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 249-266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卫家女》 249-266(第15/38页)



    熹微晨光中,离她们咫尺之遥就是南吴皇宫,不算巍峨,也是雕梁画栋的洒金之地,高高的龙座空荡荡,没人想去看看。

    ……

    长江以南,太湖西北,牵引金陵与苏州两地,在唐时常州已有了远胜东晋时的繁华,从安史之乱到唐末,数个世家南迁之时都看中了此地。

    比如原居豫章的胡氏。

    也有随杨氏建南唐而起的新兴望族。

    比如已在南吴四代为官的张家,

    跟脚不同,各世家之间也有龃龉,晒宝斗富之事屡见不鲜,大体还是相安。

    也因为上面各位主家温善宽厚,桑皮一家才能安安稳稳做个佃户,年景好些一年可以吃几斤新米,前几年丝还值钱的时候他替主家守桑林,还能多得几斤陈米,这几年桑林全被砍了,连管事们穿的都是北面来的棉衣,据说江边私卖来的棉布便宜,他也想买些,可主家在上,他们谁敢和郎君们一样穿棉?麻衣又不是穿不得。

    桑皮是个知足的。

    要说还有什么是不足的,就是他没儿子。

    这是极要紧的大事儿。

    今年要是能多攒几十斤粮食,他就能再买个女人回来,买个一年,看看能不能生个儿子出来。

    原本是不必这么麻烦的,据说前面那些的佃户之间互相典妻主家是不管的,可他屋里的那婆子被管事看上了,生不出儿子的婊子还挺勾人,那管事隔个十天半月是要来寻的。

    生儿子啊,生儿子。

    主家从去年开始招人护院,给钱给粮,据说还赏过酒肉,那得是什么日子?他要是跟孙麻似的有六七个儿子,送去三四个,也能匀块肉,喝口酒。

    薅了一把杂草,从水田里直起腰,桑皮的眼睛止不住在那些妇人的腰臀上打转儿。

    得找个能生儿子的。

    到时候送进主家……

    “阿爹,阿娘让我来送饭。”

    桑皮转身看着刚十岁的小丫头,他生了三个赔钱的,前两个都卖了,最后这个他咬咬牙留着,将来还能给儿子换婆子回来。

    “阿爹,阿娘说天热了,让你多喝水。”

    小丫头从手臂上解下水罐递给桑皮。

    桑皮看了看她那干瘦的脸,往田埂上吐了口唾沫:“你娘怎么还不出来拔草?跑哪鬼混去了?”

    小丫头还举着水罐:“主家来管事说、说主家要找人搬车,阿娘就去了。”

    “哼,大白天脸都不要,搬车?典都典不掉的茅坑货。”

    听见他骂人,小女孩儿的手臂抖了抖。

    桑皮把手里杂草往地上一甩,一把拎过了水罐。

    “饭是谁做的?”

    “我做的,阿娘让我把鱼做了给你吃。”

    篮子里一海碗的米饭,桑皮用筷子用筷子翻了半天,看见了下面盖的鱼。

    桑皮的脸色还是很难看。

    没儿子,他好脸色给谁看?

    吃了口鱼肉,他摆摆手:“去,拔草去。”

    他自觉这摆手极有当管事的模样。

    赤着脚的小丫头立刻跑进了水地里弯腰将他刚刚随手扔的草梗都捡了起来。

    被热气蒸得死沉沉的水田里突然热闹起来,桑皮抬头,听见有人说:“主家的车来了。”

    主家?

    贵人来了!

    把破烂陶碗扔在一旁,桑皮连忙站了起来。

    “你傻站着干什么,快过来!”

    他从水田里如薅杂草一般一把将小丫头薅了出来。

    “你去给主家磕头!嘴甜些。”

    他用衣摆用力擦了擦小丫头的脸。

    “阿爹。”小丫头细着嗓子只会叫爹,想往亲爹的身后躲,却又如何躲得过去?她爹吃了个半饱,拉扯她可真是容易。

    走了百多步终于要到近前,桑皮自己的腿也抖了起来,他也是为了儿子才有的胆气,这许多年他不过是混在人堆里在主人家门前磕个头。

    收粮的管事来他家许多趟,他连人家模样也没敢看清。

    “阿爹。”

    “啪!”桑皮被吓了一跳,抬眼一看,是主家在马车后绑了些粗衣烂布的百姓,挨抽的正是他们。

    “娘!”

    小丫头突然大叫一声。

    桑皮又慌又乱,这才看见一个被扯烂衣裳露出半个胸脯的女人正是他家的婆子。

    被捆着,被抽着。

    “跑呀,叫呀,传信呀!”

    “主家,可不能啊,主家!”他婆子被一抽倒地,双手被捆着,蜷着腿,叫得像只要死的鸡。

    桑皮回过神把小丫头一丢就转身往田里跑。

    他听见身后有蹄声离他越来越近。

    还有辘辘的车声。

    这是在追着他呢!

    水田里的水不知何时被人放了,秧苗刚下地一个多月,还是青嫩的颜色。

    桑皮瘫在田里,看见那些牛拉着木车也下了田!

    “嗬!”他骇极了,蹬着地爬不起来。

    “我家的田我带不走,总能毁了。”

    温厚宽仁的主家郎君骑着马,站得那么高。

    “胡家的稻米,绝不给那卫家的妖妇做军粮!”

    一望无际的稻田,是桑皮的儿子,是桑皮十几年后的酒肉,是他的命根活路。

    这是活不得了,这是活不得了!

    车轮压过,牛蹄踩过,还有人拿着犁去刨。

    他眼睁睁看着,只觉一口气憋不住,眼前就黑了过去。

    第257章 横刀(卷终)   “起于小海终于南海,日……

    “胡文冲以百辆牛车入田踏苗,又令千百余家丁以木犁木铲等毁坏秧苗,张处、刘克等人竞相效仿,共计派出牛车、骡车一千三百余,马匹四百余,家丁六千,践踏往复,自昼至夜,合计毁田三千余顷,其中一千四百余顷水田已至绝收,共计损耗稻米约二十三万六千石。”(约14000吨)*

    这是在数日之后,民、农、工三部官吏摸着自己日益稀疏的发迹统算出的。

    字字鲜血淋漓。

    粮为民生之基。

    三国时上有旱蝗连年,下有混战不绝,关中、淮南等地人互捕以啖,甚至于“相食殆尽”。

    方有曹操严令“踏青苗者死”一事传于后世,以“宽仁”著称的刘备也下令绝禁酿酒。

    被蛮人几番肆虐的北疆曾也是极缺粮的地方,从“卫”字旗立在麟州城外的那一日起,“军屯”、“保收”就是卫蔷身为一军主帅对军民的承诺。

    她要带着他们活下去,从粮食开始。

    从那之后便是十八年的上下求索,就算北疆穷得一文铜板劈成八瓣儿花也没忘了要高价悬赏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