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醉酒花间: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230-240(第7/32页)

灵感也干一票大的。

    御前奏对只有少数帝王亲信能参与,连京城的官员都不知道官家召见王韶到底说了什麽,远在西北的他们更没法知道。

    不过经略河湟的法子不只王韶一个人提过,西北很多人都想过算不得什麽独创的见解,所有人都知道招抚青唐吐蕃好处大大的有,西夏那边也玩过联合青唐各部落的手段,结果呢,青唐吐蕃现在还是青唐吐蕃,那些番人根本没有定性,投降复叛对他们而言就和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招抚番邦不容易,让番邦安心留在他们这边更不容易,但是不管怎麽说能招抚过来就是功劳,以後背叛那是以後的事情。

    各州主官不赞同收复河湟他们赞同,别管招抚来的番邦能安生几年,只要能招抚就算他们的功劳,大不了就多花点功夫让他们没有叛逃的机会。

    番邦叛逃无外乎就是正常需求无法满足或者是贪心不足想要更多,前者他们尽量满足,後者就派兵打服,反正总有解决的法子。

    西北官场上的关系错综复杂,官家都同意了接纳内附的番邦部落,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地方大员不同意也没办法,他们现在照虎画猫能捡功劳的可能性很大。

    骂就骂吧,为了功劳他们宁愿被骂。

    战事结束後环庆路的官员大力培养人才去对面堡寨劝降就是因为眼馋王韶的功劳,沿边的西夏堡寨人口不多也没关系,苍蝇腿也是肉,他们不嫌弃人口少。

    俞龙珂率部衆归附大宋之後沿边各部落跟风归附,大宋这边也有许多官员跟风招降,整一个双向奔赴。

    冯大人的意思是支持王韶开拓河湟?也不太像啊。

    王韶是老王举荐上来的,以冯大人和老王的关系他不捣乱就已经不错了更别说支持。

    不是他信不过冯大人的官品,而是、好吧、他承认他就是觉得冯大人的官品没有范纯仁范大人靠得住。

    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不谈,还是说冯大人离京之前已经和老王握手言和转为支持新政了?

    冯京不知道臭小子脑子里在想什麽乱七八糟的东西,听他提到河湟冷笑一声,“青唐吐蕃已经不是全盛时期的青唐吐蕃,俞龙珂部占据古渭寨的盐井获益颇多不假,但是在十几万人口的消耗面前也不算什麽。”

    大小部落的百姓都过的艰难,如今已经入秋,西北的冬天更是难熬。

    都知道番邦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脾性,俞龙珂这时候归附大宋真的不是为了找个供应部民过冬的冤大头?

    说他多疑也好说他冷血也罢,反正他不相信拥有十几万部民的大首领会因为崇拜某个人而举族归附。

    包大人又不是这两年才有的青天之名,想归附的话早归附了,还用等到现在?

    呵。

    苏景殊摸摸鼻子,“来都来了,吃饱喝足就拍拍屁股走人未免有点不礼貌。”

    十几万人的大部落动起来也怪费劲儿的,就努努力让他们有来无回呗。

    将番邦部衆打散编入边地各军,有事儿没事儿去找他们谈谈理想,要是这样还能让他们想叛变就叛变只能说大宋的官没本事。

    提到人口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河湟,看冯大人的意思也不像支持王韶的样子,所以到底是什麽好法子?

    冯京恢复笑眯眯的模样,“山人自有妙计。”

    他还没想好具体要怎麽操作,先让这小子猜猜,苏三元的机灵满朝皆知,没准儿就琢磨出更妙的主意。

    苏景殊不明所以,分开之後也没想出来冯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直到回家打开地图看到青唐吐蕃和西夏的地盘之外是什麽地方才恍然大悟。

    大宋之外除了吐蕃、党项、契丹还有更多的不和大宋接壤的部族,西夏再往西是回鹘人的地盘。

    西州回鹘不是铁板一块,那边有高昌回鹘、龟兹回鹘、甘州回鹘等大大小小的族群。

    唐时甘州回鹘建立政权统领河西各回鹘部落,之後河西走廊就一直是他们的地盘,直到前些年党项人崛起,两边打了大半个世纪才分出胜负。

    分出胜负也不是正儿八经打出来的结果,而是靠偷袭。

    当年甘州回鹘和吐蕃六谷部联合抵御西夏,西夏数次进攻都没讨到好处,不料辽国这时候忽然插一脚也要争夺河西走廊。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辽军攻破肃州。

    仁宗天圣六年,辽军又攻打甘州。

    虽说最後围城四个月也没能攻破,但是西夏李元昊却趁辽军退走的时候大军压境攻破甘州。

    甘州回鹘一部分逃往葱岭以西,一部分归附大宋,一部分被党项人俘虏,还有一部分退向西南和沙洲、瓜州的回鹘人汇合。

    看那边如今的势力划分,沙洲、瓜州乃至玉门关都在党项人的掌控之中,可见回鹘人後来又被打的逃往更远的地方。

    外逃不代表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甘州回鹘和原本生活在沙洲、瓜州的那些部落组成了现在的黄头回鹘,因为黄头回鹘随时都可能反攻,西夏不得不派出大量兵力常驻瓜、沙二州。

    唐朝时的回鹘政权一直尊中原王朝为舅并不断遣使进贡,如今进贡的频率变低,但是态度也一直很友好。

    毕竟居住在瓜州、沙州的汉人不在少数,想统治那边必须和汉人政权打好关系,中原的生産力别的地方比不上,经济上互通有无也是有利无害。

    西夏已经不是李元昊在位时的西夏,回鹘人到汉地经商也绕不开河西走廊,所以……

    ——大兄弟,合作吗?

    苍蝇搓手.jpg

    苏景殊看着舆图上鸡屁股的位置两眼放光,自觉已经接受到冯大人的暗示。

    大宋从开国到现在武力值都不太够看,所以严格控制民间武器流动,私自往周边部落贩卖武器是死罪,谁来说情都不好使的那种。

    不过回鹘部落是个例外。

    当年甘州回鹘和吐蕃六谷部联合抵御西夏入侵,真宗皇帝就破例赐给他们许多武器来增强实力。

    他们和甘州回鹘的残部合作拿回河西走廊不是离经叛道,而是遵循祖宗之法走真宗皇帝的老路,就算放到朝堂上让大臣商量也没人能反驳。

    拿回河西走廊後地盘归大宋还是归黄头回鹘到时候再凭实力说话,不管最终谁来掌控,只要不是党项人就都能接受。

    至于到时候回鹘人能不能从大宋手上把河西走廊抢走,那就各凭本事了。

    多线开战对大宋而言尚且难以支撑,西夏的家底没大宋厚实,即便辽国不动弹,同时和大宋、回鹘以及吐蕃三方起冲突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唃厮啰在位前期将青唐城打造成铜墙铁壁,後来内乱又将都城迁到更远的历精城,虽然後来又统一了青唐吐蕃,但是重心依旧在历精城没有迁回来。

    靠妻子母家起家就这点不好,就算是唃厮啰也没法彻底摆脱来自外戚的干扰。

    继任的董毡是历精城乔氏所生,天生便亲近乔氏一方,继位後也更乐意以历精城为都城,奈何青唐城被建设的太好位置也更好,他两边都舍不得,索性两座城都当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