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90-100(第5/14页)



    不是,宋允知他就不准备做些什么?

    他怎么能忍得住?

    难不成今天真的什么也没有?

    不止王承台,北戎跟燕国的学子也在望着宋允知,可宋允知现在脑子里面只剩下了科考题。

    他们等了半日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宋允知真的没有筹备任何活动。

    虽然那些活动他们未必喜欢,但是有跟没有差距还是极大的,像是心里缺了一块似的,空落落的,难以相信他们就这样从国子监结业,即将离开了。

    乞符感慨万千的跑来宋允知跟前与他道别。在夏国国子监这段时间,他也受了宋允知还有诸位先生许多照顾,于情于理都该过来打声招呼。

    宋允知望着他也挺复杂的:“此番分别,也不知日后有无机会再见。”

    乞符张了张嘴,确认是没有将“再见”二字说出口。

    许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譬如燕国已经没有送人来夏国国子监的打算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仍旧紧密,但是彼此的心眼却也不少,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更不好说。

    燕国还有人来告别,北戎的一群人直接掉头便离开了,态度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客气。

    宋允知摇头失笑,这也不是他能管的,眼下还是回去刷题要紧。

    王承台看着宋允知离开地干脆又果决,心里憋了一口气,始终撒不出来。他倒是很想问问宋允知,今日是不是看他在,所以才不安排任何活动?

    他就这么招人嫌?

    可是这话问出口就输了,王承台愣是咬死不说。最后连身边的人都感受到他情绪不妥,可才关心了一句,便被王承台给撅回去了。

    宋允知才不管这人是不是又发病了,他根本没将王承台放在心上。

    这一整个冬日,朝中都不太平。

    皇上本来准备秋后用兵,结果因各方准备不足被劝住了。朝中大多数官员联合起来,又说入冬之后不宜开战,愣是又推到了明年春后。

    皇上不满归不满,但是见他们说的在理,却只能再等一等,可明年总归是有一战的,这一点谁都改变不了。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去,一整个新年,宋允知都没怎么出门,好在开战延后,会试便可以如期举行了。

    宋允知合上最后一本考前题集,望着自己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笔记,这可都是他这段时间不分昼夜勤奋学习的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这般努力,肯定能取得好结果。

    宋允知离开系统空间,自信满满地推开卧室门。

    守在门口的书童“噌”了一下爬了起来。

    小少爷终于睡醒了!

    第94章 会试 出奇的顺利

    入冬前,京城的不少旅馆便已人满为患了。便宜划算的旅店更是难求,早就被人订走了。有些手头拮据的学生,只能跟人合租一间。

    寸土寸金的京城,想要住得体面何其艰难?

    有些不缺钱的富贵商贾便会趁机收留一些寒门弟子,虽然不一定都有回报,但若是有一人高中,便是不可多得的人脉。更有所谓的榜下捉婿之风俗,据说,会试放榜后便有人提前来蹲守,若是看到高中且未曾成家的进士,转头就拉到自家商议婚配了。

    宋允知听说这件事后,还去叮嘱江亦行,让他小心一点儿,可别随随便便被人拉走了。江亦行虽然没有他这样好看,但是也是一表人才,宋允知才舍不得他胡乱被定下亲事呢。

    至于宋允知自己,他反正是不担心的,自己才十三呢,还小,应该没有谁这么丧良心,将他一个小孩子拉到家里配自己女儿的吧?

    会试如期而至,宋允知等学子只是正常报名,他们却不知这里头的争斗有多厉害。今年主考官之争,险些让官员们为此大打出手。

    会试乃是礼部试,按理说跟其他衙门干系不大,但是今年恰逢赶上朝中这等氛围,考官想要风平浪静地定下来显然是奢望。

    作为宋允知的师兄,礼部孟侍郎第一个就被刷下去了,余下跟陈素有关系的官员也都被排除在外。唐郢等人主推的是礼部右侍郎,这位立场同他们一致,会试结果也好掌控。但皇上跟陈素、兵部等一众官员内心更属意礼部尚书,这位尚书大人一向是个中立派,臣子之中谁也不倒,只稍微有些偏向陛下。

    经过一番暗无天日的撕扯,最终礼部尚书亲自下场,担任会试的主考官,右侍郎为副手,另有三位礼部官员、三位翰林院官员充当考官。如此兴师动众,从一开始便昭示这回会试不平凡。

    但这都是背地里的争锋,明面上,朝廷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和。

    宋允知能有幸窥见分毫,还是因为随春生离开了京城。对方离开之前,甚至没能跟他打一声照顾,一声不响就离开了。数日之后,宋允知跟随家才收到了随春生的信,不过寥寥数语,说他要去操练,兴许数月才能归家。

    什么样的操练得数月?

    宋允知很难不想到夏国与北戎边境的那些事。边境不稳,已经不是个秘密了,北戎人频繁挑事,似乎是要逼夏国先出手,他们也好师出有名。原先这种摩擦夏国都是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了再赔款和谈,但是这回陛下不准备忍让,随春生他们离京,多半是有一场仗要打。

    后来,宋允知从谢蕴口中听说了些内幕:“我兄长也离京了,本来是跟随公子一道的。原本陛下准备遣二十万大军赴前线,可各方博弈之后,最终派出去的只有九万兵力,少了一半都不止。”

    宋允知担忧:“只派九万兵马,若是真打起来,咱们岂不是得吃亏?”

    谢蕴叹息一声:“其实那些官员宁愿先输两场,这样便能打消陛下收服北方的念头。”

    这些人没能阻止陛下出兵的命令,于是便在别的事情上频频阻挠,若只是一两个官员如此,倒也不足为惧,将此人发落了便是。可问题是,惧怕战争、不愿意开战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比比皆是。不仅朝廷的京官怯懦,许多地方官也畏惧北戎畏惧到极点。安生日子过多了,从前那点血性愣是一点儿没留下。

    宋允知听完后,心情异常沉重。他原先还觉得夏国有一战之力,或许能胜,可依眼下的情况推断,结果多半不尽如人意。

    这一晃神,会试已经近在眼前。

    这一日,宋允知还跟乡试一样,早早地坐着马车赶至考场。

    礼部试的考场就在宫城附近,宋允知跟借住在他家的江亦行没多久便赶到了。这回国子监参加会试的足足有十人,此外还有不少人盯着日后的明经科、明法科等,一整年都没得闲。

    天还未亮,考场门前的应试学字已来齐了。

    虽然宋允知大了,还参加了乡试,宋瑜跟唐懿还是再三交代,让他在里头千万注意些,中午要是休息的时候千万盖着肚子,不要受凉。

    宋允知满口应下,知道这是家长的通病,分别前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

    江亦行作为宋允知的同窗,也免不了要被叮嘱一番。他比宋允知可要听话多了,不论唐懿宋瑜说什么,都只含笑应是,乖巧又懂事。

    宋瑜看着不禁感慨,怎么别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