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140-150(第13/14页)
们去收拾,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付鸿民真要当汉奸,她也管不了。
如此自我开解一番,到了第二天,春妮要再去港城的消息传开,闻讯而来的女老师差点将她那间小套房塞爆。
倭国人的封锁一年比一年严苛,海城的商场里,很多外国货,包括外国药开始消失踪影。
这两个月,但凡去海城,或是随便到哪出工差的员工,都被拜托过带这带那。但女人们嘛,总有些不方便让那些大男人带的东西,这不一听说春妮要再去港城,宁愿花一毛钱搭电车,也要跑来找她帮忙。
去港城的票还没买好,先被塞来满怀满谷的请托,春妮又是分类,又是统计,忙得直到上船之后,都没再起起付鸿民和双城政府的那一摊子糟心事。
这次去港城,主要是春妮要送李铁柱去港城帮忙。这多半年时间,除了王国柱,校长又陆续送了不少人去港城帮助拓展当地业务。数月以来,业务发展的是不错,但港城□□多,他们又不是本地人,经常会有些小混混盯上他们来找麻烦。
虽说这些人成不了大气候,但苍蝇多了,总是招人厌烦。
这次校长便把李铁柱和几个保安队的骨干成员派到了港城,去解决这类问题,等暑假结束后,他们再返回学校上学。
原本校长心疼春妮小小年纪整天在外奔波,这几个月不是在双城,就是去了东海省没个消停。结果这姑娘天生劳累命,好不容易轻闲几天,又惦记起了付鸿民的钱包。
校长只是很多事睁只眼闭只眼,他心里很清楚,春妮做事的路子太野,要是照她的想法去对付付鸿民,说不定姓付的什么时候跟山下友幸一样,说没就没了。姓付的到底是曾经的政府大员,身上担着干系,可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这样的话,还不如让她跟着到港城去镇场子呢,这才有了春妮临时加塞的港城行。
想到将要去港城跟弟弟团聚,春妮早将付鸿民的事抛到了脑后。
这次他们仍然坐的江南轮船公司的船,江南轮船公司没有特快直航的轮船,但也不比太古慢多少,五天后,一行数人平安抵达港城。
来之前春妮先跟港城通了个气儿,约定这次来港口迎接春妮的,是王国柱的妻子孝姑,夏生也跟了过来。
本来到港城这么多回,几个人熟门熟路的,不用去接。
但孝姑到港城后,王国柱租了个大些的房子,已经不住办公室了。他们抵达的时间又在傍晚,王国柱怕他们找不到地方,还是坚持让孝姑来接人了。
春妮早听经常往来港城的同事们说,孝姑到了港城之后,经常到公司帮忙,她看见公司单身的同事多,主动做饭给他们吃,还帮他们洗衣服。
学校知道后,单独给孝姑开了一份工钱。虽然只是其他员工的一半,但这个时候,女人想找工作,只能去有钱人家里住家做女佣,时间的灵活性肯定比不上在公司上班。
老是从其他人口中听说孝姑的事,春妮没想到,她竟是挺着个大肚子来接的人。
唬得她连忙伸手托住她:“怀了孕还乱跑什么?让王国柱来接啊。”
跟一年多前比,孝姑简直大变了个样。也看得出来,王国柱父母都是厚道人,她至少长了二十厘米,嘴唇红润,人也没有那么黑了。
长开了的孝姑站在那咧嘴一笑,灿烂极了:“我
当家的去要帐不在,我反正没事,就来了。我听说是顾老师要来,怎么也要亲自迎接你一回,你可是我的大恩人。”
春妮笑:“那时候没瞧出来,你这么会说话。”
孝姑笑道:“那时候刚跑出来,心里怕得很,就怕说错一句话,又要被卖了。幸好我运气好,碰到的都是好人。”
一年前的事,现在仿佛还历历在望。
春妮问她:“你的那些姐妹呢?她们去哪了?”
第150章 150 甩手
“有几个返咗老家, 还有一些在羊城找到了事做。”孝姑犹豫了一下:“我妹妹还有几个姐妹在羊城没找到事做,现在跟着我和国柱住在一起,靠做些手工业赚钱。”
见春妮没说话, 她慌忙又说:“我让她们几个合住在仓库里, 不占地方的。”
春妮怔了怔,想起来因为现在时常有海城同事来港城出差,为了方便招待南下的同事,也为了看守货物,王国柱是以公司名义租的房子。
为此,他四月份还专门打了份电报过来,说自己现在兼任了库管, 想让工厂给涨工资。
不是什么大事,要不是看孝姑神色不对, 她也不会想起来。
安慰了孝姑两句,春妮又问夏生:“港城好不好玩?”
这小子不知每天在哪里拱,一身皮肤晒得黑里透红,这要是在晚上, 没路灯只怕都找不到他这人。
夏生就露出有些纠结的神色:“好玩,又不好玩。”
“怎么?”
“港城太无聊了, 城又小又破。也就是那朱湾那片海——”他突然住嘴,忐忑不安地盯着春妮看了会儿。
春妮一看就知道他无非是怕自己跟其他家长一样,知道他在偷偷嬉水, 怕她骂他。
但春妮岂是那一般家长?她完全没有自家孩子,最好一辈子平平安安, 什么事都不要出,什么险都不要冒的想法,这个年代, 孩子养皮一点,多一点保命技能没什么不好。
听完她只吩咐了一句:“每次去海边,不要一个人,不要去地况复杂的地方。还有,我教你的功夫,有天天在练吗?”
夏生顿时笑得咧开一口白牙:“当然了,要不,姐你回去跟我打一场?”
王国柱租的房子同样在格罗妮海港附近,离丰海大厦不过一条街。
春妮拒绝了孝姑打车的提议,几个人说着话,吹着徐徐拂脸的海风,沿着港口新修好的水泥路,走回了他们现在的住处。
跟一年多前相比,港城街道除了又多了点人和搭建了几条街的窝棚,没有什么不同。格罗妮海港在一堆破烂中鹤立鸡群,仍然是海岸线一带最好的建筑物。
实话说,看到这样的建筑物,就是春妮也信了一秒,来之前秦伟跟她说的,英国人可能会收缩战线,放弃港城的这个猜测。在她的印象里,港城在后世似乎繁华了一段时间,但看这情况,港城的春天还没到嘛。
自从英国本土燃起战火之后,类似的,英国会放弃港城,放弃印度的猜测一直甚嚣尘上,为此,校长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扩大港城分公司的规模。
但过去的这半年来,来自新加坡和马来的订单源源不绝,虽说没有海城的多,但整个冬天,玩具厂那些做竹席的工人都有活做。失去了东南亚市场,玩具厂实际又没有那么多订单可养活那些工人,他们就只能去找别的工作。
可现在海城哪有那么多工作做?
所以,哪怕是为了让工人能够有口饭吃,港城的这个分公司也必须继续存在下去。
几人说说笑笑到了地方,孝姑抢先一步进屋叫人:“慈姑,丫姑,快出来帮顾老师提行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