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100-110(第18/19页)

    他所有的酒,瞬间清醒。

    “等一等,这什么意思?要杀我?凭什么杀我,你不能杀我,柏将军,柏大将军!难道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你的士兵被杀吗?徐将军,王常侍,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四名犯禁者,其中有一个,甚至已经达到了将领级别,可童启依旧没有任何留情,将他们全部按在了监斩台上。

    底下七万多的士兵,屏息注视着。

    童启俯视着几人,朗声念着他们触犯的法条。

    “……别怪我丑话没有说在前面,昨日刚颁布的十大军纪,今日,便有人以身犯禁。若如此想死,我也只能全了这几位的心思。只可惜,还未认识便要匆匆告别,也是令人遗憾。我再次重申一遍,十大军纪,并非儿戏,请诸君务必刻在脑子里,去遵守。今日这几位之后果,便是给大家一个警醒,我希望每位战士,即便是死,也堂堂正正死在战场上,而不是在军队里,遭受这样耻辱的处决,被冠以这样的墓志铭,连个抚恤金都没有。明白吗?”

    明明是如此轻柔的语气。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可所有人却看着台上被羁押的士兵,战战兢兢,不敢多言一句。

    当快刀扬起,人头滚落高台,鲜血飙溅在土地木板之上。

    伴随着冷冽的微风,大家也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人,是来真的。

    别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

    旧有的规则如今重新洗牌,想要留下,想要建功立业,便只能遵守新的这一套。

    无人可置喙。

    杀完人,童启犹面色平静,像是刚看完一场演出般,他俯视着下方的士兵们,率先给未来几个月的目标定了性。

    “诸君,若有认为我只是说说而已,很快就会走的,我劝你趁早打消了这个想法。我与其他文官不同,决定了什么,即便是死,也一定要完成,谁也改变不了我的想法。是,这一次我是为了和谈而来,可那是我最终的目的,却不是我达成的手段。”

    “我这人,不卑微,更不想跪着去求和。可要想赚到面子,还得靠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去打。所以请大家务必给我三个月,三个月,是我与大家的约定。在这段时间里,我会不惜一切夺回那沦陷的几大州城,还请大家配合我,一起完成这件事。别管对方是契丹,还是西夏,亦或者是什么别的部落民族,只要胆敢踏上我大奉朝的土地,我便默认其,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大家皆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生,历史上轻飘飘的一页,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却是百万人的人生。我相信不会有人愿意自己所处的文字里,尽是屈辱。我们进一步,那后人的脊梁便高挺一寸,我们退一步,那妻女乡邻所要面对的,便只剩万丈深渊!”

    “我们没有试错的成本。身为大奉朝子民,身为男人,唯有以战止战,才能使和平重新归来,而一切付出的汗水,将是你们永远的荣光!”

    一番推心置腹,说的在场不少男人都不由汗津津,沉默以对。

    少顷,不知谁咬牙喊了一句“战!”

    整个校场上,顿时响彻起了一圈又一圈的呐喊声。

    “战!战!战!”

    那声音,气势如虹,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绝望感。

    他们已没有退路,既如此,那便,只能向前!

    赵天阙和李元昊站在角落里,抬头痴痴的看着童启的样子,将对方的身影一下下刻在了心中,敬佩不已,满是星星眼。

    柏弓良站在一旁,也不得不叹道,这可能就是文人风骨独有的魅力。

    这话,他说出来,假。

    可童启说来,却带着一股势如破竹,无路可走的困兽之感,令人不由的热血沸腾。

    而凭借着这番话,这场杀鸡儆猴的试验,军队里这才总算是彻底归拢了人心,上下一体。

    风气也不由整顿一肃。

    再也没了什么浑水摸鱼,吊儿郎当,混吃等死的模样。

    早中晚,童启令童继本帮忙柏大将军一同参与士兵们的训练。

    从体力、态度、战术上,进行全方位的全新培训。肉眼可见的,几乎所有层级的士兵们都实力提高了不少,尤其是精锐兵,更是进退一致,整齐划一。当然,他们的待遇吃食也是整个营里最好的,不说顿顿有肉,

    起码也没有再饿肚子的。

    这一次,童继本从书院里带过来的安保人员,一共有二十三人,不连两小只,个个是武功的好手。

    全被打乱调入了军中,作为指导员,辅助训练。

    他们毕竟是被这法子狠狠磨过的,经验都要更多一些,论个别单兵的实力,更是能轻易碾压一个尖子,看的柏大将军是心动连连,忍不住又起了挖墙脚的心。

    而靠着他们的帮忙,徐将军与王常侍等人,也算是彻底被架空,远离了核心区。

    别管心里多么骂骂咧咧,可面上,却不敢有任何反驳。

    此时的开封城。

    随着童启新一篇文章《六国论》的流传开来,其在文坛上的名声也再次爆火,无人可挡。

    胡丞相看着那文章,越看越觉得是在映射他们这群官员,不作为,任由大奉朝分崩离析一般。

    他愤怒的将信纸扔到桌面上,怒斥道。

    “这童启,一贯会带动舆论,难不成迁是我愿意的吗?”

    我也不同意啊,可摊上这样的皇帝,他能怎么办?

    自来到开封城后,胡丞相便勤勤恳恳,迅速带着人组建起一个新的六部来,处理朝堂政事,力求不影响大奉朝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劝解着皇帝准备北归,派人前往京都,援救沦陷的州城。

    可皇帝如何回答呢?

    “朕老了,深感体力不济,今后有什么要事就跟朕的两个儿子讲好了,乡野里到了朕这个年纪,都已经开始含饴弄孙了,可朕却要为了这子女闯下的祸事兜底,实在是太可怜了些。”

    你可怜?

    你到底有什么可怜的啊?

    就这么一推二,二推三,皇帝竟率先开始甩锅了!

    好几次暗搓搓的试探他,能不能退位让贤,“辞职”不干,让大皇子或者三皇子来接手皇帝的位置,他则后退一步,去当太上皇。

    听听,这像话吗?

    是,胡丞相一直想推大皇子上位不假。

    可他想要的,不是这样的推法啊!

    他想要的,是皇上登天,将完完整整的大奉朝传到大皇子手中,然后他们这些文臣再帮着一起解决天下事务,可现在呢,倒成了把这摊烂事全推给了儿子去处理,他自己反倒被择出来,装作无辜了?

    就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

    况且,太上皇可仍旧是皇。即便退位,也不妨碍权力的争夺。

    若回头天下收拾好了,他又变了卦,想要回来接着干怎么办,到时候新皇又该如何自处呢?

    一山难容二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