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穿越古代(基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城市大脑穿越古代(基建)》 120-130(第9/33页)

  这居然是真实存在的。

    一个探子的消息可能有误,但是来自不同势力,不同人培养出来的探子,尤其明显还有敌对双方的存在,他们手下的探子,绝对不可能联合起来,串通好这样荒诞的假消息。

    是的,荒诞。

    朝臣们都觉得这些已经真实发生的事情,听起来荒诞无比。

    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着荒诞的现实。

    金礼国遇到天灾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向大雍求援,不过查探得知那边旱灾比他们严重许多倍的消息之后,就歇了这个想法。

    有人看着探子收集来的数据,语气佩服道:“我们的旱灾情况轻那么多,但是还是损失惨重,到现在都还没有缓过来,他们的那个新帝居然这样厉害。”

    “我们现在国库中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百姓们状态也不好,是不是能考虑一下,学一学大雍,不对,大桦的治理方法?”

    这个疑惑一被提出,在场不少人都点点头。

    “对,既然已经有成功的先例,我们顺着正确的路往前走就是了。”

    “他们能发展得这样好,若是我们能学到个一两成,应该就能度过现在的危机了。”

    这些显然是没能看透其中内涵的。

    头发有些微微发白的老人家道:“恐怕我们学不来,虽然我们能学着做水车,犁这之类的工具,但是土豆种子我们没有,水稻良种我们也没有,化肥的制作显然也不是那么好学来的。”

    他翻看了一下资料,一针见血的将其中的困难全部点出。

    “这一部分才是他们度过旱灾,还能短时间内飞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被点醒之后,一身着亲王服的人应和道:“据我手下的探子来报,他们对良种的保护都很严格,我们很难下手,就算成功,也最多是小批量,每个几年的培育时间,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

    下面的臣子们想了许多办法,但是吵来吵去都没有个好的结果。

    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就算买来了那本关于农事的书,没有其中隐藏的关键技术,他们不可能做到那么高的产量。

    在最上方的皇帝面上有明显的疲态,鬓角间都有了几根白发。

    他看着下面吵闹的群臣,想到正在受苦的百姓,心里有些戚戚然。

    “还敢这样正大光明的窥视人家的技术,快要被踏平的匈奴没有看见吗?匈奴那般凶悍,都不是凉州军的对手,若是出兵攻打我们,真的当我们能撑住吗?”

    上面因为操劳略显疲态的皇帝,嗓音是威严又浑厚的,但是落在众人耳朵里,无异于一块巨石。

    狠狠地压死了刚刚生长起来的小幼苗。

    “不会吧,咱们已经相安无事几十年了,他们也没有出兵的理由啊。”

    “是啊,现在在位的还是个女子,一般都心慈手软的,应该不会主动出兵?”

    群臣都下意识地抵触和回避这个事情,毕竟从他们出生起,就没有见过来自东边的狼烟。

    不过这种声音只往外冒了两条,就再也没有了后续,被来自上方威严的目光扫到后一声都不敢吭。

    身穿武官服的臣子站出来说道:“以往相安无事,是匈奴牵制住了他们,若匈奴真的被灭了,后面还真的有可能对我们发兵。”

    “而且现在还改朝换代了,先前的求稳求名不同,现在这个可不是省油的灯,看看朝臣全都信服她一个女子,还让天下发展得这么好,一定不简单。”

    想到这些,众人都感觉他们像是一头快要被饿死的困兽,面前就是大块的鲜肉,肉香扑鼻,但是却被笼子困住,一步也不能往前。

    或者说,一步也不敢往前。

    这么多的探子,朝中争论的动静,加上这样重量级的消息,相瞒也根本瞒不住。

    消息就像是一股风,通过箱子的各个缝隙钻出去,然后自由的飞翔,飞到了一个个百姓的耳朵里。

    消息一传开,百姓们根本就坐不住了,尤其是正处于绝望中的难民。

    从干旱到现在,情况越来越糟糕,一开始还有朝廷的救济,后来朝廷的救济越来越少。

    尽管今年天气在好转,有雨水落下。

    但是原本留作良种的粮食,为了活命被吃掉了,无粮可种。

    即使是拼命留下粮食作为种子,在春天雨水来临之前,还爆发过一次蝗虫灾,刚刚出苗就被蝗虫啃食得七零八落。

    即使避开了这两个困境,现在也没有粮食让他们撑到今年收获了。

    在粮食还在田里的时候,就能时刻感觉到一群人,用如饿狼般的目光时刻窥视着。

    有的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被偷偷拔去吃了,还有的在秋天成熟收获的时候,就迎来了大批饿得像是骷髅的人哄抢。

    乱成一片,即使没有了蝗虫,但是灾民所过之处,简直比蝗虫还要可怕,什么都能往肚子里吃,还有不少直接落草为寇,易子而食的。

    在已经饿绿了眼的情况下,陡然听说隔壁国家秋天大丰收。

    还不是风调雨顺两百斤的那种丰收,平均亩产七百斤啊,还有一亩田种出两千多斤的!

    都不需要听说别的科技方面的发展,仅仅这一条,就能让人疯狂。

    疯狂的难民,有好几种表现。

    一批是往皇城的方向走,不少落草为寇的人集结起来,想要造反推翻这个皇室,还有一批人,则是朝着边境的方向奔来。

    前两股人走着走着就合并到了一起,气势汹汹地朝着皇城的方向去了。

    落魄的难民,推着小推车,拖家带口,可怜兮兮又满怀希望的朝着边境的方向过来。

    这样明显的动作,显然也是逃不过军队派到金礼国的探子。

    类似的情况不仅发生在金礼国,几乎每一个之前受灾,现在还没有缓过来的国家,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当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可能还会认为理所当然,但是当有人超出这个界限之后,就没有人甘于眼前的现状了。

    驻守在边疆的军队,将他们探子发现的消息,整理上报。

    看到这些情况的官员无不感慨。

    若是当初没有陛下,他们现在可能也是这样,甚至因为旱情更严重,甚至早就天下大乱,甚至是灭国了。

    不说什么理想抱负,人生志向,高官俸禄,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要成为乱世中的一抹尘埃了。

    城静枫看到这些消息,心里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触,倒是双眼有些微微发亮。

    全都是人口啊!

    都是活生生的劳动力啊!

    现在这个条件下,就算有再多的工具,不管想要弄什么,都不可能做到全自动,必须要有人力的参与,参与度还不低。

    造点钢筋水泥,铺点铁轨就没什么人可以用了,她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可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建成?

    人口!

    靠生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