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90-100(第10/12页)

    邓绿华眼睛霍地闪亮,满怀期待。

    徐茂道:“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慢慢来,可以从幽州起步,向外修路,清除匪患。在此过程中,给周边村落、应募修路的百姓念读军报,一传十,十传百,逐出推及全国。”

    这个时代不仅是交通不便,而且有些地区未开发,荒无人烟,修路,修到死也修不完,能把幽州附近的县城全部连通都不容易,遑论其他,更别提令人头疼的山贼匪盗。

    而邓绿华却是一下支棱起来,豪情壮志,急切地说:“元帅,请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一定把忠义路修满全国!”

    徐茂暗自感叹,她还是太天真,等她去修了才知道艰难。

    邓绿华正在兴头上,热情似火,徐茂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说道:“交给你,可以是可以,不过你没有经验,我一会儿把筹措人手、进行步骤和注意事项写给你看,有问题及时向吴洪英请教,需要什么跟她说。”

    邓绿华连连点头,哪会说不应。

    徐茂把吴洪英叫来交代此事,吴洪英惊诧,修路她也没有多少经验,邓绿华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担心这事办不成。

    好在宋得雪及时站出,主动请缨,徐茂给她们写了修路流程的关键步骤,又往丰城传信寻求成熟经验和书籍,邓绿华才松一口气。

    邓绿华忽然有种重担在身的感觉,第一次被委托重要任务,她既高兴激动,又隐隐害怕搞砸,徐茂、宋得雪和丰城那边的多重保护下,压力更大。

    “元帅,那杜娘子所说的布告栏何时制作?”邓绿华冷静下来,注意力回归,军报删减的内容都要转移至张贴通告的木板。

    徐茂道:“你说公告栏?这个简单,下午我派人去弄就行。”

    邓绿华点头说好,放心下去研究如何修路,用什么沙土。

    徐茂打发掉邓绿华和宋得雪二人,坐在凳子上看士卒们的提问,一一回复。

    火箭班名额问题,定额,不改,除非特殊情况,最终解释权归她徐茂所有。

    改名问题,想好名字上报给班长,月底统一审核,通过后会张贴在公告栏,代表所有登记信息已经更新,以后就可以用新名字了。

    不过改名有时限,一年只能改一次,如果还想改,必须等下一年,提交改名信息的时候注意检查。

    义母问题,拒绝。

    豆团问题,已经和炊事班沟通过,炊事班表示做豆团的娘子看到豆团就想起逝世母亲,伤心难过,不想做。后勤答复,可以在下次采购时买一个豆团,想吃自行前往后勤处购买。

    “终于回完了!”

    徐茂差点断气,不知道邓绿华哪里收集来这么多问题,累个半死,总算把所有问题回复完,交给邓绿华排版。

    邓绿华接过一看,很多奇怪的问题竟然都被回复,不落任何一问,不由赞叹徐茂的严谨认真,紧忙连夜赶制,第二期军报新鲜出炉。

    跟上回一样,依然是手抄,暂时在军中传阅,等丰城那边的信件回来,幽州正式开工,邓绿华再拿着军报往外发。

    第二期军报发下来,班长念读,众人听到自己的名字,惊喜万分,尤其前面说她们是忠义军的擎天柱石,顿感自豪,脸面无限荣光。

    大家争抢着挤上去,在军报上面找自己的名字,激动欢呼,她们也在军报上出现过了。

    倘若珍藏这份军报,传至后世,那子孙后代都能知晓她从军打仗,还成功夺回失地幽州,清楚明白地念出她的名字,以她为荣。

    “天呐,祖坟冒青烟,我的名字有机会流传到后世了!”

    “班长,军报给我们多留两天吧,我要把它抄写下来,传给以后的孩子看。”

    “怎么不多发几张军报啊,我字丑,要是能每个人一张就好了,拿回家去可能羡慕死那些没能进忠义军的姊妹。”

    这好像是第一次,她们的名字与战功挂在一起,清晰写明所获荣耀,而非别人口里的某某氏,几娘子。

    有人忍不住落下泪,这一年的艰苦训练都有了切实回报。

    班长道:“好了好了,一会儿多的是时间抄,安静听下面的内容。”

    众人拭泪,赶紧坐回去。

    棉衣部分,邓绿华标清来源,对何素芬和莫惠福表示感谢,士卒们也记住她们的付出。

    再往下到炊事,大家口水不禁流下三千尺,当时吃时没有感觉到它这么美味,听军报上这么一写,肚子忽然咕咕叫,又想吃饭了。

    最后是诗作和问答,读到自己的诗,士卒害羞,听别人的诗文,无限崇拜,感慨文采斐然。

    士卒与徐茂之间的互动问答,由于地方有限,邓绿华尽最大努力缩小字体,又令人足够看清,这样也只能挤下三十个问题,她便在各个类型里都选几个,先登三十道,后面的放在第三期军报。

    经过邓绿华的筛选,最重要、急切的问题摆放在前面,其他类型依次排开,士卒们关心的事情大多能够得到回应。

    士卒们凝神静气,竖起耳朵听,遇到关注的问题赶紧拿纸笔拿自己看懂的字、符号记,宋得雪看到她们这幅神情,心间微动。

    这倒是一个解释军中制度、普及常识的好地方,等日后大业达成,社稷安定,无疑可以倾听民声,为民解惑。

    士卒们忽地发生一声爆笑,互相询问道:“谁提的问题,这点小事也劳烦元帅亲自解答!”

    宋得雪转移视线,看向徐茂的书房。

    是啊,一点平平无奇、看起来毫无必要的小事,徐茂她也耐心回复,得到百姓拥护、平定江山不是理所当然吗?

    宋得雪很有信心。

    *

    丰城,陡峭的山石碎裂,沿道修筑水渠不成问题,慎重起见,吕飞燕封锁娘子山不许人进入,静静等了许多天后,她带领一队士卒进山清理滚落挡道的石头,给劳工开出一条可行走的道路。

    吕飞燕忙碌时,王兴珠没事,代替吕飞燕陪唐折桂说话解闷。

    唐折桂本来因为王兴珠的事情不喜欢她,此时见到她居然真的改过自新,还造出那么威武的家伙,三下五除二解决吕飞燕头疼许久的事情,而自己却跟个残废似的,整日闷在屋子里,她突然心里不是滋味。

    苍天不公啊!

    唐折桂牙痒痒,看王兴珠格外别扭。

    王兴珠可以,那她也行。

    唐折桂不甘落后于王兴珠身后,想起徐茂的交代,让她帮忙盯着春耕,养好伤以后种地。

    实验班的士卒出门插秧去了,唐折桂赶紧让新苗搀扶自己,一瘸一拐地去田地巡视。

    新苗为难道:“娘子,我叫人抬你出去吧,地里太远,小心伤口崩裂,又要花时间重新养。”

    王兴珠也跟着劝,唐折桂不想让她看到自己狼狈的那边,不以为意道:“不妨事的,我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正是下地活动的时候。”

    “唐娘子,那我把担架带上,如果中途走累了,就让我和新苗抬你休息,如何?”王兴珠退让半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