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第102章 102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第102章 102(第3/4页)

。”这办公室她来过好几次,也很熟悉里头的摆设。

    他没有因为是科长就单独要一间办公室,而是跟普通科员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他的桌子虽然书最多,但永远是最整洁最干净那张。

    除了必要的书籍报表文件,就是两支钢笔,两支圆珠笔和半瓶墨水儿。

    抽屉也不上锁,拉开,里头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种资料,以及一双皮手套。

    外层皮子都碎成渣了,还舍不得扔。

    卫孟喜想把他扔掉,心说这不是他当年从海城培训回来她给买的嘛,钢笔也是当年考上大学奖励他的,买的时候就是坏的,现在裹了好几层胶布,濒临散架。

    家里不缺这钱,可他就是觉着只要还能缝缝补补,就没必要买新的。

    卫孟喜气哼哼把抽屉合上,刚好他就进来了。

    一面走一面摘安全帽,“怎么,家里有事?”

    “有,大事。”

    陆工赶紧把帽子挂好,工装也没脱。

    卫孟喜本来还想说他几句,但看他一张脸被煤灰呛得乌漆麻黑,也就不忍心了,长长的叹口气,“你老闺女这学习,可咋整?”

    陆广全一听是呦呦的事,紧皱的眉头却舒展开了,“人各有所长,又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课本知识。”

    这可能就是优等生学神的真实看法,人越是有什么就越是不稀罕什么,可卫孟喜不一样,她是越没什么越在意什么。

    “不行,咱们得想办法抢救一下,趁现在还低年级。”以后学渣属性一旦定性,那就没救了。

    陆广全耸耸肩,“你们不是陪她学过一个假期嘛,效果如何?”

    “不如何。”

    孩子不是不学,也不是不认真,她明明也是在认真听的,努力用功的,可对数字就是不敏感,好像脑子里缺了根弦似的,总是理解不了很多常识性思路。

    语文她没怎么下功夫,随随便便就能满分,足以证明智商是没问题的。

    “要不,咱们给她找个家庭教师补补课吧?”或许是她和四个哥哥姐姐的教育方法不对。

    陆广全脚步一顿,其实挺舍不得闺女吃这苦的,但看妻子实在焦虑,“行吧。”

    小姑娘的家庭教师,也最好是小姑娘,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都行,性格活泼开朗,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最好是就住这附近的,不然来回跑也不安全。

    很快,第二天,陆工就带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高蕊,据说是他们科新来的大学生,性格不错,还是矿大毕业的理科生,是他的学妹。

    卫孟喜很高兴,当即让她们试着相处了一会儿,俩人对对方都很满意,一个劲赞不绝口,这才定下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来辅导一个小时。

    她自己要上夜校,这个时间段是不在家的,所以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检查一下补习得怎么样。

    看着被橡皮擦过的算术题,卫孟喜还是挺高兴的,至少说明知道改了嘛,就当多了个帮忙检查作业改错题的老师。

    结果,五月底期中考,数学居然还考了74分,卫孟喜高兴得都想给高蕊涨工资!

    卫东撅嘴:“妈妈偏心,我考一百分你也没这么高兴。”

    卫孟喜快摸不着他脑袋了,儿子都到她耳尖了,“谁说的,明明是一样高兴。”

    卫东不信,但也不深究,反正大大咧咧习惯了,妈妈偏不偏心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妈妈对谁都一样的,只是呦呦嘛,那是小孩子,又比较笨,笨一点妈妈要求就低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

    “桂花嫂,向南姐,等久了吧?”卫孟喜拉开小货车的车门,一个箭步跨上去。

    期中考后一个星期,已经很热了,她们在车里等了这么久,不开窗吧,热,开着吧,又有蚊子,一个多小时,附近蚊子都喝饱了吧。

    她很愧疚地说:“对不住对不住,我以为教授只讲两节课的,早知道他要把上次的课一起补上,我就不让你们跟我一起来了,让你们在这儿白等我。”

    韦向南和刘桂花都是很爽快的性子,嫌她罗里吧嗦,“哎呀赶紧开车吧。”

    今儿,是高开泰加盟店开业一个月的日子,是骡子是马,终于可以检验一下了。

    车子离开石兰大学,停在解放路边上一个宽阔的地方,待三人沿着解放江走来,沿途所过之处,依次是各种私人饭店、服装店、电影院和百货商场,张灯结彩,车水马龙,而人最多的地方,居然在排着长长的队伍,长龙已经排到了隔壁的电影院门口。

    有人好奇地问:“哟呵,今儿是放啥电影,咋这么多人排队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队不是排去电影院,而是隔壁的鸭脖店。”

    “什么鸭脖店?”那人伸长了脖子使劲看,发现一个红通通亮堂堂的大招牌,上面是有个圆形的商标,里头是一个女同志骑自行车的模样,而“美味鸭脖”四个字,醒目得不得了。

    “原来这就是美味鸭脖的店铺啊,我说我家那孩子怎么老念叨这个,说他们单位很多人都吃过了,就他没吃过,我说让他来买呗,工资我又不管,结果你猜怎么着?”

    “是不是来排了几次都没排上啊?”

    “你怎么知道?”

    那人得意的笑笑,他就在这附近支烟摊儿的,美味鸭脖店每天一到晚上七八点就卖光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很多年轻人下班吃完饭逛到这边的时候,看人排队也跟着排,结果很多都是排到一半就卖光了。

    要说这美味牌也是够任性,明明每天有那么多客人排队,可就是固定只拿那么点货,每次都不够卖。

    有钱他就是不挣。

    卫孟喜和韦向南对视一眼,笑得小狐狸似的,意思是——看吧向南姐,我就说饥饿营销有用吧?

    说句不太恰当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点“贱皮子”,越是买不着的越想买,越有购买欲望。

    用她在夜大学到的专业术语来说,本质其实就是在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产品和品牌的号召力,给年轻消费者一种“我排这么久队都买不到,美味鸭脖果然是好东西,下次我一定要尝尝”的心理暗示。

    有了这种暗示,向往的人就越多,排的队就越长,顺便还能激发一部分人的从众心理,觉得这么多人都来买,那东西肯定差不了。

    而美味鸭脖的魅力就在于,绝大部分人,你买了第一次,就一定会买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

    所以,现在排队的人里,三分之一是回头客,三分之二是慕名而来的新食客。

    她和韦向南刘桂花沿着队伍往前走,刚走到店门口,眼看着她们居然要直接去店里,正在排队的人就不乐意了,大喊道:“喂,你们插队啊?”

    卫孟喜赶紧笑着回头解释,“我们不是顾客。”

    她的样貌足够出众到让细心的人发现,“咦,她怎么跟商标上长得一模一样啊?”

    商标上那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同志,石兰人都知道,其实就是美味牌卤肉的创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