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 70-90(第14/28页)
的不必留什么情面,罗管事处理起来也很直接果断。等汇报上来,沈瑶华知道的时候,都处理好了。
沈瑶华倒也欣赏这位处理的手段,先礼后兵,罗管家直接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说明了原因,尤其是针对那几个闹事的。
下面来汇报的人,绘声绘色的在哪里表演当时的情况。
“罗管家当时就说了‘别人家供饭也是把工钱都算了的。本来我们东家心善,想着可能各家口味不同,有想要回家不在食堂用饭的,便多发一些银钱,补贴上,不能让众位吃亏。但是,你们很多人,回家吃,或者自己带些吃食的。你们舍不得吃,之后干活的情况,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让后人群里就叫好,大家都认为罗管事说得对。罗管事又接着说,他们不干活,就是把活给别人干了,大家都领一样的钱,凭什么让别人干。”
沈瑶华听了也觉得有意思,这罗管事还挺适合做领导的,这一下就把矛盾转移了。
“然后那几个刺头也大多偃息旗鼓了,只有一两个人还在那里纠缠,罗管事便言,‘既然你们觉得吃亏,便不必做了,账房给他们结了银钱,让他们走吧!’那些人一下子就傻了。”
沈瑶华本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没想到过了两个时辰,作为工坊这边,青竹书院院长的孔茶也来询问沈瑶华,说是罗管事那边把处理结果通知到她那了,因为今日让走人的其中一个,他家孩子目前就在青竹书院上学,具体该处理,她有些拿不准。
虽然说祸不及家人,但是这书院本就是给工坊的工人们的福利,若是都不在工坊干活了。他们都孩子还在工坊念书。
保不齐之后有人会为了把孩子送过来念书,报名到工坊干活,之后再故意不好好干活,就可以顺利离开,然后只让孩子蹭这福利。
毕竟他们这书院收的束脩钱不仅少,还包含了后期笔墨纸砚的钱,这个时代读书开销最大的便是这些笔墨纸砚和各种书籍的钱。
虽然自从雕版印刷弄出来之后,价格低了好多了,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在加上沈氏的书院中教授的内容都是力求有用,致力于让他们学成之后,能够靠在学院里学到的知识,获得一个更好的营生。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容易改变一家人命运的选择。
这个时代还没有类似这样的书院,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动些小心思来占便宜。
沈瑶华自认自己还没有能力做救世主,能够兼济天下,她还有任务需要完成,不能让这些绊脚石阻碍到,所以只能一开始就立好规矩。
“让孩子一起离开,折算把多余的钱一起退回去,以后便按照这个处理。”沈瑶华给出来最终的答案。
想必之后,就算是为了孩子,那些人干活做事也得谨慎三分。
不久之后,沈瑶华得知,那个家中有在书院念书的,对在食堂吃饭一事不依不饶的人。是有人私下里给了他钱,让他闹事。
直到书院里让他儿子离开,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去找当时撺掇他一起闹事,和他一起离开的那人。只是那人大门紧闭,都不理他。
沈瑶华再一查,他的那个同乡也是收了别人的银子。
沈瑶华便让人故意把事情散播出去,让当事人和外人全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据说几家人闹得不可开交的。
自此,沈氏工坊定下规矩,一旦结钱走人之后,再不录用。
很久之后,很多人靠着沈氏工坊发家致富,家中孩子也因为念书之后,走上了更好的人生道路。
当初那些个偷奸耍滑和闹事的,更是悔不当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等所有的店铺全都开办起来之后,苏青山几人也回来了,沈瑶华也就闲了下来。
种子的推广是一直在做的,由青州府城一直向着青州下属的县里去推广种植。由于前期的推广种植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成效,所以之后再推广种植什么都没有太大的阻碍。
像土豆、红薯之类的,百姓们都没有见过的植物,也因为前期种植成效,又大量百姓愿意尝试。
到今年,最初推广种植的水稻,如今官府已经不再推广了。
因为百姓们现在已经开始自行存下粮食种子,替换了之前低产的粮种,大面积种植了。沈瑶华甚至还听说了,附近的一些州的商人,买下了好些个种子,准备在其他州种植。
这倒是给沈瑶华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她们也可以依托于各处的店铺,卖这些高产的种子。
土豆和红薯已经在各县开始大量种植了,想必今年会有一个非常高的产量。
玉米今年也开始在青州府城附近推广种植了,等收获之后,存下种子,想必等到明年便可以开始在各县试点推广种植。
至于石头村及其附近的村子,今年种的也各不相同。有些种植花生、向日葵,还有两个村子种的是后来带回来的高产小麦。
至于最开始合作的石头村,已经种起了西红柿,黄瓜、辣椒之类的蔬菜。当然,这次的种植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为了大量留种,因为沈瑶华准备开始卖这些蔬菜的种子,一是赚一笔钱,二也是到了应该逐步推广的时候。
所以都事情都有安排人,做得妥妥当当的,沈瑶华也闲了下来。
她这一闲下来,自然就得捣鼓一些东西出来。
第81章 肥料
既然今年土豆和红薯都各县开始大面积种植了, 想必能够有很高的产量,到时除了正常的饮食消耗以外,应该还能余下不少。
这些红薯和土豆完全可以再加工一下, 所以沈瑶华准备再开两个加工工坊, 做她很早以前便准备做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
因为要筹备新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时间, 沈瑶华在土豆和红薯还未到最佳成熟之时, 便提拿出来一些存储下来的土豆和红薯。
指挥着之前在面条工坊,被抽调过来的几个人,实验了好几次, 有了之前的经验, 很快便就做出了达成目标要求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而且是宽的、细的都有。
按照以往出新品的惯例, 沈瑶华这次也亲自下厨, 用这粉条做出几道不同的菜肴,让苏青柔几人品尝。
最近天气炎热,尤其是那凉拌的红薯粉条和凉拌的土豆粉条, 不一会儿便被几人吃光了。
“二姐做出的这两种粉条, 虽然看似相似,味道却大不相同。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肴。我觉得这个生意可行。”
“青山还少说了一点, 这个还比较好保存, 就是运出去卖也很方便…”
几人一致认为这个应该会很赚钱, 就比如那面条, 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各处店铺开起来之后就会发现,实际上十分的好卖, 而且利润空间也非常之大。
这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和面条一样方便,同时又十分美味,想必也会一样的赚钱。
而且其它地方可能要等到很久之后,土豆、红薯之类的才能够,传播过去大量种植。
至于青州本地,很多人还不知道这土豆和红薯该怎么吃,所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