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10-120(第19/25页)

,满载而归,人还未入营帐,笑闹声便已经听的分明。

    可临近通报进入,赵天阙却脚步犹豫了起来。

    “那个,你们先进去吧,我还有事,要再等一等……”

    “有事?什么事?那我陪着你一起等吧。”

    李元昊茫然问道。

    被折继世一巴掌打在后脑勺上,无语的拽离。

    两人径直进入营帐里,后知后觉,他才发现刚才的问话有多愚蠢。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嘴后,他回头看了眼赵天阙,还是什么也没说。

    此刻,童启正坐在桌边整理着自己来到边疆后,所制作出的书册等物。

    其中不仅包含了蓟州府三州的人口统计数量,地理资源分布,还有着当地的豪门望族、仕宦商埠、民风习惯等,甚至连如今的困局、缺少的物资、今后的建设发展建议等都记录的十分完整。他打算将这些记录统一留一份,剩下的,则派人抄录,转呈给三皇子和圣上,作为此次的奖赏感谢。

    见到折继世等人进来,他转身笑道。

    “哎呦,看看这是谁,咱们华夏书院的小英雄们回来了?”

    明显调侃的语气,令两人通红了脸,抱怨道。

    “山长!”

    “山长!”

    “辛苦辛苦,风餐露宿,这一次收获如何啊?可还能适应的惯?”

    两人听到询问,这才七嘴八舌,顿时将战场上所遇到的所有事情全部说了一遍。

    童启耐心的听着,笑盈盈夸赞几番,等夸完,这才发现天阙不在。

    他疑惑问道。

    “咦?天阙呢?她没和你们一起回来吗?”

    李元昊等人对视一眼,这才将方才对方走到营帐门口,又犹豫着停下脚步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童启想了想,很快明白过来,也不让人扶着,而是独自坐在了自己打造的轮椅上,径直推着,缓缓驶出了营帐外。

    远处的沙地上,晴空万里,天边绵延着百姓们做饭的炊烟,正袅袅升起。

    赵天阙低垂着脑袋,坐在沙袋旁,就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

    泄气无力。

    童启推着轮椅缓缓碾压过脚下的土砾,那细微的声音,让她立马抬起了头,见到是他,又茫然站起,瞬间转换为怯怯的恐慌。

    心疼的放柔了语气,童启小声问道。

    “天阙,怎么回来了,不来见我呢?”

    “师父。”

    略带着点哭腔的声音,只两个字,便让他彻底软了整个心房。

    “傻丫头。”

    他无奈的伸出手,上前小心翼翼的将这小小的身躯抱入了怀中,轻声安抚着。

    “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要拿其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只需记住,不论发生什么,你永远,都是我童启的关门弟子,华夏书院最特殊的小师妹,这便够了。”

    此句一出,赵天阙这些天以来所有紧绷着的心弦顿时坍塌。

    她整个埋在了童启的怀中,抓紧了对方的衣衫,哇哇大哭起来。

    活像是一个差点被父母所抛弃的小孩般,哭的肝肠寸断。

    天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她有多么的恐惧。

    连守在这里,等候童启清醒都做不到,急匆匆的便跑到了战场上去。

    她在逃避,逃避对方那失望或者厌恶的表情。

    什么公主,什么皇亲贵胄,她才不要!

    她不想离开华夏书院,更不愿被送回所谓的皇宫。

    从出生开始,她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童启,叫的第一个称呼,便是师父。

    于心底来说,她早就把童启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

    这个时候,你说她亲生父亲还活着?

    凭什么,凭什么对方压根没有教养过她一日,她就得叫对方父亲?

    凭什么那人屠戮了黄龙府那么多的百姓,令无数人怨声载道,却还能算是一个皇子?

    什么四皇子,她压根不愿承认。

    当黄龙府那被活埋的万人坑被挖出的时候,现场不知多少百姓天塌地陷,痛苦不已。她茫然的看着,听着他们日夜不间断的谩骂与诅咒,不敢抬头。

    那样怯懦与残忍的人,竟会是自己的父亲吗?

    她不想要。

    她多怕师父也因那人而厌恶自己,再也不要自己了。

    可好在,师父没有变,师父对她说,那不是她的错误。

    明明是小小的幼童,肩膀上却承担了太多远超于这个年龄以外的东西,哭起来,更是绵绵不绝,像是要把这些天所有的泪水一股劲儿淌出来一般。

    好在周围人耐心的哄着,劝了几劝,这才勉强哄住了。

    不过至此,赵天阙的性格也浑然大改,变得沉稳了许多。

    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无法无天,不顾后果的胡闹了,做什么事情,也懂得与人商议,乖巧听话。

    反倒是书院里的师兄师姐们十分不适应,心疼不已。

    连带着私下里对四皇子的抱怨也更多了一些。若不是他,天阙也不必早早长大懂事,反倒失去了本应有的一段美好的童年。

    诸事皆毕。

    直到最后,童启也没来得及再见到岳灼华和柏大将军。

    前线粮草告急,他们不愿耗在这里,平添麻烦,更何况潘阆、柏老等人的书信一封又一封,催促不已,几人商议后,便决定带队先

    回伊川。

    那里气候温和,又有暖气,对于山长的腿,自然更方便治疗复建一些。

    至于将军们,反正明年恩科会试,京都还有再见的机会。

    于是,几人采购一番,将所有行李装了满满三大车,这才带着人慢悠悠,往家乡而回。

    第119章 第119章后续计划

    知晓童启要离开的人并不多。

    前线忙乱,他打算低调来,低调去,因此特意没通知任何人。

    可即便如此,不少蓟州府的乡老们,仍旧通过童继本等人大量采买当地特产的行为,隐隐猜到了几分。

    晨风瑟瑟,正是出行的好时间。

    童启启程当日,底下的亲卫们刚刚睡眼朦胧打开门,只一眼,便被整个震撼在了原地。

    “山长!山长……您快来看啊!”

    低声的惊呼之下,童启裹着厚重的狐裘,坐在轮椅上被推了过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万人空巷的实际含义。

    只见到大约半个州府的百姓们都来了。

    城墙内外,除了主干道上,几乎比肩继踵挤满了人。

    当上万张质朴的脸庞,穿着各异,用依依不舍的表情同时对望一个人时,那股头皮发麻之感,就连围观的龙胜书院的学子们、军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