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00-220(第10/24页)
面上笑容更甚:“我不是说笑。若是早些日子,你们这般恭恭敬敬过来求我,我自然肯点头的。只是你们却晚来了一步,前几日晴雯姑娘过来,再三求了我,说要鸳鸯当她的陪嫁,我已是允了。如今鸳鸯的人连同卖身契都送到了晴雯姑娘处,自然不好再出尔反尔了。依我的意思,天涯何处无芳草,你们倒不如从外头买一个好的,放在家里好好调.教着,自然是安生本分的。这里头的银子也不消你们费心,我情愿替大儿子出这个钱的。”
邢夫人原本的盘算落在了空处,心中既惊且怒,偏生在贾母面前不好发作,只得试探着问道:“先前我见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她们过来,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收晴雯姑娘当义女。既是如此,陪嫁的事情自该由她们张罗,何以晴雯姑娘反倒向咱们家里要人?虽她出身咱们家不假,但若是这般送了人过去,难保她义母家多心,咱们岂不是赔了人还落了个不是?”
她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就连王夫人也是才知道消息,得知贾母竟把鸳鸯送了晴雯的,私下里也颇不赞成,不由得暗暗点头。
贾母看了邢夫人和王夫人一眼,将她二人的情态心思早了然于心,暗中轻叹了一声,道:“你们有所不知。晴雯姑娘是个最有主意的,不想认那两家当母家的。故而她刚到忠义王妃面前求过了,说要拿咱们家当母家,王妃已是应允了。”
邢夫人听了这个消息,更是心头剧震。她原本就担心晴雯认了王夫人当义母,二房独得好处,后来见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过来争抢,才略略放了心,知道以贾母平素之为人,断然不会为了争这个巧宗,去冒和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两家心存芥蒂的风险的。不想贾母竟转了性子不成?
“此事怎么能任由晴雯一个小小丫头做主?”邢夫人一时气急,口不择言,“老太太请细想,若为了这个,岂不得罪了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两家?”
贾母摇头道:“这也算不得甚么得罪的。咱们几家是几辈子的交情,她们又岂会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的。再者是晴雯姑娘去求了忠顺王妃,忠顺王妃应允了的,又同咱们家甚么相干?”
邢夫人和王夫人却知道事情没有贾母说得这般简单,贾母虽口口声声说晴雯求恳,但若无贾母从旁推波助澜,晴雯连贾府的门都出不去,又岂能见到忠顺王妃的面,定下这么一件大事?只是贾母言语里竟是四平八稳,寻不出甚么漏洞来,邢夫人和王夫人身为儿媳,也不好驳婆婆的话,只得瞪着眼睛,面面相觑。
“好了,我也乏了。你们几个且去休息罢。”贾母吩咐了一声,言语里甚是随意,就好似不知道她这一席话会带来轩然大波一般。
邢夫人回去跟贾赦一说,贾赦虽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命人去扬州物色姿色妍丽的女子,无非是对外遮羞,掩盖欲纳鸳鸯的本意罢了。
那王夫人却也有许多惊疑不定。她出身金陵王家,这些年王子腾官运亨通,整个王家都如鸡犬升天一般,得了许多好处。故而王夫人更是自矜身份。
王夫人原本便有几分看不惯晴雯,其后因她扶植的袭人闹出了大笑话,再加上劝贾宝玉读书这件事上头晴雯出了不少力,这才略微待见她了些。但婆媳之间,自有许多不睦之处。贾母一力抬举晴雯,王夫人面上只淡淡的,连正眼瞧都懒得看。
这回穆平一朝富贵、不忘旧情之事流传出来,旁人都羡慕荣国府好福气,连个丫鬟都有这般能耐,王夫人面上胡乱应酬,心中却压着一股子郁火,暗暗埋怨晴雯必是私相授受,才有了今日之事,虽得了荣华富贵,实际上却败坏了贾府的门风。
因了这些缘故,王夫人实是不愿收晴雯当义女。她亲生的子女,一个个显赫荣耀,女儿如今在宫中当贵妃,儿子皆是聪明灵秀,年纪轻轻便得了功名的。那晴雯算个甚么东西,奴才的奴才罢了,再早上几个月,便是撵了她出去也算不得大事,如何能和自家儿女并列?
