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90-100(第12/19页)

道,精通他们的语言,由她乔装打扮后带人混进临州宜京,进行打探。

    宜京城里也分了派系,彻西仆麾下不仅有族人军队,也有汉人军队。

    裴长秀和胡宴等人装扮成商贩,进入宜京。城内防守森严,到处都是胡人士兵巡逻的身影。

    他们使钱银打听,探听到掌管汉人军队的将领王家兄弟跟胡人时有摩擦,便动脑筋进献珠宝策反。

    几经周旋,兄弟俩被说动,愿意与他们里应外合夺取临州。

    州内的驻军布局被王志雄泄露出来,裴长秀拿着那份布局图差徐昭他们派人打探,结果大部分城防都是符合的。

    不仅如此,还有胡人的粮草存放地,一一吻合。

    于是沈乾敏带兵先攻临州防守最薄弱的甘都吸引敌军。

    此举果然引得州府紧张,得知甘都被袭,匆匆派兵过去抵御。

    紧接着徐昭和裴长秀等人挥军进攻庆扬,声东击西打得胡人军队措手不及。

    庆扬紧邻会中,那里存放着胡人的粮草,重兵把守,至关重要。

    徐昭等人用火药轰炸猛攻,驻扎在庆扬的四千多胡人官兵招架不住,于下午城破逃亡。

    那些粮草被胡人一把火烧掉,裴长秀率兵攻进城后忙抢了些回来,尽管大部分被烧毁,好歹捡了些便宜。

    当庆扬被攻占的消息传到宜京州府后,彻西仆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对劲。

    州府里连夜清查,王家兄弟见事态不对,先下手为强反了。

    一时间,宜京城里血腥杀戮,惨不忍睹。

    也在这时,沈乾敏带精锐骑兵快马加鞭奔赴宜京,庆扬那边的徐昭等人也匆匆赶过去救援。

    王家兄弟领兵血战拖延了整整一日,总算等到了一道地动山摇的轰炸声。

    黑夜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城门口火光冲天。浓烈的硫磺味飘进城中,呛得人窒息。

    喊杀声震耳欲聋,血战的王志雄扭头看向远处灼热燃烧的火光,知道他们等来了希望。

    冲杀进城的将士们用竹筒火药开路,大大小小的爆破声响彻天际,惊得城中平民四散逃离。

    古老的城池俯视人间一场又一场战乱,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诞生,就从一枚枚□□开始。

    混乱的哭喊声,惨烈的哀嚎声,受惊的马儿嘶鸣声,时不时的爆破声……各种声音混杂到一起,与燃烧的火光交织成一幅人间炼狱图。

    屠杀持续到翌日下午,彻西仆迫不得已带兵逃亡,前往淮州。大量胡人百姓出逃,他们犹如无头苍蝇乱窜,只想活命。

    现下天气炎热,那些尸体需要及时处理,全部运送出去焚烧。

    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官兵来说,来到中原已经杀得麻木了。他们不会对生命产生怜悯,因为他们也曾经遭受过蹂躏。

    那种深入到骨子里的痛恨是许多年都不会被磨灭的,就像近代曾经遭受侵略的国人那般,铭记历史。

    彻西仆逃到淮州的消息传至陈皎那里,她站在城楼上眺望一望无际的平原。宋青站在身后,陈皎道:“这地方甚好,沃野千里,比那许州更甚。”

    宋青回道:“末将的家乡在中州,那边的土地比这边还要好。”

    陈皎挑眉,“可是想家了?”

    宋青:“末将此生甚幸,当初如丧家犬一般南逃,而今重回,托九娘子的福,带我们回到故乡。”

    陈皎:“你们的故乡我很喜欢,能种好多好多的庄稼。”

    宋青笑了起来,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女郎极具人格魅力。稳定的情绪,高瞻远瞩的眼光,超强的执行力,完全跳脱了刻板的性别束缚,让人不由 自主注目臣服。

    跟着她,一步步,能完成他们的理想。

    宋青是折服的,丝毫未觉得折服于一个女人有辱尊严,事实上他们这群老爷们都很佩服陈九娘。

    这一路而来,他们跟着她冒着风雨前行。她一直打头阵,从未有过退缩,只为共同的信念去拼搏。

    那种并肩而行的复杂情感难以叙说,它绝非男女之情,因为会亵渎。它类似于战友一般,比上下级更多了一份信服的团结。

    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是陈皎亲上战场的目的,要把他们聚拢到手里,成为她登高的基石。

    彻西仆逃到淮州后,临州各郡的胡人百姓跟着出逃,因为不逃跑就会被屠杀。

    见识过这帮南方士兵的勇猛,彻西仆派人前往梁州求助,请求发兵支援。

    夏日炎炎,临州十四郡陆续收入囊中,捷报再次传向南方。而昌定那边荒芜的田地大部分已经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

    些许逃难过来的中原百姓为求安稳,也前往府衙登记户籍,领取田地。

    因着年年战乱,人口成为稀缺物,只要是汉人,有劳力,总能领得大量田地。

    不过也要留些下来,除了给百姓的自耕地外,还有公家地。公家地需要租种,随时会回收,因为要留给后续从南方返乡来的百姓。

    在裴长秀他们清理临州期间,陈皎曾亲自回昌定考察过方孝宣他们的政绩。

    大体上还是满意的,至少把秩序给维持起来了。

    只要这边安稳,百姓就不会到处逃亡;只要不逃亡,田地就不会荒芜;田地不荒芜,大家才有口粮维持生计,朝廷日后才有税收维持国家机器运转,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陈皎头戴帷帽遮阳,背着手走在平坦的官道上,周边皆是绿意盎然。清风拂过,绿油油的小麦地随风弯腰起伏。

    这是从南方送来的种子,在北方落地生根。

    马春瞧得乍舌,说道:“难怪天下英豪都要逐鹿中原,这般平坦的沃野,哪里像咱们南方到处都是丘陵大山,就算是乱种,都有得吃。”

    陈皎失笑,“天下粮仓,名不虚传,是吗?”

    马春点头,“以前不明白那些男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要逐鹿中原,现在奴婢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么大的庄稼地,谁见着了不眼红?”

    陈皎:“这倒是大实话,民以食为天,我亦见着这边的土地就走不动了。”

    马春笑了起来,“待中原打下来,定要让阿娘来这边看一看,涨涨见识。”

    陈皎接茬儿道:“我也要让阿娘看看中原的粮仓,开开眼界。”

    昌定这边陆续走上正轨,新城那边也未落下。

    崔珏派过来两批文官,共计一百多人。

    之前南方考核下来的筹备人才得到了发挥,不少人都愿意过来,因为中原是政治文化中心,日后迟早都会以这边为重。

    他们先过来站稳脚跟,为以后的前程打下基础。

    待这边的秩序大体上维持稳定后,方孝宣一行人又前往郦州,就像当初扶持闵州那般一点点把政令落实。

    陈皎还挺欣赏他的才干,他也算一路走过来的老部下了,用起来顺手。

    夏日接近尾声时,裴长秀等人挥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