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6/17页)

禁感叹道:“元帅布局精巧,实在令人佩服。”

    唐折桂猛拍脑袋,“那我岂不是前锋?”

    “不对,这回炊事班做了前锋,大破敌军,我们都是能重回阵前对战的。”唐折桂欣喜若狂,蹦起三尺高,话语零碎颠倒。

    徐碧荷按住她的肩膀,“不要高兴太早,事情还没结束,你不若再想一下,元帅为何特地派你押送俘虏过来?”

    唐折桂笑容凝固,这个问题,她真没往深里想,呐呐道:“不是让我休息的吗?”

    “路途总生意外,须得灵活应对,若有援军袭扰,你追是不追?”徐碧荷问道。

    唐折桂微微迟疑,纠结半天说:“未得元帅命令,自是不追的。”

    徐碧荷叹气,“如此抉择,良机既失,悔之晚矣。元帅调你回来,这边肯定要发生事情,只是我们没有元帅的长远目光,现在不知道而已。”

    唐折桂小声啊一下,将信将疑,抬头看着徐碧荷的脸,见她神情认真,不似玩笑,疑声道:“是这样吗?”

    “不信?”徐碧荷挑眉,“我这就帮你写信一封,送至元帅面前,道你欲在丰城养伤,请求停留于此,看元帅是否允诺。”

    唐折桂眉头紧锁,快速摇头说:“临走之前,元帅察看过我的伤口,根本不耽搁日常做事,哪会允准我在丰城养伤!”

    徐碧荷满脸笃信,开口说:“允不允准,是与不是,我们一试便知。”

    她带唐折桂去书房取纸笔,信手写下寥寥几句,内容很简单,大概就是交代唐折桂押送俘虏顺利抵达丰城,想要留下养伤。

    唐折桂接过信纸,徐碧荷在一旁念给她听,信里明显是拿伤势做借口,唐折桂面红耳赤,“这样不好吧?”

    徐碧荷道:“只是揣测元帅意图,就算咱们意会错了,元帅宅心仁厚,不会计较的。”

    唐折桂意动,被徐碧荷说服。

    说不定正如徐碧荷说的那样,一切都在元帅掌控中,可能信还没送到元帅手里,丰城就出现意外状况,她不得不留在这里处理异常。

    信送出去,唐折桂不着急离开,跟徐碧荷和吕飞燕一起修路,俘虏是她送来的,熟悉人,有看管经验,于是唐折桂负责盯着俘虏。

    吕飞燕怕她不熟悉情况,带唐折桂在丰城里转了转,又去采石的地方亲眼看过,事无巨细地交代一遍。

    “元帅性格仁善,咱们作为她麾下的部将士卒,一言一行都关乎外人对元帅的评判,不能肆意妄为,丢了元帅的脸,拖累整个忠义军。”

    吕飞燕在徐碧荷和宋延芳的帮助下迅速上手,知晓诸多人情往来相关,以及处理文书、舆情的暗藏规则。

    所谓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百姓可以从日常小事里感知忠义军整体形象,越是微小的地方,越是要小心。

    “虽说是俘虏,但也不能过多苛待,正常相处。”吕飞燕细声道:“对诚心投降的人,我们要接纳他,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积小成大,相信我们忠义军会在怀宁、延临和丰城占据一席之地,以后亦将在晋州甚至整个天下占据一席之地!”

    唐折桂听得热血澎湃,感叹接人待物里竟然还有这么深的门道,降服敌人不止打打杀杀一条路,还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她转念一想,投降的敌军可以转化成自己人,为己所用,人越多,那她们的胜算岂不是越大?

    唐折桂打起俘虏的主意,看向他们的目光愈发炽热,但她瞧不上手下败将,让她上赶着嘘寒问暖可一点做不到。

    她只能憋在心里,别扭地盯紧俘虏,没折辱、欺负他们已是仁至义尽。

    校尉忐忑,被唐折桂盯得发毛,她板着脸,像尊杀神,总感觉唐折桂早看破他想要逃跑的企图,故意跟在他身后。

    唐折桂如幽灵四处飘动,校尉如芒在背,寻不到出逃时机,被迫歇下心思,在采石毕、吃饭路上悠悠想道:“此处饭食管够,没有挨打受气,不必日夜殚精竭虑,待在这里好像也不错。”

    校尉待了一两日, 很快便感受到这里的特别。

    首先,一日竟有三餐饭食,午间加饭, 这事放在贵人身上不足为奇,但放在普通百姓、士卒甚至俘虏身上就稀奇了, 尤其当下每日能吃到一顿饭算是不错的态势,徐茂何其慷慨。

    其次, 士卒日常训练的场面颇为怪异, 又是站定不动比耐性,又是排列队伍跑来跑去,还有比拼谁先一步爬树登高的, 让人摸不着头脑。

    校尉看不明白, 在观察的同时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默默寻找逃离之机。

    而唐折桂的请求信送到徐茂手里, 徐茂展开一看,喜上眉梢,巴不得她待在丰城里别出来, 免得冷不防给她惊喜。

    徐茂摸下巴思虑半晌, 提笔回信:“外伤易见,内伤难寻,既然身体不适,你且寻个名望高的大夫看诊, 摸脉瞧一瞧,在丰城安心养伤, 不必着急回来。”

    她怕唐折桂执意跑回来, 另外吩咐徐碧荷和吕飞燕看紧唐折桂和同路折返的炊事班士卒,要求找大夫给她们一一摸脉象, 检查内伤,务必健健康康地重回炊事岗位。

    唐折桂她们这批作战凶猛的士卒退至丰城,自己身边应该再没有能征善战的人,阻碍倏地消失,即将迎接结局,登出游戏,徐茂松一口气,对晋州刺史的下次攻袭充满期待。

    徐茂浑身轻松,进展不顺的晋州刺史可不好过,坐卧难安,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攻袭失败,未能拿下徐茂,背负的压力越来越重。

    外面的人不了解徐茂,只听她是女子便掉以轻心,不以为意,同他们最初的想法一样,好像随便派两个人即可解决怀宁变乱,殊不知真正对上此女,才知道杀她多棘手。

    然而那些官吏不知内情,看上去仿佛是他们晋州的官员太无能,一直未能平乱,向他们投来轻蔑的目光,肯定少不了背后嗤笑,出动那样多兵马,抓不住一介女流。

    仅随意想想,脑海里尽是一张张嘲讽的面孔,晋州刺史无比憋屈,焦虑地头发一把一把掉。

    他跟在萧刺史身边干着急,如若被放架在火上烤,最后忍不住了,找萧刺史问道:“萧公,我们劫杀炊事、围困徐茂的计策不成,下一步应当如何是好?”

    着急上火的不止晋州刺史一人,萧刺史的日子同样难过。

    他如今肠子都悔青了,恨自己为什么要答应来晋州,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他们连徐茂麾下烧火做饭的小娘子都打不过,可想而知跟随徐茂上阵的精锐之师那么强悍。

    现在所有人指望着他,骑虎难下,萧刺史脊背浸出冷汗,表面镇定自若,实际急得团团转,嘴角燎泡。

    萧刺史沉思良久,眼里闪过决绝,“既然围困一招不行,那只有正面应敌了,我们人多势众,一千人拿不下她,我不信一万人也杀不了她,绝不能放任忠义军壮大,成为朝廷难以铲除的祸患!”

    “萧公所言在理。”

    语毕,晋州刺史不由叹息,为今之计唯有以人数取胜,足以证明铲除徐茂的麻烦,祸患已成,哪需要他们特意戒备。

    无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