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80-90(第14/20页)
准备的辩论题目上,缓缓扯出个笑容来。
伊川县客栈,陆无双焦急的踱着步,等待着华夏书院送过来的辩题。
旁边的三人同样内心忐忑,他们皆是参与辩论的学生。
这还是头一次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与其他人辩论,若是议题寻常还好,若存了心想要找些偏僻的出处、问题,那便十分棘手了。
酒店里的店小二噌噌噌的沿着楼梯跑上来,满脸兴奋之色,手里拿着的邀请函,印刻着华夏书院的徽章。
“来了来了,议题来了!”
他朗声喊道,将邀请函递入几人的手中。
整个酒楼里围观的学子、路人们纷纷伸长了脖颈,好奇的问道。
“是什么?快念一念议题是什么?”
几个人凑在那邀请函前,一目十行,刚看完第一个问题,便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倒抽一口凉气。
这……这也是他们能辩的吗?
也……也太大胆了一些?
一群人面面相觑,呐呐不敢言。
而此刻,华夏书院内部,童启也正在将这些辩题,一一分发给此次自愿参与辩论的学生们。
“谢君仪,你与陆无双的辩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国库空虚,战士遗孤安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是否可以强令京都七十二家正店半数以上交由厢军遗孤所经营,以平和此矛盾?】”
谢君仪听完,瞬间怔愣在了原地。
京都七十二家店,店店皆属于世家所有。
让他们交出半数以上给厢军遗孤?怎么可能!
童启笑盈盈道,“哦,对了,你是正方。”
谢君仪:!!!
“王世昌,你与冯晏春的辩题是:【都说女子贵重,世人崇尚厚嫁之风,且允许女子承袭世家爵位,那么可否准其如男子一样入朝为官呢?】”
王世昌瞬间僵硬住了全身的血液,紧紧盯着童启的表情,而童启却眼睛都未抬,仿佛浑然不知一般。
“这个问题,你站反方。”
旁边的戚风言连忙推了推她道,“这个还可以欸,这个比较好辩一些!”
好辩吗?
王世昌心中苦笑两声,接过了那辩题,只觉轻飘飘的一张纸,如同有千斤重一般。
不止他们,接下来的辩题更是一个比一个令人震惊。
童启一口气读完,将辩题发向每个人的手中。
李元昊拿到的是【西夏与契丹是战是和,若一味退让是否有养虎为患之危?】
他站的是正方,自己说自己国家狼子野心。
李元昊:???
而柳三变拿到的是【荫补入士与科举入士,为什么能够同时存在,为了保障公平性,是否应该废除一方?】,莫小川则受命辩驳【冗官冗兵耗空国库,可否裁撤无用兵将,以精兵简政?】
每个辩题,几乎都踩在了朝政的痛点之上,属于即便把大臣们拉过来,都能吵个七天七夜,脸红脖子粗,也吵不出个结果的存在。
而童启这一次,却让他们来?
饶是如此,还未结束。
童启笑盈盈补充道,“哦,对了,顺便一提,为了给你们充分的准备空间,原本的三日挪到五日后,此议题你们可以向其他人求助,也可请求援军一同帮忙,五日后,将进行全程记录,发布到下一次及下下一次的校刊上,另有京都大奉朝报的记者们受邀来此,进行采访。记得好好发挥哦!”
说罢,他转身离去,全然不顾自己丢下了一个多大的炸弹,而华夏书院的一众学生们又将经历怎么样的非人折磨。
第89章 第89章举世骂战
应该说,不愧是师生关系吗?
为了把水搅浑,童启想到的办法是,既然要辩,那就别只你们自己辩,也别私下里偷摸摸的来,我们干脆全抬到明面上,一起开诚布公的讲好了!
你不是惦记我的书院吗?我还惦记你的那些家当呢!咱们图穷匕见,让全天下的人都来评评理。
反正闹得越大,知晓的人越多,那些世家针对华夏书院的野心与阴谋也就越是暴露无疑。
杨舟万与童启显然用的同一种方法,可侧重点,却完全不一样。
京都茶馆内。
几个闲汉正蹲在一旁整理着鞋袜,口中闲聊道。
“欸,听说了吗?那华夏书院的山长可是大有来头!”
“哦?能有多大?文曲星转世?”
“呸,文曲星算个什么啊?人家天生教文曲星的!我有个道家的朋友亲口直言,说人家啊,乃是财神爷降世,点到谁,谁就能发财!河南府知道吧,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两年之间一跃升至中原地界里最有钱的州府?还不就是靠着童启给的一张琉璃方子?不然怎么到现在,那些河南府的世家们还死命的维护童启呢?便是这个原因!”
“嚯,可那玩意儿不是番邦他们盛产的吗?咱们也能造出来?”
茶馆里不少人已经悄然竖起了耳朵,被两个人的对话所吸引了视线。
“怎么不能?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两年,从南边拉过来不少大块的琉璃窗,你以为是谁搞得,便是河南府做出来的啊!还有三皇子手中的那大奉朝报,听说也是童启出
的招!要不是他们书院研究出了什么活字印刷术,那报纸哪儿能印的那么快?”
“早就听说童启神异,果然厉害,那你说,他手上还会有其他赚钱的法子吗?”
“那肯定有啊!你看看他们书院建设的那般快,肯定还藏着不少好东西呢,就是不知道童启愿不愿意拿出来了,最近不是好多人都在骂他吗……”
……
伴随着这则讨论内容的不胫而走。
京都内不少势力都被吸引过去了注意力。
这年头谁不爱钱?就连国库都缺钱,陡然听到有这么一个极其会赚钱的人,你会不心动?
更何况河南府的兴起众人有目共睹,只是不少人并不知晓是源于童启手里的琉璃方子罢了。而三皇子手上的大奉朝报就更是新鲜了,没想到竟也是出自童启之手?再想想那传闻中的华夏书院辉煌大气,奢华精致……
按理说童启只是个平民,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修建?
除非他确实极其会赚钱,不然怎么都解释不通的啊!
作为唯一知晓小报来源的三皇子,头一个便对这传闻感到深信不疑。
他立即叫来木奎盛,追问琉璃方子的事情是否为真。
“这……确有其事是不假,可当时跟我们合作的并非童启,乃是他们书院的斋长,一个叫做清虚子的。”
木奎盛满口苦涩。
他也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流传出去的,整个河南府虽然盛传没有华夏书院就没有河南府的今天,但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猜测罢了,无一人敢如此笃定。毕竟当时参加会议的,只有几个当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