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形婚第五年付之幸商陆》 10-20(第5/17页)
其实,话说出去后付之幸也有点后悔,她本就不富裕,可她也不想让大家的期望落空。
这天中午她没有午休,旋转餐厅的费用太高了,她一直在搜索她可以支付得起的、小型团建好去处,直到她刷到了门卫孙阿叔的朋友圈。
孙阿叔总是转发一个农场的视频号,农场叫木朗农场,据说他的艾草就是在这个农场摘的。她点进去一看,这农场竟然还接团建活动。
农场视频没有太多拍摄技巧,手法朴素真实,展现出来的果园、菜地、动物,以及农场里的农民,无一不在透露着浓浓的自然风情。
最新一期的视频里,一个带着草帽的农民阿姨踩着梯子,从芒果树上摘下一个绿色的大青芒,用带着客家话的口音说:“芒果成熟啦!来木朗农场摘芒果呀!”
和蔼可亲的阿姨,倒是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北方农村老家,自己的父母、亲戚,以及那一望无尽的麦田和玉米地……
她咨询了价格,没想到比预料中还要便宜。
就是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从105层旋转餐厅变成一个偏僻的农场,大家会接受吗?
她怀着忐忑的心,将农场的视频发到小群里,蔡春婷第一个回应她:“哇!好独特的农场!好漂亮!”
其他人也跟着回复:“农场真好看!”
“菜地里种的是什么?生菜吗!”霍奇说。
“小羊羔的肉最好吃了!你看这只黑羊,发量真带劲儿!”王勇发了一张自己要秃头的照片。
“木朗农场的端午活动,有包粽子的环节!”蔡春婷兴致勃勃的在群里回应,“我最喜欢咸蛋黄粽了!”
“豆沙粽才是YYDS好不好?”王勇不满。
“甜粽子好怪异啊!”
“咸鸭蛋粽子才怪异呢!”
蔡春婷和王勇在小群里发表情包斗图。
付之幸松了口气,坐在旁边的蔡春婷放下手机,拿出一块小蛋糕放在她的桌子上,说:“阿辛,去农场的费用,我和你一人一半。”
蔡春婷是这个项目的第二负责人,她看到了付之幸的用心,除了帮付之幸分担这次的费用外,她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阿May也走了过来,“我去农场是我的事,没有穷到让你掏钱的地步。”
王勇走到付之幸对面工位,他长得高又壮,拍拍胸脯:“付妹子,咱老员工不能逮着你这个新人薅羊毛,不仗义。我和其他人说好了,这次去农场我们AA。”
霍奇也说:“是啊付之幸,等你以后拿了奖金再说吧。”
付之幸按着鼠标的手僵住。
她有滚热的感动在眼睛里转悠,忍了忍,说:“好,那我们一起去农场过端午!”
她定了那个农场,自己悄悄地付了所有的钱。
这件让她头痛的事就这样尘埃落定,像这样的事情在后面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感动的,落寞的,失望的,愤怒的,无力的,犹如黑暗中的潮汐,一浪又一浪。
端午那天,付之幸带上了罗珠一起去农场。
她向门卫孙阿叔打了招呼,说自己要和同事去木朗农场玩,孙阿叔立马找了老李头给他替班,他从小区的露天车棚骑出来一辆电动三轮车,戴了一顶草帽,拍拍后车座:
“阿辛,阿猪,上车!”
付之幸和罗珠坐在电动三轮车的后面,抓着车子两边的扶手,迎着花城六月的风,跟着孙阿叔一路风驰电掣,几公里的距离,半小时便到了木朗农场。
木朗农场在一个村里,水泥路两边高大的象草后面有三十多亩地,都属于木朗农场。孙阿叔的房子拆迁后,他住不惯楼房,便搬到了这个村,发现了木朗农场。
农场里除了年轻的经营者和园长外,便都是这里的农民,负责打理菜园和动物喂养。
推开木朗农场的木制大门,便看到四五片被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菜地,菜地前面有个茶棚,茶棚前有个小池塘,蔡春婷、阿May正在池塘边看小鸭子。
听到有人来的动静,茶棚里的阿姨对着门口的孙阿叔大喊一声:“老孙!带孩子们来喝茶!”
孙阿叔见到熟人,带着付之幸和罗珠去了茶棚。
一行人穿过蝴蝶飞舞的菜地,经过两只黄色小土狗的狗窝和一棵粗壮的果树,和春婷、阿May汇合,一起和农场的农民喝茶、聊天。
这种氛围十分特殊,不同于钢筋铁骨的水泥大厦,没有54层的高度和时刻运行的电梯,一切都落在地上,扎进土里。
风一吹,风铃一响,树叶摇晃,让人心情愉悦。
第14章 落水
孙阿叔喝了几口茶就下地干活,他刚把一块地开荒,活儿很多。
蔡春婷看到四处张望的罗珠,笑眯眯的去打招呼,罗珠自来熟,一会儿便和大家称兄道弟。
陈阿姨煲了一锅海带绿豆排骨汤分给大家喝,罗珠见蔡春婷喝的那么欢,问:“你是花城人?”
“是哒。”
“怪不得呢,这绿豆和海带排骨一起炖肉汤,北方人会觉得奇怪。”
“你是北方哪里的哇?”蔡春婷问。
“我啊,京城人,幸宝是鲁南人。”罗珠又看向阿May,“May姐是哪里人?”
“魔都人。”
“哦!魔都人啊,怪不得说话夹英文呢!”
罗珠表面这样说着,暗地里已经对阿May翻了好几个白眼,她悄悄地对付之幸说:“阿May这人吧,有点装。”
“嘘。”付之幸比了个手势,问春婷:“勇哥他们呢?”
“他们来得早,爬了树屋,喂了奶牛,摘了桑葚和芒果,现在在后面的会客厅和小静园长聊天呢。”
付之幸和罗珠穿过花园去了会客厅,说是厅其实就是一个室外茶水室。
小静园长三十多岁,穿着灰蓝色碎花裙,用木簪子挽着头发,素面朝天,拿着一把蒲扇,正和几个组员聊天。
两人简单的和小静园长打了招呼,入座。一群见惯了钢筋水泥的年轻人对农场十分好奇,拉着小静园长一直聊她的价值观。
聊着聊着,王勇看着远处大草坪上的奶牛,问:“草坪后面那一大片被支起来的高网是做什么的?也是你们的场地吗?”
小静园长用蒲扇指着那片高网,说:“不属于农场,那边是个马场,占地面积比农场还大。”
“等下次我们申请了团建经费,我们也去那马场骑马!”王勇说。
“这可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小静园长喝口茶,“不是会员不让进,而且马场的老板脾气古怪,我之前想牵一匹马放农场养呢,结果等了三天都没见到马场老板一面。”
“那马场老板怎么盈利?”付之幸好奇。
“收会员费,之前我问过一次,费用很高,会员居然还不少。哪像我们农场,随时要倒闭喽!等什么时候要倒闭了,我就去求那古怪的马场老板帮忙渡过难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