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90-100(第10/14页)
唐郢所处的位置也尴尬。唐家在京城本就根基不深,他能得如今这位置也是的一路钻营的结果。若是固执己见,早晚会被陛下从丞相的位置上撵下去;可若是附和陛下,又会失去朝中的支持。唐郢一辈子摆弄权术,他实在没办法接受自己失去权柄之日。
自己进退维谷,那宋允知跟陈素却能平步青云,唐郢心中怎能不恨?可不管如何,该有的体面他还是要把握的。唐郢似乎已经忘了从前发生过什么,若无其事地叮嘱夫人,等到来日女儿那边摆酒席时,依旧送上一副贺礼。
关系都是走动出来的,甭管以前闹得如何僵硬,两家总归是血亲,唐懿也一辈子都姓唐,哪里真能分得快呢?
唐家因为宋允知一步登天也着实议论了好一阵,至于建康府学,则更是意难平。
王山长一整日都在捶胸顿足,本来这回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只要朝中大半官员反对国子监,建康府学便能在后面跟着捡漏,坐享渔翁之利。谁知道刚好这么巧,两国就开战了;更巧的是,宋允知那小崽子的策问解决了朝廷他们的燃眉之急,真的跟算好了一般。
建康府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他们的会元,被国子监抢了过去。
王山长只是抱怨,他还能忍住不骂,黄绕却已经开始对着国子监上下破口大骂了。虽然这骂的毫无道理,但是黄绕才不管,国子监叫他不痛快了,自然得骂!
即便他陈素宋允知如今就站在他跟前,他也一样会骂。
建康府学群情激奋,只有钟离一言不发。
输了就是输了,他承认宋允知的确有急智,而且这回解决了边境之患,宋允知也当居首功。若无宋允知那神来一笔,他们如今能否安然地坐在这里谈论会试都是个未知。
“不过是会试而已,还有殿试呢。”钟离安慰黄夫子道。
黄绕心中发苦,虽然钟离文采风流,但是在政事方面还是过于欠缺。陛下既然力排众议点了宋允知为会元,那等到殿试时,又怎么可能轻易将状元拱手让人?若真的让了,岂不是前面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么多人贬的贬,罚的罚,又有什么意义?
黄绕不想去解释其中的道理,但却又担心日后钟离跟宋允知对上的话,会被宋允知那个心狠手辣的小崽子坑得晕头转向。太天真的人,不适合待在官场中。
自燕国决定出兵后,北戎攻势也慢了许多,夏国这边每日伤情也终于有所缓解。
随春生抽空写了几封信捎去建康,算是报了平安。但这也无济于事,毕竟战争一日不平,他们的安危始终是个未知数。
北戎仍旧不愿意退兵,北戎大王子如此费尽心机地挑起战事,为的就是给自己以及自己这边的人挣一番军功。可到头来襄阳城没有拿下,他们反倒是要被燕国给包抄了?大王子实在不想无功而返,他甚至请了说客前去燕国,许诺若是双方能够联手,他们愿意同燕国平分夏国的土地。
这种份量的承诺,大王子不信燕国会不心动。
谁料,燕国高层将士如今却听不得这些话,夏国不做人,他们若是敢跟北戎合作,夏国就敢跟他们换家。到时候也不知道是他们占了夏国的土地,还是夏国吞并了燕国的故土。
这么可怕的事,燕国人想都不敢想。同阴险狡诈的夏国人比起来,北戎都显得心慈手软许多。
打就打吧,三足鼎立总好燕国与北戎过分庭抗礼。不对,应当是北戎一家独大,毕竟夏国没了,燕国也别想独善其身,如何打得过北戎?
燕国来势汹汹,配合夏国一守一攻,前后夹击,叫身处中间的北戎军难受至极。
打吧,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攻克襄阳城;不打吧,出兵的钱粮都已经花了,如今回去也不值当。
北戎大王子想着要破釜沉舟,可是王廷的老二跟老四又在拖他的后腿,极力蛊惑父汗下令召回所有的军队。
最可恨的是,大汗还真就信了那些话,已经派人过来传信命大王子班师回朝了。北戎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分领地,实在没有必要冒险吞并夏国。若是成功还好,一旦失败,反而会被夏国跟燕国联手瓜分,这种后果谁都承受不住。
就连大王子的心腹将士都在劝他回去:“殿下,这燕国跟夏国显然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了,咱们没必要同他们硬碰硬。不妨先回去,等瓦解了两国同盟,届时小小的夏国还不任人拿捏?”
“此刻时局已经不利我等,若继续苦战的话,只怕大汗心中也有想法。”
最主要的是,他们离开王廷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二王子跟四王子看样子可没少挖他们的墙角,再不回去整治这些人就真的来不及了。
北戎突然退兵,也是夏国始料未及的。
襄阳城士兵甚至做好了决一死战的打算,前线日夜坚守,连遗书都准备好了,结果天亮之后,敌方竟然退兵了。
“该不会是障眼法吧?”随春生猫在城墙上,对着远处眉头紧蹙。
孔齐与赵奉都在身边,二人也摸不清北戎的路数:“还是小心为上。”
不止他们,燕国也觉得北戎是假意退兵。
生怕对面虚晃一枪,襄阳城内的守兵仍然战战兢兢地守着,丝毫不敢放松。直到两日过后,敌军拆除了营地,主力部队也确实在往回赶,襄阳知府才恍恍惚惚地给朝廷送了信。
对面跑了。
看样子,他们似乎是安全了。
虽然他们赢得不体面,甚至这都不算是赢,但是只要对面退兵,他们就没白打。这回两国交战,打得夏国这边彻底清醒了。论兵力他们确实不及北戎,论后勤,那就更比不上了。朝廷若是不能给前线的战士解决后顾之忧,他们再想打北戎,那是痴人说梦。
不过好在这次有惊无险。
消息传回京城,建康城内到处都是一片欢欣鼓舞,劫后余生叫每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再次庆幸前线士兵守住了城门。
危机暂时解除,宋允知等也迎来了殿试。
第98章 殿试 一甲状元宋允知
殿试设在紫宸殿,为了入宫面圣,诸考生三日前朝已随礼部官员学习宫廷礼仪,三日间,众人早已互通了姓名,甚至还有一见如故者。
钟离便结交了不少好友,他虽不是十分的长袖善舞,但是态度和善,待人体贴,不熟悉的人与他说上两句话便心存好感。
因而,钟离的人缘也是最好的。
众所周知,殿试不刷人,他们能同聚在礼部,日后便肯定是同年了。这样现成的人脉,自然得好生经营。
宋允知也算是众人里面的香饽饽,虽然比不上钟离,但也不差了。他是会元,又是国子祭酒陈大人的关门弟子,即便年纪尚小,但日后好前程肯定少不了,众人不免要在他身上花点心思。
宋允知也是来者不拒,谁都能说上两句话,但跟钟离比起来少了几分热切,也却全然没将这些人当成是正经朋友,谁知道这些人主战还是主和呢,这会儿太交心,日后遭到背刺怎么办?
入宫的礼仪宋允知跟着先生已经学的差不多了,这会儿便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对自己的状元名头是势在必得的,只要没有什么突发情况,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