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40-250(第3/23页)

树都拔了,没本事就眼睁睁看着他怎麽设路障。

    凶残.jpg

    开垦出来的田地有水渠可以阻碍骑兵冲锋,不种地的地方就种树,西夏铁鹞子不是很厉害吗?试试策马飞跃树林呗?

    种树是利国利民好事,过个三五年树木长成,城里的风沙小了地上的沙漠退了平时还有地方砍柴捡蘑菇了,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

    种树种树种树!种地种累了就都去种树!

    树种官府出钱买,不行的话他自掏腰包也行,不信还治不了那群成天纵马扰乱治安的党项黄毛。

    定边军的位置在西夏掌控时叫洪州,这两年西夏屡战屡败持续收缩活动范围,洪州这种和大宋接壤的地方逐渐被西夏朝廷放弃,只有少数不服管教的部落依旧生活在这里。

    原住民不服西夏管教,也不服大宋管教,好在那些小部落平时很低调,目前没空搭理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惹事。

    洪州和盐州挨边,洪州这种没多大用处的地盘可以说放弃就放弃,盐州遍地都是盐池说什麽也不能放弃。

    西夏朝堂乱成那样,盐州依旧有重兵把守。

    要不是因为盐州兵多,他们这儿也不会三五不时就有小队骑兵来骚扰。

    也就欺负定边军刚成立没多少兵也没多少百姓,等他把城池张罗起来再来打擂台。

    苏知军磨了磨牙,和大宋比人多,真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姚古不明所以,但是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让他干什麽他就干什麽,即便他根本不知道为什麽要这麽干。

    陕西修建堡寨对建材的需求量很大,树种并不难找,如果是春天直接去附近河谷里转一圈就能找出一堆刚发出来的小树苗,现在的话得去城里找种树人买才行。

    定边城肯定是没有的,周围的小城小寨可能有树种但是数量肯定不够用,姚古领了任务就直接带了几个人跑去庆州买树苗。

    西北能种成大片的树就那麽几种,种树来抵御骑兵也不是没人干过,除了见效慢其他没有任何问题。

    盐州的西夏兵有功夫越境填平他们的陷马坑,他们接下来不挖坑还不行吗。

    民少兵多的好处就是有命令可以迅速执行,树苗一车一车运到定边城,正好秋种也快结束了,士兵分好任务开始种树,试图赶在入冬之前将这批半大不小的树苗都种下。

    盐州的西夏官员:?!!

    还不如陷马坑呢!

    西夏游骑天天在附近游荡,晃荡来晃荡去还不敢靠近,因为西军神箭手姚兕姚将军天天出门巡逻,也不知道他那麽大的官为什麽要干巡逻的活儿。

    天气越来越冷,等第一场雪下来就要开始窝冬。

    种下去的树苗能不能成活全看运气,田里的麦子能长成什麽样也看运气,定边军的土地不算肥沃,但也不到寸草不生的地步,只要没有天灾以及敌人蓄意破坏应该能有正常的收成。

    深入番邦腹地的商队陆陆续续送了不少种子回来,瓜果蔬菜应有尽有,不知道能种出来什麽,反正能见着的都买了回来。

    今秋开垦出来的土地都用来种了麦子,明年春天解冻之後再开出来的地就可以用来种那些不知道是什麽的种子。

    冬天没法干活,定边军境内还有大几十个散居的部落,苏大人想不出还有什麽比唠嗑更适合消磨时间的活动。

    一天聊三四个部落首领,整个冬天下来够他聊三四轮的。

    苏大人的话疗效果很好,看的身边人目瞪口呆。

    这几年西军都在传秦凤路的王大人能凭三寸不烂之舌立下不世之功,他们也知道他们苏大人的能力不比王大人差,随随便便从军中挑几个人指点指点就能让对面的堡寨守将拖家带口的投降,但是像现在这麽一天劝降好几个部落还是有点超乎他们的想象。

    不是,这些散居的小部落不是天大地大谁都不怕吗?

    之前谁说的就算饿死外头也不会服从官府的命令?是谁?是哪个?还活着吗?

    合着你们是不答应都不答应,一个答应一股脑儿全冲上来都答应啊?

    之前做过招抚工作的官员要自闭了,他们自认为和那些小部落首领讲道理的时候很是掏心窝子,现在看来那些人只会插他们刀子。

    未免太不给面子了。

    对此,全程围观的小姚同学表示,还真不能全怪人家部落首领。

    他们家老师看着是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读书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让他亲自上战场或许连逃跑都不知道往哪儿跑,端起架子来也是让人只能远观不敢近身。

    实际上呢,穿什麽衣服都不耽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啊不,是和谈话对象肝胆相照惺惺相惜。

    这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本事,他感觉他再读十辈子的书也学不来这个本事,绝对肯定必须是天生的。

    想他姚古平时已经是同辈中出了名的能说会道,在他们家老师跟前还是小巫见大巫。

    他至今依旧想不明白,一个平时忙于军务政务连吃饭都在书房的文官为什麽能和牧民讨论草场退化对放牧的影响,也不明白这辈子没放过羊养过马的文官为什麽谈论起母羊下崽时能说的头头是道,还能现场给牧民们讲母羊的産後护理。

    不是,老师,您是正经文官吗?

    就算以前在司农寺干过,司农寺也不管这种细节小事吧?

    苏景殊笑容满面的结束今天的话疗,和部落首领说清楚想要接受朝廷的管束应该去城里哪个衙门,然後挥挥衣袖淡定离开。

    他不光知道母羊的産後护理,母猪、母马、母牛的産後护理他都能讲,反正是照着游戏资料念,他不懂还能不会念?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上辈子那麽多动物世界也不是白看的。

    今天正事结束的早,回程不用赶时间,姚古凑上前问道,“老师,这些散居在边境的小部落都以放牧为生,要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耕种吗?”

    “放牧维持不了生活,他们会主动要求种地的。”苏景殊停在分岔路口,看着不远处的河岸越看越想搞事情。

    姚古往那边看了两眼,不明所以,“河对岸是橐驼会,早年归灵州管,是西夏商队到中原交易的要道,现在已经废的差不多了。”

    苏景殊眯了眯眼睛,“灵州橐驼会,夏州入中原之要道,诸番由此贡马京师。”

    沿边很多以“会”为名的地名,多是用来交易的地方,打仗的时候用来防御,平时并没有百姓居住,和正常的村寨不太一样。

    橐驼会是西夏的地盘,还是多年前番邦进贡马匹的必经之地。

    假如、他是说假如、假如有大批野马从这条废弃已久的贡马要道进入大宋境内,又凑巧被他们定边军截住,野马驯服之後归他们定边军没人有意见吧?

    不知道哪儿来的野马出来找过冬的地方,一不小心到了他们定边军地界儿。

    这叫什麽?这叫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第242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