说要与她添妆的,也有人过来陪她说话解闷的, 晴雯被迫认识了许多女眷,每日里迎来送往,颇为热闹。
王夫人见那些女眷都打着来拜见老太太和她的旗号,转头却到晴雯处攀谈,心中颇为失落。等到下个月初二入宫见元春时,叙了国礼之后再叙家礼,坐在一旁说些闲话,便悄悄将家中苦恼之事一并与元春说了,意态寥落道:“如今你姨妈因了你表弟没了的缘故,到咱们家大闹过几场,竟怨着我耽误了事,说甚么若早说不能成事时,也好转头求别人,偏我一口应承了,直拖到判了个秋后问斩才说不中用,倒把好好的时机都贻误了。你表妹宝钗倒是个懂事知礼的孩子,只她一人打理着家业,我看这些日子也不来家里走动了。想是虽面上不说,心中仍然是怪我的。”
元春心中也有许多烦心之事,只得勉强敷衍道:“姨妈家没了顶梁柱,心中必然是烦闷的,便是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母亲休要与她们计较便是了。至于无钱宫中使用,倒还是小事,不过我面上难看一些,底下人们敷衍一些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