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2/17页)
醒道:“一旦晋州失守,江州危矣,荣炳天神教传说天下大乱之言即成,萧公可能安坐?”
刺史搁笔,小心拿起这张纸,轻轻吹气,风干墨迹,折叠起来塞进信封,火漆封缄,传唤心腹快马加鞭,速送急信。
江州刺史收到信已是好几日过去,他再过一些年头就能致仕,有心明哲保身,不掺和进去蹚浑水,可晋州刺史心思精妙,算到他的想法,结尾处的话语看似点明他们正处危境,劝说派兵支援,实是威胁。
“这老奸巨猾的狐狸崽子,算计到我头上了。”江州刺史放下信,禁不住摇头。
幕僚道:“刺史,我瞧曾刺史所言有理,徐茂的名声我也隐约在流民中间听到过一些,百姓对她只有夸赞,没有痛恨的。”
“徐茂起事初,虽有装神弄鬼之嫌,不过她一反常态,极力撇清,未以神教聚集信徒,与荣炳不是一路人。”
荣炳的天神教扩张虽快,看起来好像威胁十足,但以教义约束人,没有一套成熟的章法策略,发展到后期,荣炳想要登基称帝的时候就是弊端、自取灭亡之时。
教义与皇权冲突,必定争端不休,它的最终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而徐茂前期以神迹吸纳怀宁民众,博取信任,并懂得点到为止,不走发展神教的路子,仅仅这一步,显现出徐茂的高瞻远瞩、目光长远,便要令人警惕了。
纵使万人混战,争夺一个位置,真正的敌手往往只在两三人之间,徐茂有跻身前列的潜质。
“而且徐茂部下士卒日常出行井然有序,素来威严,进出城池秋毫无犯,纪律严明,能将普通百姓在极短的时日内练成这般模样,可见不是什么泛泛之辈,须得提高警惕。”
“曾刺史所言不无道理,徐茂拿下晋州,或许只是时日长短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扼杀,放任她发展壮大,晋州沦陷,那我们江州也危险了。”幕僚分析完,给出建议:“属下认为应当全力支援晋州,并同周围州县联手,共同围剿徐茂,绝不能掉以轻心,任其成长。”
萧刺史捻捻胡须,沉思良久。
“你说得对,徐茂能以女子之身在怀宁站稳脚跟,已是不凡,宁可错杀,不可放过,速速为我取来笔墨纸砚,我亲自写信帮忙劝说其他州县官员。”
萧刺史为求稳妥,答应调兵支援晋州,他不想在致仕的最后关头横生枝节,落下恶名。
有江州刺史出马,其他地方的官员都卖他面子,除了一些自顾不暇的州县,江州周围地方的官员纷纷表明愿意调兵驰援,围剿势成。
此时,徐茂还不知道官府这边的动作,正率领她的忠义军追击那支临阵逃脱的队伍。
由于他们是溃逃,天南地北,四处乱跑,徐茂只得兵分四路,自己带两三个班往东边的官道追去,这个方向容易撞上朝廷官兵,故而她选择向东行,其余人各自分配方向追击。
唐折桂是炊事班的班长,保障后勤,同大家商定跟随的队伍,她负责为徐茂运送食物和水。
徐茂一路顺遂,没有遇到袭击,半道上,挑选一个容易埋伏的地方漫不经心地转悠,等候晋州刺史突袭。
这边儿晋州刺史得到萧刺史的全力支援,其余人也答应联合围剿,本是好消息,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内部又出现问题。
人一多就有矛盾,招惹麻烦,答应联合是一回事,具体怎么围剿便是另一回事,谁领头坐镇,指挥全军,选择怎样的策略,如何前去剿杀徐茂等等,这都是问题。
按资历排辈,晋州刺史没这个总指挥的资格,大家都是看在江州刺史的面子上才答应调兵的。
但主场在晋州,其他地方都是支援,传消息都要花费好几日时间,等前方战报从晋州传到江州,黄花菜都凉了。
江州刺史表示愿意听从晋州刺史指挥,然而其他官员没他那么好说话,自恃身份,阴阳怪气晋州刺史。
万一围剿失败,事后责任算谁的?
话里话外流露出不信任的意思,大部分官员,尤其和他同品级、年纪比他大的官员不服管。
为这个问题,各方争执不下,竟然拖了两三日还没有争出结果。
来来回回折腾,晋州刺史忙得焦头烂额,结果僵持在这种关节。
“万一失败,责任归谁?”晋州刺史冷哼一声,用尖锐难听的声音说:“失败,咱们谁也别想活,徐茂根本不会放过我们,哪里轮得到他在这里掰扯责任。”
越想胸口越是憋闷,他放下信纸,发好大一通脾气,拍案怒道:“也不看看都什么时候了,徐茂即将攻进我晋州府衙,他们还在这点小事上揪着不放,我看,他们分明是不想调兵的托辞!”
“刺史莫急,不如这样,请萧刺史前来晋州坐镇,如此他们便无话可说了。”长史见他急躁难安,上前安抚,帮忙出主意。
晋州刺史知道当务之急是拿出策略安定人心,统一调度安排,早日铲除徐茂这个祸患。
他将怒火强行压下去,揉了揉眉心,苦恼地摇头说:“萧刺史能答应支援,看中的是尽快平息此事,免得徐茂盯上江州,牵连到他。如若他来晋州坐镇指挥,一招不慎,便是引火烧身,哪会愿意?”
长史道:“刺史糊涂啊, 萧刺史答应支援的时候就已经蹚了浑水,愿不愿意的,左右他都身处局中, 刺史您资历浅,众人不服, 调动不了兵马,致使围剿失败, 徐茂朝江州进发, 一切不是回到原点,白费工夫了吗?萧刺史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晋州刺史一拍脑袋,两眼放光, 原本束手无策的事情霍地迎刃而解。
是啊, 他怎么没想到这茬儿, 萧刺史来晋州接手大局, 自己也不用担负责任了!
“正是这个道理。”晋州刺史眉头舒展,忧虑一扫而空,心情舒缓。
说做就做, 时间紧迫, 晋州刺史毫无压力地放下身段,腆着脸继续给江州刺史写信,道明缘由,请求萧老亲临晋州。
萧刺史收到信眉峰隆起, 犹疑半天。
信中字句行间流露出推脱责任的意味,说什么年纪轻, 资历浅, 其他地方的官员不听调令,托辞一箩筐, 总之只有一个目的,让他这个江州刺史全权接手晋州的烂摊子。
关键是这晋州刺史曾二郎掐准他的命脉,晋、江二州命运相连,作为江州主事人,他不得不关注晋州安危,时刻忧心局势变动,全力以赴。
“这些滑头,聪明劲儿都用在官场倾轧上了,镇压民乱、真正做事的时候不见得这般精明。”萧刺史将信折好放回去,曾二郎的心思在他面前无处遁形,他看得清清楚楚,偏偏无法拒绝。
萧刺史丢开信,安排别驾、长史等官吏暂领职务,处理江州日常事务,紧急大事用快马传禀,另吩咐手下幕僚立即准备,带上兵马粮草驰援晋州。
兵马急行,几日路程,萧刺史匆匆赶至晋州解救曾二郎危困。
有萧公坐镇指挥,其余官吏不好再多说,依照先前商量约定的模样,派遣人马,调度权尽数交到萧刺史手里。
等他们这么折腾完,徐茂已经抓好几十个俘虏,她全都送到丰城做劳动力,帮忙修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