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20-130(第13/14页)


    烛火跳跃,宋允知半张脸隐于黑幕之中,模糊的轮廓平白添了分凌厉逼人的盛气:“你若想死,不必别人动手,即刻便能成全你。此乃陛下亲赐尚方宝剑,三品之下,斩而后奏。”

    众人呆住,随即看向唐丞相,陛下就这样信任宋允知,这样的信物都给了?

    第130章 被杀 抛弃幻想,准备反击

    死是不敢死的,不过嚷嚷两句而已,谁能想到宋允知竟然真有依仗。

    陛下的信物在此,就算宋允知真杀了人又能如何?

    原先闹事的人闭嘴了,甚至在场之人都打消了告状的念头。陛下如此信任宋允知,他们跑过去告状都显得可笑。

    闹事之人服软,这场戏自然也就唱不下去了,最后唐郢出面将闹事者训斥了一顿,命各人回屋歇息。

    礼部右侍郎同孟溪关系不错,孟溪又跟宋允知师出同门,他看在孟溪的面子上还宽慰了宋允知两句:“这两日发生的事情有点多,他们心中害怕,一时说些风言风语也是有的,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宋允知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

    “先休息吧,今后不知还有什么戏码呢。”右侍郎叹道。

    他是同江亦行等人一道先过来的,已经被关了快两个月了,心态比后来的这群人平和得多,他相信朝廷不会放弃他们。

    郑廷的人却看了一出好戏,回去之后还学给郑廷听。

    郑廷冷嗤了一声,觉得废物就是废物,真不知道夏国那个懦弱无能的皇帝要他们有何用。照他说,直接杀了一了百了。

    郑廷折磨宋允知还不够,还写信去折磨夏国皇帝,耀武扬威地跟他炫耀,他的好知州已经被他诏安,从今往后便是夏国重臣。

    他是答应了夏国那些使臣送信,但送不送的出去就是另一说了,明摆着怒骂宋允知的未曾送出去,但是字里行间指责宋允知跟齐国关系过近的信,却都被挑拣出来送回去了。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足够那些人臆测了。

    郑廷单独写给皇上的信,皇上阅过即焚。他知道此行危险,若不是允哥儿坚持,皇上是不会让他去的,即便齐国真的将五州舍出来其实也没必要。

    如今悔之晚矣。

    萧宝玄坐在父皇身边,亲眼见到齐国的信被烧毁,黝黑的瞳孔中映照着跳跃的火苗。

    他没问允哥儿能否回来,就目前的情况看,齐国不会轻易放人。唯一让他稍微好受一点的是,幸好允哥儿不是一个人。父皇当初决定将闹事者全都送出去陪允哥儿也是经过一番挣扎的,但是萧宝玄从未动摇过,甚至一直在旁鼓动。他就是要将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送出去,哪怕会有危险也无妨。

    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软了。对付这种蹬鼻子上脸的官员,心软没有必要。若非他们贪生怕死,北地早就收复成功了,允哥儿也没必要以身犯险。为君者,该心狠的时候就得心狠。

    萧宝玄提醒道:“父皇,那郑廷既然想让允哥儿跟夏国一刀两断,必定还有别的招数,您可不能任由他们污蔑允哥儿。”

    皇上已经后悔将宋允知送出去,怎么还眼睁睁看着他被污蔑:“朕会看着的。”

    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足够了。

    果不其然,几日后,夏国使臣都信便送来了京城。比起郑廷,他们送回来的信更有说服力,一夕之间,朝野内外便都议论起宋知州是否已然叛国。

    有好事者推波助澜,希望此事越闹越凶,可出人意料的是,国子监跟大多数读书人都出面,力证宋允知的清白,尤其是光州一带的百姓,完全听不得旁人说宋允知半点不好。他们自家的知州什么品行,难道不比旁人清楚?

    隔壁庐州倒是有些人大放厥词,被光州人拉过来狠狠揍了一番,不服气就再揍,逼急了连那边的官员他们都揍。光州凭着武德充沛,成功以理服人。

    商贾们也因为商会一事,还念着宋知州,不觉得对方会是什么背信弃义之人。至于朝中,跟宋允知最不对付的那一批人已经被送出去了,余下之人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都选择缄默。

    皇上看了两日,见事态可控,终于放下心来。怎么感觉,那些人被送出去之后,连朝廷都正常多了?

    夏国坐得住,可真是太叫郑廷失望了,他恨不得夏国皇帝方寸大乱,将宋允知逐出夏国才好呢。还不等郑廷再出手,宋允知便先一步找到了郑廷的。

    听完宋允知的话,郑廷多少有些惊讶:“你想送他们回去?”

    宋允知点头:“你若是想让夏国与我一刀两断,单独留我一人,难道不更明显吗?”

    “你就不怕朕杀了你?”

    “您若是想动手,早已经动手了。”郑廷杀人从来不需要借口跟理由,宋允知确认郑廷这会儿不可能杀他,甚至还挺看重他。往后要怎么脱身,宋允知自会想办法,如今要紧的是将这些蠢货送回去。若是留他们在这儿,宋允知生怕自己哪一天被他们活活气死。

    郑廷大概被宋允知话里的笃定给愉悦了,一反常态地好说话,立马答应放人离开。

    “真放?”

    郑廷好整以暇:“骗你作甚?”

    “多谢。”宋允知错愕了一会儿,赶忙道谢,而后便迫不及待地回去了。他也没想到郑廷竟然这么好说话。若是真的能松口,他再规劝一番,说不定还能让百姓免受战火。

    等到宋允知将这个消息宣布之后,所有人都高兴得疯了。回程的车队就在门外,他们转头就收拾包袱,准备回程。

    他们今日启程,半个月便能抵达两国边境,再有一月就能回到建康。

    天知道他们多盼着回去,盼着自己家里人。

    江亦行听出了端倪,他担忧地上前:“允哥儿,你不随我们一块回去吗?”

    宋允知一派镇定:“我晚些时候再回去,放心,你们都走了我反而更便于行事。”

    江亦行哪里会听这些话,留允哥儿一个人,他无论如何都不放心。他正要跟允哥儿同进退呢,后面的程武猛地来了一计手刀。

    江亦行软绵绵地倒下了。

    “你怎么不轻点儿?”宋允知心疼地小声抱怨了一句过后,赶紧接人扶着,随即护送江亦行上了马车。

    他启程时陛下便已经在调兵,如今边境应当早日陈兵数万,只要能抵达边境,江亦行他们便能平安回到建康城。

    人活着就行,宋允知给他盖上了摊子,招呼众人赶紧上车。

    一切准备妥当,正当众人要启程之际,周围忽然涌出一批银甲兵,不由分说将夏国人团团围住。

    众人一阵紧张,下意识朝着宋允知靠拢。

    王新提刀而立,面色纠结,他显然也是不愿意下手的。当初灭北戎人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人也没行过恶,就是普通的富贵闲人,但还是被屠杀了。用他们家陛下的话,这些人出身就有罪,本就该死。

    北戎欺压汉人已久,对他们下手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可如今——

    这些人同为汉人,他有些下不去手。

    王新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