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20-130(第24/24页)

喻的诡异目光。

    幸而殿试结束,短暂的引开了大家的注意。

    这一次的恩科一甲前三名,名单十分精彩,不再是华夏书院垄断前三的成绩了。

    王世昌拿下了状元,成功成为大奉朝历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的人!

    可国子监祭酒的徒弟文铭川却也不逊色,棋差一着,拿下了榜眼。

    陆无双超常发挥,弯道超车成为探花,而剩下的华夏书院学生也不差,接连拿下了进士科的第五名(程勤)、第六名(王禹偁),第八名(莫小川)、第十二(全岸轩)以及第二十三(戚风言),就连谢君仪都成功收尾了二甲的尾巴,避免了同夫人的命运,成功进士及第,扬眉吐气!

    再一次,全员上榜!

    即便没有包揽前三,可这耀眼的成绩,终究还是让人不得不承认,华夏书院已经成为了所有书院里最会教书的!

    起码,不是师资最强,也是学生综合实力最高的那一个了!

    一时间,华夏书院内的相关教辅资料被卖到出天价。

    尤其是童启担任山长时所出过的卷子、说过的话,教授过的知识,那更是被抢的头破血流,难以错过。

    大家均认为,童启童山长在时,华夏书院的成绩是最佳的,可哪怕他不在了,对方所遗留下的优秀内核,仍旧支撑着华夏书院,夺下一次次的魁首之位。

    于是,当不少人听闻童启南下开书院的消息时,均不由自主打听起何时招生的事情来?

    他们从不害怕远距离去学习,更不害怕所谓长途跋涉的辛苦。

    他们唯一怕的,只是考不上进士,或者一生才华虚耗,庸庸碌碌,没有任何所得罢了。

    可即便如此,此次恩科,也不是人人都开心。

    金銮殿上,皇帝注视着底下眉清目秀的王世昌,语气威严。

    “你便是王世昌?”

    “臣,王世昌,拜见陛下!”

    如有实质的目光绕着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差点就让其毛骨悚然,疑惑是哪里出问题了,良久,圣上才慢悠悠说了句“不错。”

    不错?

    不错什么?

    没等几人心里想出什么,旁边的徐常侍已经按照圣上的意思开始宣读起一道圣旨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于兹佳岁,瑞霭弥空;正值良辰,祥光焕彩。朕上承宗庙之灵,下念邦国安泰……我朝四公主,自幼禀性淑娴,资质端庄,而新科状元郎王世昌,学富五车,文采斐然,乃当朝之俊彦,才学之翘楚,品貌非凡,德行兼备。

    今观天象,卜曰其吉,宜成嘉礼,特赐婚于两人……”

    之后,王世昌再未听进去任何一个字。

    大脑中顿时响起嗡鸣之声。

    他几近疑惑自己听不明白字意,茫然抬头,只得慌乱叫道,“陛下……”

    可对方,却像是根本看不见他的求助一般,自顾自说道。

    “王世昌,朕的四公主可一向是掌上明珠,从未向朕求过什么,可今日竟说,想嫁给你,实在是令人惊奇,以后你可一定要好好对她,否则,朕可是会不愿意的!”

    笑盈盈的话语,伴随着敲打,所有朝臣顿时以施压般的目光望向了他。

    可王世昌却仍旧呆愣愣的,没有任何反应,如同吓傻了一般。

    “快谢恩,谢恩呀!”

    身后的陆无双,谢君仪等人急的不行,疯狂给他使眼色,让其领旨谢恩。

    公主下嫁诶!

    这可是无上的荣耀,有什么可犹豫的?

    王世昌顶着众人疑惑的目光,缓缓地叩拜在了地上。

    “恕臣难以领旨……”

    他一字一句答道。

    周围所有学子,顿时如同见鬼了一般的望着他。

    此刻的潭州府,童启正带着童淳、庆安等人,验收着新盖好的分院校。

    这所分院,同样选择建在了山上,可山势却远远比沧澜山更加陡峭幽静,占地面积,也大了将近二分之一。

    不仅仅包含了山上的主体建筑部分,还连带了当地县令大人所赠送的一大块山下的土地。

    以作为学田与跑马之用。

    比起北方流行蹴鞠的习惯,南方则更加喜欢跑马一些。

    所以童启尊重其文化爱好,也跟着建了一所。

    校区内,建筑物画风高度统一,美的大气磅礴,充满古韵。

    廊庭画栋,森云环绕,如同世外桃源般。

    同样分为医学部与□□,可是这一次却并没有单独隔阂开来,而是互通有无,共处于一个空间中,使用相同的食堂、藏书阁等公共设施。

    绕过白色的大理石牌匾往内走,三进三出的庭院,上写着“为天下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几个句子,令人叹为观止,一见忘俗。

    至于藏书阁,则与华夏书院内的书籍并无太大出处,基本复制了一套出来。

    并不突出。

    只其门口树立的一块石碑,令人惊艳,上特意雕刻了一篇文章,乃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原文节选。

    只第一句话,便石破天惊,令人震撼在了原地。

    “是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浩然荡气的文字,一点都不亚于之前童启写的那篇《六国论》,甫一出来,便让不少人站在其前看痴了,久久不肯离去。

    而当大家看到那“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澎然于心中的热血沸腾,更是烧的无数人面色绯红。

    有口难言。

    只得握拳挥舞几下,又重新充满信念,一扫颓丧之气。

    曾经,童启本想将这个文章镌刻在华夏书院的藏书阁石碑上的,可因着建筑风格抽中了十八铜人,根本很少有人能进去,于是只得放弃了。

    没想到,这一次倒是分院先用了上来。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