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16/17页)


    “这箱子里存放的都是丑娘的日录?”王兴珠惊诧,她以为可能就是随笔写下的寥寥几句,再多一些,估计有一本书的样子,谁知金非玉如此阵仗,她大为震惊。

    金非玉理所当然地点头,“是啊,毕竟这么多年,丑娘天天写,都不停歇的。”

    王兴珠深深吸气,她忽然想起徐茂的要求,每日写记录,以后,以月为期,按时汇报。

    当时不解其意,她现在见过丑娘的大箱子,总算明白元帅的苦心了。

    箱子打开,里面摆放整齐的纸张垒高,王兴珠蹲下,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纸,定睛一看,最上面简略几笔带过日程,紧接着就在介绍伪玉制法。

    王兴珠瞪大眼睛,“伪玉?”

    金非玉凑近看了看,解释道:“伪玉质地透明,富有光泽,颇受追捧,不过通常用以丧葬,本是死人用的,部分人家治丧,买不上玉衣,又想撑场面,故而择选跟玉相仿的物件,故而出现伪玉。”

    王兴珠感兴趣,说道:“类玉?那何不做成杯盏,晶莹剔透的,漂亮极了,买的人肯定多。”

    金非玉摇头说:“制作它需要一种特别的土,延临难寻,只能由胡商帮忙携带,算算本利,用以丧事还行,毕竟是生死大事,慷慨大方些更显孝心,而杯盏的话不太划算,比不上陶瓷。”

    “我家倒是拿它点缀过牌匾,不过你应当听说过,全叫贼人窃走了。”金非玉歪头想其他用途,忽然记起这件事,登时咬牙切齿,目露凶光。

    她现在仍觉愤愤不平,丑娘辛辛苦苦烧出来的东西被猖獗盗贼偷去,贼人找不到便罢,那些彩玉也下落不明。

    王兴珠小声吸气,一下有了印象,原来被人误当金玉窃走的东西就是它,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丑娘真是厉害。

    她再低头翻看其他日录,金家大起大落频繁,丑娘总有白手起家、化险为夷的本事,接触的人物行事多,经过她广泛收集、核实、,各种新奇冷僻的技艺、行商要旨皆存于当前这个平平无奇的箱子里,王兴珠背后生出一层冷汗,肃然起敬。

    “非玉,丑娘的日录太珍贵了,你不怕我偷窃泄露吗?”王兴珠声音微微发颤,她明白眼前这些东西多么重要,几乎是金家的立身之本。

    金非玉喟叹一声,轻声道:“我守着现在这份家业足够了。丑娘临终前对我说,她希望有朝一日,日录里的技艺不仅仅是赚得铜钱,而是真正造福于民,令大家过得更好。”

    她转头看向王兴珠,认真肃穆,“忠义军的事迹传遍延临,进城既不凌虐手无寸铁的百姓,绝无肆意烧杀抢掠、滋事扰民之举,又纪律严明,队伍行进井然有序,军容风纪整肃。”

    “此外,徐元帅催使当地豪门富户施粥行善,救急扶伤,又在丰城平整道路,修筑河工,以工代赈,稳定大家的生活,桩桩件件,大家都看在眼里。”

    “忠义军是一支真心护卫民众的队伍,我想,你们或许可以帮我实现丑娘的遗愿。”

    即使王兴珠没有登门造访,她也打算去忠义军中走一趟的,今日是赶巧了。

    王兴珠心跳如鼓点激烈,万分震撼,黑白分明的眼睛倒映着金非玉的身影,她手指微动,身体颤.栗不止。

    良久,王兴珠才坚定道:“我会的!”

    金非玉安排王兴珠住下,王兴珠找她借了纸笔,坐在桌案前,屏住呼吸,沉思片刻组织言语,缓缓落笔道:“元帅,我已抵达延临金宅,受旧友金非玉相助,暂时安顿,元帅勿忧……”

    她将丑娘的日录写进信中,简述伪玉,询问徐茂意见,如果徐茂需要的话,金非玉会将日录送至晋州刺史府。

    王兴珠又絮絮叨叨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忍不住叹句元帅不易,忽然接纳众多士卒,分田分地,奖赏大家,自己手里却没有留多少银钱,她决心省吃俭用,缓解当前缺钱的窘况,共同渡过难关。

    王兴珠清点自己手上剩余的银两,尽数还回去,最后收尾:“兴珠叩禀。”

    信笺并着银钱,王兴珠一同交给负责传信的士卒,请她帮忙跑一趟,静候徐茂的回复。

    徐茂送走王兴珠她们,坐等传出她缺钱缺疯了的风言风语,她好暗中再添一把火,增强大众对她的负面印象。

    这天,她收到王兴珠的信,好心情地展开一看,愣时傻眼,脸上笑容瞬间消失,蓦地弹起,坐正身体。

    什么叫做省吃俭用,共渡难关!

    徐茂急了,赶紧回信,澄清自己手头并不缺钱,严厉要求王兴珠收下这笔钱,否则比试不公,影响何素芬和林舒娘,命令她合理分配资金,不要胡思乱想,专心完成任务为先。

    回完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去,徐茂觉得不保险。

    万一何素芬和林舒娘也来一出这样的戏码,她们三人商量好不用钱怎么办?

    徐茂背着手走来走去,顺藤摸瓜,从根源入手,王兴珠为什么突然转变想法,认为她缺钱?

    王兴珠在信中提到,因为晋州和江州那些主动投降的士卒,多一个人,多一张嘴,多一双筷子,多一个人的工资,这么大一笔钱,不是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

    人太多,要降本增效。

    徐茂眼光微亮,“裁员!”

    大量裁撤军中士卒,既缓解王兴珠的忧虑,又能有效避免军力增强,后续攻城时捷报连连。

    这么看,留着这么多人,确实危险,王兴珠刚好提醒她,及时处理眼前的隐患。

    徐茂立马着手安排裁员的事情,命各班班长集合,紧急召开会议,宣布道:“我们刚刚拿下晋州和江州,正是站稳脚跟的关键时刻,不能沉浸在短暂的胜利里,更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们。”

    各班长立即支起耳朵,全神贯注。

    徐茂道:“虽说此次取胜是守卫主动开门投降,但毕竟其中一部分人并非出自本愿,而是迫于形势而为之,前面我该奖赏的,也奖赏了,如今是时候清理我们的队伍,重新编整全军,以便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班长们惊诧,听徐茂话里的意思,貌似要裁减人员,不过她们经历过文武比试,未通过的士卒直接收拾包袱回家,别人希望士卒越多越好,而徐茂则是求精求优,理解徐茂的做法。

    何况她们勤勤恳恳地训练,千辛万苦通过比试,才顺利留在忠义军中,而这些降兵降将仅仅开个门,便轻轻松松享受和她们相同的待遇,两相对比,虽然明白此乃安抚人心之策,只是她们心里实难平衡。

    听闻徐茂要清理队伍,大家很快接受,积极问道:“……元帅,那我们该怎么做?”

    徐茂交代道:“稍后我会向大家宣布消息, 想要回家的人可以领取一笔盘缠离开,你们辛苦一点,分工合作, 负责打探这些士卒们的情况,登记有心离开人员的名字, 收集出一份名单给我。”

    “名单确认后,我会准备好银两, 待他们拿了钱, 摁过手印,从此与我忠义军再无瓜葛,剩余留下的人你们要做好记录, 重新汇编全军士卒名册。”

    “记住,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们一定要跟这些降将们讲清楚咱们忠义军的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