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30-240(第25/32页)

不得脚踢西夏拳打辽国一夜开疆拓土十万里,可惜现在不行。

    辽国就不说了,只说打了几十年的西夏,明明大宋在兵力钱粮上占尽上风,真打起来还是屡屡受挫。

    西夏多山多沙漠地形复杂,大宋的军队吃亏就吃亏在不熟悉地形上,以前实行更戍法的时候南方将士到西北水土不服,还未开战就损失惨重。

    如今情况比早些年好,但也不能太自信,纵观大宋和西夏的战事,轻敌冒进的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

    宁肯放慢速度也要稳紮稳打,钱粮消耗出去没关系,尽量减少将士们的伤亡,花钱买人命是他们赚了。

    皇帝在朝会上将辽国的情况说明,朝臣虽有议论,但是和先前西夏倾国来攻时的举朝震动相比已经算是稳重。

    然而朝中没稳重几天,辽国的探子再次传来消息,辽帝想要陈兵三十万于三国交界处。

    赵顼:???

    真来三十万啊?

    稳重的朝臣瞬间固态萌发,这次比西夏倾国来攻的时候还要紧张。

    大宋和西夏打仗除了李元昊在位那几年都是败少胜多,西军将士皆是善战之辈,无论如何都能把战火控制在沿边四路。

    连京兆府都不担心被战火波及,开封府更不用担心。

    辽国不一样,大宋从开国就和辽国打,大部分时候都是挨打,就算澶渊之盟後安稳了几十年,谁又能保证契丹铁骑不会再剑指汴京?

    河东路时常参与对西夏的作战战斗力还在,河北路的将士已经多年没打过正经的仗,他们挡得住契丹铁骑吗?

    官家!事情大条了啊!

    人一慌脑子就容易离家出走,朝中大臣也不例外。

    某些不太认得清现实的朝臣再次跳出来说辽国挑事一定是因为张利一在雄州太嚣张,朝廷应该严惩张利一来让辽国消气。

    三十万大军不是闹着玩的,这仗打不得啊!

    赵顼:……

    看来他还是高估了某些朝臣。

    算了,去岭南过过苦日子,然後再来说遇到不讲理的要怎麽办。

    岭南路途遥远,要是没命回京也只能说是命不好,瘴气毒害他们都怪是他们吸气太多,他们不吸气不就不会被瘴气毒害了?

    大宋河北路的将士多年不曾打大规模的仗,辽国难道就打了?

    真打起来的话大宋可以从西北调兵去支援河北,辽国上哪儿调兵支援?

    真该让韩绛来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辽国在边境陈兵三十万就让他们陈,大宋也不是吓大的,谁家还没有三十万兵了?

    这个年过的跌宕起伏,民间过节的气氛浓厚,京城和边地各衙门连年假都缩短了,生怕打起来人手不够耽误战事。

    问题是,从年前紧张到出了正月,辽国陈列到边境的三十万大军愣是一点儿都没动弹。

    西北诸军:……

    河北诸军:……

    京城:……

    各方都沉默了,不知道辽国到底要干什麽。

    狠话放完了,然後呢?就没有然後了?

    辽国越没动静河北路越不敢放松,生怕他们这边放松那边辽军立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和时刻不能放松的河北两路相比,陕西四路的情况要好很多,因为党项人出兵了。

    虽然没突破大宋的防线,但是好歹知道兵力动向,不至于哪天忽然从天上掉下来数万大军要攻城。

    种谔和折继世回到绥州後就筹划修建抚宁城,兴许他们对罗兀城的偏爱太过明显,西夏朝廷怕他们真的在银州城门口筑城,索性连抚宁城都不让他们建。

    他们已经丢了绥州,再丢了银州还能得了?

    定难五州夏、绥、银、宥、静,有了这五州後党项人才一改百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争得了立身之本。

    夺不回绥州已经让朝堂乱成一团,要是在把银州丢掉,定难五州丢了俩,朝中岂能还有梁氏的容身之处?

    梁乙埋打退董毡马不停蹄发兵抚宁城,别说民夫来来往往运建材,就是无关人员出现在路上也都先杀为敬。

    事关他们梁氏一族的存亡,宁肯错杀不能放过。

    种谔和折继世计划用两个月建成抚宁城,厢军民夫常年累月干的都是修堡筑寨的活儿,抚宁城说是城,实际上连称为寨都勉强,那麽小的城寨两个月建成绰绰有余。

    然而从他们回到绥州到出了正月,一个多月过去,别说城寨没见着,连地基都没打起来。

    种谔和折继世面上无光,他们可以征调别处兵马配合牵制西夏大军来保证抚宁城的建设,但是他们拉不下这个脸。

    建设抚宁城的难度比建设罗兀城小的多,他们连建抚宁城都要调别处兵马帮忙,建罗兀城的时候还不得让整个陕西都为他们保驾护航?

    陕西沿边四五百座堡寨,就没见过哪座堡寨需要这麽费劲。

    边境的人手粮饷本就紧缺,都耗在抚宁城罗兀城别处怎麽办?

    算了算了,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专心经营绥德城吧。

    灭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之前想毕其功于一役的都失败了,他们也不用撞了南墙再回头。

    好吧,南墙已经撞了。

    种谔和折继世跌了跟头老实了下来,不再眼巴巴的盯着罗兀城,把梁乙埋的大军打退之後就回到绥德城屯田种地招抚番邦。

    种地!屯田!休养生息!

    种将军和折将军换个方向忙碌,郭逵也没闲着,他要把韩绛编好的七个将打散重新编排,这事儿安排起来比筑城复杂得多。

    重新编排过的将中都是上过战场的精锐,每个将的人数根据地方情况而定,少的地方数千人,多的地方数万人。

    鄜延路共有兵力六万八千人,七个将编下来只有四万余人,剩下两万八则是要裁汰的伤残老弱。

    裁掉兵力不是说让他们离开就行,士兵在战场上为大宋拼命,要是伤了病了年老了就弃之如敝履还有谁肯为朝廷拼命?

    冗余兵力要裁撤,先统计好有多少人愿意回家多少人愿意听经略司安排,有家可回的就发粮饷让他们回家,不愿回家或者无家可归的就分散到各州军县镇城寨中安家。

    西北地广人稀,不会让退下来的士兵无处可去,干不了农活可以干其他的,总能有办法养活自己,而那些伤病太重没法自理的士兵也另有去处,总之不能将人赶走就算完事儿。

    经略司要清查所有将士的情况,还要防止官员私下里搞小动作,忙的郭将军和赵机宜连过年当天都留在衙门里干活。

    沿边四路所守地界两千多里,光禁军就有二十万。

    鄜延路六万八千,环庆路五万,泾原路七万,秦凤路两万七千。

    二十万禁军分戍各州军,抛开老弱伤残能上战场的只有十三万左右。

    将近半数的士兵都要退居二线,沿边四路的经略司都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