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二婚日常: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零二婚日常》 140-150(第5/39页)



    卫孟喜当没看见,开玩笑,她又不是散财童子,这两口结婚的时候,她也没厚此薄彼,同样是送了一对高档手表的,价格是比不上广梅的金首饰,但也得看关系的亲疏远近啊。

    说个现实的话题,她跟陆广梅也算彼此成就了,通过广梅她认识了黄姐,黄姐帮忙给文具厂做了广告,所以能顺利报上广交会的名,所以能赚个盆满钵满,甚至后来被谭大勇设计,都是黄姐出手解决的。而广梅则是靠着她给的业绩,一步步做出成绩,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关系。

    可她跟大牛是啥互惠互利?

    他要是连这点都想不通,那以后也没来往的必要了。

    老大一家在金水煤矿如何震惊自不必说,反正大牛是打定主意,以后要常来拜访长辈的,就是对五个堂弟堂妹也十分的关爱,虽然没多少话题,甚至牛头不对马嘴,但他的热情是实打实的。

    卫雪五人是属于虽然没共同语言,但还是尊重对方,尽量敷衍的性格,倒也没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反正妈妈没时间招待他们,姐弟五个就负责带他们吃吃喝喝,做好东道主,要说像对赵小燕和许久治那样?那是不可能的。

    初八,他们终于还是舍不下家里的事,卫孟喜派人将他们送到火车站,回老家了。

    而卫孟喜在忙啥呢?她给张川打了几个电话,详细说了自己在酒宴上的发现,那晚她没看错,严明汉,现在已经改名严寒,号称是M国回来的华侨,正在考察金水市和书城市,准备投资一个大项目,具体是什么项目,连招商局这边也还没搞懂,但不妨碍大家将他当作座上宾。

    倒是卫孟喜向广梅进一步了解之后,知道她小叔子孙长胜最近发财,全靠攀上这位归国华侨。以前一年有三百六十天都在亏钱的人,最近忽然穿上了皮大衣新皮鞋,这要不是发横财了都没人信。

    而卫孟喜自己就是做生意的,她知道单打独斗刚起步的时候,钱有多难挣,他就靠给人卖VCD是能赚钱,可他的货从哪儿来的?

    给他供货,或者介绍货源门路给他的人,就是严寒。

    而这个严寒,有极大的可能,是想通过孙长胜搭上陆广梅的关系,从而搭上她“老板”……所图甚大啊。

    卫孟喜正想着,要怎么提醒小姑子,最好是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把抓住严寒的小辫子,刚转到家门口,就见一群煤嫂们围着一个十分出挑的花衬衫,好不热闹,个个叫他“小猴哥”。

    侯烨回来了,带着万里文具厂三年未分的巨额红利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142、142

    侯烨今年也三十出头了, 退去中二少年的青涩与稚嫩,再配上一身皮大衣和白色休闲裤棕色小皮鞋,不仅时尚, 还好看。

    他父母单论外貌都是人中龙凤, 他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关键是他还常住深市, 偶尔去港城,能接触到的时尚和审美资讯,是石兰省这些煤嫂们无法想象的。

    这不,一个个都在夸他越来越帅了, 还逗他啥时候给带个漂亮媳妇儿回来, 要是没对象的话,她们谁家的侄女儿谁家的外甥女是大学毕业,啥时候见面相一相?

    侯烨像只花龙雀一样, 心安理得接受着她们的恭维,这个也答应, 那个也不反对的, 一副很好说话很乖巧的样子。

    哼, 倒会装乖, 要不是知道他这一身行头的价格, 卫孟喜都差点信了他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青年。

    裤子鞋子不说, 单他那一件皮大衣, 就价值人家一套小四合院呢!

    又土又豪, 看来这次分红怕是比自己想象的还多。

    果然,等把围观煤嫂们都打发走, 侯烨进屋就跟皇帝视察工作似的, 这儿指点几下, 那儿数落几句……真讨厌!

    卫孟喜想给他几拳,可他后脑上长了眼睛,一下子就蹦跶远了,“卫大姐你还真是翻脸无情啊,我大姨就不会这么对我,她可……啊疼疼疼,大姨你干啥,我可是你亲外甥。”

    侯爱琴也是听煤嫂们说他回来了,急匆匆赶来的,“你这臭小子,回来也不知道去看看我,就一天来惹小卫,看我不揭了你的皮!”

    她揪着侯烨耳朵,又气又心疼。

    别的不说,小烨是真的好孩子啊,几乎每半个月就会打个电话回来问问他们情况,时不时再寄点特产,知道她喜欢吃咸鱼,他经常给寄,一寄就是几十斤,现在他们家阳台上挂的都是没吃完的咸鱼,又怕放太久会坏,吃不完都送饭店来,做了大家伙一起吃。

    拜他所赐,卫孟喜都连续吃一个星期的咸鱼了,再吃她就得配降压药了。

    什么东北的野山参啦,宁夏的枸杞啦,山东的阿胶啦,新出的红桃K啦,龟鳖丸啦,都是老头老太们的最爱,侯爱琴和弟弟家里都堆不下啦。

    每次一有客人上门,侯爱琴就要拿点出来招待,顺便“介绍”一下,是自己外甥送的,外甥在深市做大生意呢!

    更别说他还给大姨和舅舅,又买车又买房的,他们自己亲生的,都没这个孝心。

    侯烨像只猴子似的被追得上蹿下跳,一边跑一边叫,“大姨,我现在可是百万富翁,你这么做合适吗,给点面子呗!”

    急得侯爱琴赶紧捂他嘴巴,“小孩子家家的,瞎说啥,让别人听见多不好。”

    老一辈嘛,还是奉行财不露白,更何况,她不信外甥能有一百万,这是吹牛皮!

    一百万那得是多少钱啊,路边这些树叶子全薅下来,也没这么多。

    卫孟喜好笑,赶紧将他们叫进屋里,关上门,“侯阿姨您小瞧他啦,这一次咱们的小猴哥可能不仅是百万富翁,还是五百万呢。”

    “啥?!”侯爱琴差点就一脚踩空。

    她急忙看向外甥,“你们,尤其是侯烨,你可别骗我,我眼睛毒着呢。”

    侯烨收起刚才的吊儿郎当,正色道:“是的大姨,咱们这次分红不老少。”

    侯爱琴也是股东,自从三年前分过一次,她就没见过文具厂的钱了,哪里肯信分红能让外甥成百万富翁,一把揪住他,“你给大姨说实话,是不是干啥非法买卖啦?”

    “乖,告诉大姨,要是犯法了,咱不怕,咱去自首,坦白从宽。”

    卫孟喜笑得肚子疼,侯烨这只花孔雀我有今天!

    侯烨挣脱爱的束缚,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拿出一沓资料,现在已经几乎不用手写了,都是机器打印复印,文具厂的办公人员,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就是他自己,也对电脑技术信手拈来。

    当然,别说深市本就是开放的桥头堡,就是卫孟喜这边,也给韦向南胡美兰她们引进了电脑,很多工作确实省心省力,尤其财务这一块,不用再哼哧哼哧的打算盘,电脑上随便敲击几下就能算出来。

    这不效率就提高了嘛?

    卫孟喜接过材料,好好的看了一下,自从1991年春天分过一次红后,后来因为广交会和扩大厂房规模,增加产能等一些列改造措施,文具厂都没分过红。

    主要是吧,大家也不急用钱,也以为是没多少,就想着钱放在厂里,说不定还能为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