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醉酒花间: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250-260(第4/18页)

落想找靠山的话大部分都是选择大宋。

    两不管地区的部落适合当向导,西夏本土的部族更适合,往利氏就是去西夏搞敌後动员的不二之选。

    别的部落也没他这麽盼着西夏倒霉。

    收复失地要循序渐进,煽风点火却可以同时在西夏境内所有城池中进行。

    往利氏出些人,盐州官府出些人,番汉搭配干活不累,还能互相监督,完美。

    至于煽风点火的话术,过几天人选出来他亲自培训。

    搞宣传他是专业的。

    赵守忠:专业的!

    动员会圆满结束,以赵守忠为首的往利氏成员斗志昂扬,仿佛已经看到西夏内乱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的场面。

    桑博压低声音,“小王推官,朝廷怎麽放心把苏大人这等人才送来西北?”

    煽风点火能在西夏境内进行,同样也能在大宋境内进行,苏大人要是有反心,西北六路都不得安宁。

    王雱:……

    他们家景哥忠君爱国,这种玩笑开不得。

    桑将军想想,万一有人因为这个原因把苏知州弹劾下去,下一任知州看到前车之鉴上任後这不合理那不妥当,盐州将士受得了吗?

    桑博:!!!

    从现在开始他是哑巴。

    苏景殊没注意几个人在嘀咕什麽,等宣传人员培训完毕他还得去庆州找王广渊商量接下来要不要出兵,出兵的话要怎麽出兵。

    环庆路统领五州,盐州有动静其他几州也得动起来,免得到时候出现意外连支援都没有。

    如今各方的目光都在熙河路和青唐吐蕃身上,大宋多年来鲜少主动挑事开战,看西夏现在的反应也知道,整个西夏朝堂都觉得大宋只会打防御战。

    在他们眼里,只要西夏不主动入侵,大宋的军队就不会动弹,顶多派几个嘴皮子利索的人去招抚那些不安分的小部落。

    很好很好,继续保持。

    西夏先派出大量军队支援吐蕃,大宋趁虚而入在西夏境内煽风点火不过分吧。

    第253章

    *

    西夏,兴庆府。

    梁氏全族的心情都不太好。

    或者说,从往利氏带着盐州降宋那一天起,兴庆府的大贵族心情都没好起来过。

    他们是想抢盐州,但是往利氏是不是脾气太大了?多大点事儿就降宋?

    还带着盐州一起降,盐州是他们的吗他们就降?

    党项贵族们把往利氏全族骂了个狗血淋头,可是骂也没用,往利氏走的时候连只狗都没给他们留下,连迁怒都找不到该找谁迁怒。

    姻亲?他们自个儿就是姻亲!

    留下的要麽外嫁到其他部族要麽无关紧要,杀了无济于事不说还会让本就混乱的局势雪上加霜,往利氏那些老东西就是知道其他部族奈何他们不得才这麽有恃无恐,换成十年前他们跑跑试试?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西夏还能好吗?

    大贵族们骂人的时候中气十足,丝毫不去反思往利氏为什麽举族南迁,也不去想为什麽往利氏举族南迁那麽大的动静愣是让他们给迁成功了。

    问就是往利氏狼子野心蓄谋已久,谁能想到那麽大一个部族说走就走。

    当年拓跋氏一统党项各部差点把往利氏上层贵族给杀光了都不见他们跑,这次只杀了几个人有什麽可跑的?

    拓跋氏就是如今的皇族嵬名氏,李元昊称帝时废弃唐、宋所赐李、赵姓氏及拓跋旧姓改姓嵬名,汉地称西夏皇族李XX只是习惯,西夏境内的皇族都是叫嵬名XX。

    如果赵守忠听到这些话,他能直接拔刀冲过去咔咔乱杀。

    不会说话可以不说话,不说话没人把他们当哑巴。

    当年拓跋氏的确杀了不少他们往利氏的贵族,但是其他各族也没能幸免,大家一起被杀然後集体认怂没什麽不能说的。

    这次呢?那麽多部族逮着他们往利氏一个欺负,能忍的那是王八。

    光骂他们往利氏不顾以往情分翻脸不认人,怎麽不说他们为什麽翻脸不认人?

    呵,一群垃圾。

    党项贵族大概知道这事儿他们理亏,除了骂几句也没法干其他的。

    出兵把盐州夺回来?之前三十万大军攻宋一无所获已经让国中百姓怨气横生,谁出兵?怎麽出?粮草军饷谁来供应?

    现在朝中掌权的是梁氏,太後和国相都没发话他们着什麽急?

    虽说盐州没有落到自家手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大损失,但是偶尔也可以不那麽较真,盐州的盐池盐井开采那麽多年已经有几个采不出东西了,估计剩下的几个也没好哪儿去,丢了就丢了吧。

    党项贵族和梁氏本就貌合神离,老牌贵族们私底下一合计,最後压力再次来到梁氏头上。

    宋军近来动静太大,眼看着吐蕃都要被他们给灭了,宋人拿下吐蕃後就能对他们展开包围,太後和国相快想想办法。

    梁太後:……

    梁乙埋:……

    我#%……#%……#&……

    梁氏姐弟怒不可遏,却也拿那些成天给他们找不痛快的党项部族没办法。

    小皇帝继位时年岁太小,梁太後能理所当然把持权柄。

    当年她被封为皇後时党项贵族就各种有意见,实权太後比当摆设的皇後更惹人嫉恨,她又是被党项部族排挤的汉人出身,要掌控西夏朝堂何其艰难。

    梁太後是个聪明人,出身改不了没问题,那就让党项人知道她即便是汉人也能带领西夏走向辉煌。

    她临朝称制,任命兄弟为国相,重用党项贵族出身的都罗马尾、罔萌讹等亲信,取消汉化恢复党项旧礼,放权给党项贵族排挤朝中汉人,拉拢一切可拉拢的势力。

    实在拉拢不了也没关系,她可以用武力来迫使不听话的党项贵族低头,先贬再杀干脆利落,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如此辛辛苦苦掌控了朝堂,接下来就是为西夏开疆拓土,让国中的党项人都看看她这个汉女究竟有没有执掌大权的本事。

    再然後,西夏在对宋战事上就基本上没胜过。

    对宋开战,大败而归。

    对吐蕃开战,也没取得什麽功绩。

    西夏的地盘没有变多,反而损耗了大量国力,原本貌合神离的党项贵族们和她离心离德,用来稳固地位的策略起到了反作用让她的地位更加不稳。

    更糟心的是,她的儿子逐渐长大,最近不知道听了谁的挑拨非闹着要亲政。

    她这个当娘的都应付不来那群贪得无厌的老贵族,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能干什麽?

    别人的话什麽都对,娘亲的话一个字不听,也不想想亲疏远近,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她能害他吗?

    梁太後不愿意撒手放权,奈何这几年屡战屡败影响太大,盐州丢掉後实在扛不住来自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