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30-40(第9/18页)

“高山仰止”四字,听闻还是先帝亲书,非同凡响。

    左右殿宇依山而建,随山势起伏高低错落,别有韵味。两侧森林掩映,环境清幽宜人。

    宋允知在观摩别人家书院时,别人家的学子也在悄悄打量他。建康府学的弟子与国子监的上舍生尽管不是十分熟悉,但也彼此叫得出名讳,毕竟吵了这么多年,还是知道彼此的。但是宋允知他们确实第一次见,上回国子监骑射比试,宋允知大出风头,名噪一时,便是府学众人都有所耳闻。

    眼下一见,众人也没觉得这小神童有什么神异之处,最多比别的小孩儿好看点罢了。

    行过山路,穿过藏书楼后,一行人终于抵达思贤阁。此处栽有一颗合抱的大杏树,两侧有平台栏杆,可容纳近百人。周边铺着平整的石砖,便是再围有几百人也绰绰有余。

    今日主场在府学,因而建康府学的各斋弟子都过来瞧热闹了。凡是这种涉及书院名声之争,两边都格外在意仪容仪表,各个穿着簇新,不用人提醒也知道要保持安静,不能折了府学的颜面。

    众人落座之后,府学与国子监分立两侧,宋允知坐在沈渊旁边,学着众人的样子气场外放。他对面是个十多岁的小哥哥,本来跟他同窗一样气势汹汹,骤然跟允哥儿这么小的孩子对视,一下子就泄了气,有些不好意思地瞥向一边。

    宋允知却挺起胸膛,觉得自己气场越发强大了。

    然而他刚鼓起气势没多久,辩论便开始了,再之后,宋允知渐渐顾不得装模作样,而是得竖起耳朵凝神细听,方才能跟得上众人思路。

    宋允知正襟危坐,一扫先前的漫不经心。

    上舍生果然是上舍生,还是有些辩论的水平在身上的。而对面也不赖,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一说骈文节奏均衡,铿锵有力,又是约定俗成的公文体裁,古来如此,如何变得?国子监则以“穷则变、变则通”来反驳,引经据典,指出如今公文骈文中的弊端。

    起初还愿意讲道理,后来逐渐开始互相攻讦起来。

    “你懂什么?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骈文合乎音律,岂是你们那些散文可比?”

    “如今的骈文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早该退出文坛,淡化于朝堂了!”

    “亏你还是读书人,岂不知文以修饰为美?”

    “一派胡言,分明是该文以载道,文从字顺!”

    等到陈素薄修德跟府学那边的山长、先生们下场后,画风又是一遍,直接将高度拉高到陈军国大事、表述政治得失。有些政事跟典故若不是有系统解释,以宋允知如今的阅历根本听不懂一点儿。

    宋允知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跟上他先生的步伐。两边辩得天昏地暗,到最后也只剩下他先生跟对面山长之间的交锋了,双方陷入僵局,也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陈素以朝廷现状入手,贬斥骈文乃是“缀风月,弄花草”,“蠹伤圣人之道”。

    王山长指出,古文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孔子以用韵比偶之法,错综其言,而自名曰‘文’”,指责陈素推崇散文是反孔圣之道。

    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背孔圣之道,宋允知听得晕头转向,正皱着小眉头努力记下先生的要点,忽然听到对面一位黄先生笑着道:“在座辩了这么久,反倒陈先生的弟子始终一言不发,不如大家听听这位小神童有何高见?”

    陈素立刻甩了一个眼刀子过去。

    王山长捻须,却是摇头:“何故让一个小儿开口,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

    陈素跟薄修德这才冷笑一声,姑且算建康府学没有烂到头,还知道不能欺凌弱小。只是,他们为了允哥儿不出岔子担忧不已,宋允知却没有这个顾忌。他最不能忍受旁人瞧不起他了,这个黄先生欺负小孩儿,他必要出面给他致命一击。

    冲!

    宋允知赫然起身,在他先生错愕的目光之下,胸有成竹地开口:“诸君辩了半日,恕我没听出骈文的气势,只瞧出了冗长繁琐。”

    黄先生讥笑道:“你一个黄口小儿懂得什么,还好意思品评上了,你写过几篇好文章?”

    宋允知小手一挥:“我虽没写过,却知道有篇文章写得好,他这样的才叫骈文,才称得上文章。若是笔力不及他,还有何脸面说自己是在扬骈文之大旗?趁早封笔了事吧,免得丢人现眼。”

    陈素跟薄修德面面相觑,薄修德暗示陈素:你吩咐的?

    陈素摇了摇头,他也不知允哥儿要做什么。

    沈渊惊疑地看着允哥儿,就连被允哥儿气得半死的冯子归都忧心忡忡地看向对方。这小混蛋狂成这样,该不会被建康府学的先生们揍死吧?

    宋允知没挨揍,只是建康府学的先生们看他的目光已不是很和善,王山长尚且端得住,沉重声质问他:“不知小友熟知的文章有多好,能力压我等?何不念来,也叫诸位开开眼?”

    正合他意。

    宋允知信步赶至中间,昂首挺立,模糊掉时代介绍完王勃生平后,便开始背诵早上做梦梦到的那篇可以倾三江倒五湖的《滕王阁序》——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一出,众人当即瞠目结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亮相,王山长等人瞬间面色凝重。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读来,众人已是拍案叫绝!

    待这首脍炙今古的《滕王阁序》背完,满堂上下哪里还有一人敢言?

    第36章 立绘 允哥儿的赚钱思路

    气势卓然、汪洋恣意的《滕王阁序》一出,所有争执都化为乌有。

    一阵长久的静默过后,便是滔滔不绝的赞叹。文笔在任何时候都是相通的,众人骤然听到这样的好文章,自然忍不住讨论,还是逐字逐句地讨论,一来二去,更对这个名叫王子安的年轻人分外好奇,迫切地想要见上一见。

    于是摆在宋允知跟前的问题便原来越多,众人恨不得刨根问底,将此人的家世生平、过往种种全都打探个一清二楚。但宋允知却只是两手一摊:“我不过是偶遇这位先生,有幸听完他这篇文章,哪里能知道得这般细致?”

    黄先生觉得古怪:“他既有大才,为何此前一直籍籍无名?”

    宋允知气他竟然敢质疑初唐四杰之一,又记恨他方才欺负自己年幼无知,对他也是能嘲则嘲:“像这种真正学富五车、在骈文上登峰造极之人,却因受限于现实不能报效朝廷。反而某些做学问浅尝辄止的,分明腹中才华不够,还望妄称自己是个大家。什么大家,分明是个——”

    陈素一把捂住弟子的嘴。

    宋允知呜呜咽咽,让他说完啊,分明是个笑话!

    他看这个黄先生还有府学的人就是一整个笑话!

    陈素深知弟子这张嘴有多厉害,他今日已经足够高调了,一两句可以说是童言无忌,再嘲讽下去就真的将人给得罪透了。

    陈素将弟子丢给薄修德,自己再次出场吸引火力。托了宋允知的服,他那篇文章将建康府学上上下下都打击得不轻。这样的绝世文章,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