王夫人想来想去,贾母既然已应允晴雯拿荣国府当母家,除却拜自己为义母外,更无合适人选,但她实在不愿做违心之举,这日便过来跟贾母请安,故意提及此事,半吐半露向贾母道:“前些时候哥哥王子腾在外头遇到个高人,颇有几分神异处,写了我的八字上去,说我命中有二子一女,必定是大富大贵。若是多认一个女儿,冲了这命相,岂不是因小失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3-19 23:53:26~2022-03-20 23:52: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浅时 4瓶;荣耀之光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9章 嫁妆
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 现如今是九省都检点,位高权重,官居一品。王夫人的算盘打得精刮, 便是贾母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也必然要给这位一品大员留些面子, 必然不好直接驳了她的。
果然贾母听了这话, 面上大有喜色,点头道:“高人果真这般说?这倒是咱们家的造化了。”
王夫人心中得意,道:“正是, 我听了这话, 心中也禁不住欢喜。但如今晴雯的事一出来,却着实为难……”
便见贾母淡淡瞟了她一眼, 道:“这又有甚么好为难的。你只管放心, 忠顺王妃的意思明明白白的,给晴雯寻母家时,身份倒不必太高, 只寻那家世清白、通晓诗书的书香门第才好, 最好义母也能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说那位穆平大人久居乡野,倒要用这书香压一压满身的土气才好呢。”
王夫人听了这话, 不由得一怔。她王家虽然显赫, 但族中女子, 大多不识字, 贾母这般说, 虽是假托忠顺王妃之口,她仍觉得平白遭了褒贬, 心中老大不自在,冷笑一声道:“忠顺王妃的主意自是好的。只是若要寻这书香门第,便不该往咱们家里寻。只教她去在满朝的读书世家里寻一个也便罢了。”
贾母笑道:“人人皆知这是个巧宗,连南安太妃和永昌公主都争先恐后。我贾家幸得祖宗庇佑,比旁人多了一份羁绊,难道如今反倒平白把巧宗往外推不成?那书香门第又有甚么难寻的?又有谁比咱们家更够格?你虽不识几个字,但珠儿媳妇一家在儒门颇受推崇,林丫头也是探花郎的女儿,论起诗才时比外头的男人们还好呢。”
王夫人听贾母话里的意思,心中又有几分不服气。她自诩高门贵户出身,心中颇看不起晴雯,不愿和她攀亲带故,但此时贾母意欲抬举她儿媳时候,她又有几分失落起来,生怕儿媳妇得了好处,反压她一头。忙道:“听老太太这般说,难道竟要推珠儿媳妇儿出来?依我说,她一个寡妇,每日里跟块枯木似的,只知道关起门来过日子,只怕未必愿意卷入这等是非。再者,珠儿早早去了,难道晴雯认了她当义母,皇家竟不嫌晦气的?”
贾母看了看王夫人,笑道:“你哪里知道忠顺王妃的心思?我起初也是说为难的,岂料才把家里的事情略说了一说,忠顺王妃倒替我想了个好主意来。她说曾经拜读过咱们家宝玉的《节妇吟》,听说宝玉年纪轻轻,已是进了学,心中更加欢喜,又记得林丫头她娘当年嫁了探花林海,叹惋一番,等到一听说林丫头在咱们家住着,两家又有婚姻之约,便开口说欲要替宝玉和林丫头请旨赐婚。又说晴雯既曾是宝玉的丫鬟,说出去倒不好听,不若趁着这个当口收做宝玉和林丫头的义女,免得外面为了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