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60-70(第4/16页)

:“冯尚书等一批人。”

    宋允知攥着小拳头。

    又是这个老头儿!

    不行,他一定要去御前跟这些人辩个清楚!

    第63章 骂服 冯尚书险些被气死

    几十年间的打压所积攒的怯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宋允知也知道克服怼北戎的恐惧很难,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能窝囊成这样。

    而且每回都能窝囊得让人大开眼界,这群人真的没有自尊吗?没有羞耻心吗?

    师徒二人到底气不过,陈素直接进宫,询问陛下能够给他们一个当廷商议的机会。

    皇上也正有此意,当天下午便将两位尚书、六部丞相、陈素师徒外加九卿及部分宗亲叫来了宫中共谋大事。

    众人坐下后,堂中一派肃然之气。余下人目光皆在陈素师徒二人身上流连,心中还埋怨着陛下当真越来越不着调了。朝臣议事,让陈素过来也就罢了,怎么还让一个小孩掺和,这不是胡闹吗?

    众人都不好得罪陈素,唯有冯尚书直言不讳:“陈大人,今日是商议军国大事,您将门中弟子带来,似乎不妥吧?”

    陈素一脸冷傲:“不巧,今日要商议之事,正与我这弟子有关。”

    冯尚书随即嗤了一声,意料之中的事了。他就知道,陛下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想起来要越过北戎跟燕国做生意,原来又是这个小子从中作祟。这么能折腾,真是越看越讨厌。

    自打这个小子横空出世之后,朝野上下就没个安定。冯尚书等人毕生追求的便是夏国北戎一尘不变,互不打扰,宋允知这个变数是他们意料不到,也是不能容忍的。

    殿中暗流涌动,风波骤起,皇上不想他们先存了偏见,于是便开口替允哥儿说了两句公道话:“此事的确是小神童禀报上来的,燕国学子奉大汗之名,欲打通两国茶马互市。小神童听说后念及朝廷缺少良马,才极力推进此事。小神童也是一片丹心为社稷,并无过错。”

    皇上口中的偏袒之意太浓,叫一群保守派听来只觉得刺耳。宋允知一心为了朝廷,难道他们就是一心为己?偏心眼也别偏得太厉害。

    宗室的楚王决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彻底打消陛下这一念头:其留刘五铃耙拔儿物“陛下,臣等自然知道这位小神童是好意,只是夏国从前只在北戎那儿买马,贸然越过北戎跟燕国商贸,只怕会得罪人家。”

    皇上哪里不知道这一点呢,可他也不想一辈子受制于人。

    陈素替皇上开了口:“从前没有只是因为燕国不敢开这个口,如今人家都上门打听了,你等却还瞻前顾后,真是比燕国还不如。那北戎处处羞辱夏国,送来的马一年不如一年,价格却一回高过一回,人家摆明了不将夏国人看在眼里,尔等又何必热脸贴上去?”

    这话就说得难听了,在场的官员心里多少都有了点火气。

    礼部尚书摇了摇头:“若有选择,我等也不止于此,实在是两国势力悬殊。”

    陈素不爱听这些:“实力悬殊,哪里悬殊了?夏国人口不比北戎少,粮食储备亦不差于人,前有天险长江作为依仗,后有几十万兵力作为支撑,如此优势,怎么到你们口中反而不值一提了?诚然,夏国的确败给北戎,但也不是没有赢过,襄阳城能守下来恰恰证明北戎并非坚不可破。胜负乃兵家常事,岂可因为吃过败仗便一蹶不振了?”

    冯尚书拍案而起:“说得好听,两国一旦开战,多少州县得生灵涂炭,多少民户得家破人亡?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到了你陈大人口中不也不值一提?”

    别以为就陈素知道什么是家国大义,这些事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吗,他们不仅想过,还权衡过利弊。如今两国互不打扰的情况,恰恰就是最好的。每年只要舍些钱财便能换来安定,不再有战乱,他们也能平平安安躲在建康,这样不是很好么?

    冯尚书再三强调:“你去问问京城百姓,有几户人家喜欢打打杀杀?收复北方,说得容易,你看看那些百姓愿意上战场吗?一旦起了战事,各种赋税徭、兵役会定然会翻上几倍,民间势必会怨声载道。而激怒了北戎,大军集合南下,谁又来担这个责任?你陈素来担任,你们师徒俩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待冯尚书说完之后,唐郢也跟着叹息了一声,说得很是冠冕堂皇:“我们也是为了江山稳固,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才一直不肯对上北戎。”

    宋允知跟系统听完都有点想笑,这些人太可笑了,他们该不会真的以为自己是为了百姓才不敢开战的吧?分明是为了他们自己。他转头问冯尚书:“大人觉得,若是咱们跟燕国贸易,北戎一定会打过来吗?”

    冯尚书对这小崽子很警惕,想法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后,方才谨慎地回道:“并非必然会打,但是肯定会激怒对方。换言之,即便如今不打,日后肯定也是要找夏国麻烦的。”

    他将北戎尽量形容得恐怖且不讲道理,希望宋允知能知难而退。

    但是宋允知却反问:“若是因为这种小事便出手宣战,岂不是说明,北戎早就有了灭夏国之心?”

    皇上心都被扎了一刀,觉得小神童这话说得也太叫人伤心了,虽然是实话,但是实话总是不好听的。

    众人也面面相觑,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数年前北戎便已经准备灭国了,苦战之下没能拿下襄阳城才又回去了。众人都知道,北戎是不会轻易放弃夏国的,早晚还得开战。但能拖一时是一时,赔款也好,赔地也罢,只要让北戎暂时打消开战的念头,他们便还能安稳几年。

    宋允知似乎看穿了他们的想法:“从前有镇北侯替你们守着,往后呢?既然夏国早晚要打过来,你们准备如何应战?割地?赔款?若是赔完国库、割掉一半的城池,对方依旧不满意呢?届时要如何?”

    皇上于陈素都陷入了沉默。

    宋允知不紧不慢地问着话,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问出来的有多残忍。既然对方早就有了狼子野心,那么给他们再多的好处都只能是欲壑难填,他只是将最坏的结果告诉他们而已,希望他们能受得住:“你给得多,对方想要的却更多,等到再无钱财、城池可以赔给人家,届时,人家看中了诸位家中的钱财,诸位要给吗?若是看中诸位家中在子孙,甚至是……妻女,诸位也能双手奉上么?”

    冯尚书恼羞成怒:“你这小孩,未免太滑头,哪有那么多如果?”

    陈素开口:“他说得是事实,真到了退无可退的时候,诸位还以为自己能明哲保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宋允知插嘴:“汉奸可以。”

    冯尚书脸色奇差。

    宋允知无所谓,他知道这些人想什么,想着自己龟缩在建康,必要时候兴许还能投敌,反正以保全自己为要。但是国将不国,哪里能那么容易保全自身?除非他们做汉奸,做贰臣。

    兵部尚书秦阆家中有幼女,也有未出嫁的孙女,宋允知说的假设只要稍微想一想,都是秦阆无法接受的。他们最不愿意设想的事情,偏偏被一个小孩儿给无情戳破了。

    在场众人都想到了一处,国破之日,他们就真的再也受不了家中妻子儿女了。为奴为婢,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皇家的人,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