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00-110(第31/43页)


    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外墙体都用上了饱和度略高的颜料,和初中部的花朵不同,墙面上的装饰多是以各种小动物为主体,进行生动活泼的画作创作。

    低年级的小孩子活泼好动,色彩鲜艳明亮的装饰更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更远的地方,凭借阮星回的肉眼已经很难看清了,但模模糊糊的也能有个印象在。

    五年的时间转眼过去,阮星回一直沉浸在忙碌中,这还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观察桐山里的变化。

    这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桐山里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阮星回从山顶下来的时候,还看到了校门口来送菜的村民。

    虽然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了,但是老师们毕竟都还在,食材供应并不能全部停下。

    这些村民就是来给学校补充食材库的。

    和星空中学刚刚成立,阮星回去做家访的时候比起来,村民们身上的衣服质量要好了许多,精气神也不错,与当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而这些,都是阮星回和系统用了五年时间带来的改变。

    当一个还算成果的人去回顾自己的成果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虽然阮星回不会自夸,但她也知道,自己和系统的到来,是真的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包括她自己,也是在系统的帮助下,正在“逆天改命”的过程中。

    这份变化是积极向上的,也是让阮星回骄傲自豪啊。

    欣欣向荣的景象了然于心,这怎能不说是一幅美景?.

    说是打算出去好好玩一趟,放松一下。

    但是阮星回并没有在外逗留太久,只出去玩了一周,就回到了学校里。

    接下来,她就要为了自己理想中的星空大学而努力了。

    作为一所大学,并且是计划中规模不算小的大学,所需要配备的基础设施堪称海量。

    在阮星回的预想中,星空大学未来的总人数上限预计会在20万人左右。

    这个数量已经是一个小型县城的人数了。

    这样的人口数量,所需要的维系运转的后勤系统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而后勤方面又包括了衣食住行医等各个方面。

    衣服,可以从外地购买批发,有个商场或者商业街进行售卖就可以了。

    食物,桐山里的这些村子肯定没有办法供应二十万人的食材量了。

    毕竟山里的土地地形复杂,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占比其实并不高。

    现在星空学院三个学部加起来也就只有四千人左右的数量,村民们还能够勉强供应得上,等到以后规模翻上几十倍,那肯定是无法只依赖他们完成食材的供给的。

    不过像是蔬菜肉类这些属于生鲜类的产品,大多数都还是就近生产,这样成本会比较低一些。

    未来的星空大学,更大的可能是在桐山市范围内,或者再加上临近的几个市,进行食材采购。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大批量的采购都是会惠及无数以农业卫生的家庭的。

    而除了食材。

    还有住宿。

    学生们以及未来的老师们,还有教职工,很难都住在学校里面。

    老师还好说,大多都是从系统里抽出来的,孑然一身,有什么关系也差不多都是在被抽出来之后才会缓慢发展。

    但是其他职工,都会有各自的家庭。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属们就近居住无疑是维系家庭稳定关系的最佳选择。

    但是桐山脚下现在也就一个山溪镇离得最近,镇上找个能够住下一百人的宾馆都费劲,更别说是应对未来那么多教职工的家庭了。

    而且还有不喜欢在学校里住宿的学生。,

    即便是星空大学的校区范围距离山溪镇上其实是有一段距离的,但这个距离并不能够阻挡一些学生向往自由的内心。

    这样一来,山溪镇,以及周围村子上的住宿行业,或者说是房地产行业,也会在众人的关注中飞速发展起来。

    不管是村民和小镇居民们的房屋拆迁也好,还是住宿旅游业发展起来会增加的工作岗位也好,对于附近的人们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这可以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积累起来不菲身家,脱离当下的生存现状。

    甚至不只是学校附近的村落和山溪镇,不远处的几个镇子,乃至是桐山县县城,都会受到这一波热度的影响,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个二十万人的聚集地能够为一个地区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只要阮星回这里放出去兴建星空大学的消息,别说是桐山县了,就连桐山市的领导都要谨慎对待才行。

    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学校,在他们的任期建立起来,那就是妥妥的光辉履历啊!

    当然,这样的建设也不是没有弊端的。

    首先就是桐山内部的山林状况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大兴土木永远是在破坏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建设,原有树木森林的结构必定会有所崩塌。

    即便是阮星回给出设计稿以后,系统还会自动进行优化,尽可能降低了在这方面上造成的损失。

    但毕竟是那么多的楼宇要建,中间还会有许多穿插其中的道路,怎么可能没有损耗。

    而且星空大学的位置实在是太偏了,为了能够和整个学校做搭配,增设特殊线路是必定的。

    以往外地来的人都是走高速路,在桐山县附近下高速,然后再七拐八绕地找到山溪镇,通过星空路过来。

    不说别的,效率上是真的低。

    而且也和学校的规模以及等级极度不适配。

    看看人家在大城市的学校,比如骆风报考的D大,人家的新校区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呢,地铁站都已经通过去了。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哪怕是桐山市里面也就只有两条地铁线路,星空大学这边当然就更不可能这么快就能被安排上。

    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选择。

    最方便的,就是建立城市轻轨。

    或许在速度上比不过地铁,但在施工难度上也会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经济投入更小了,能负担得起。

    建立一条从桐山市市区,到桐山县县城,再到星空大学附近的城市轻轨,虽然在财政上压力会稍微大上那么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承受。

    尤其是在大家对于星空大学未来畅通无阻的前景心知肚明的情况下。

    能够坐上高位的没有一个是傻子,星空学院自打出道以来连连开挂,而且一年更比一年风头更胜,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有一股庞大的势力正在为这个学校撑腰。

    至于是什么样的势力可以请得动省教育厅厅长,以及教育司司长。

    那就只能说是心照不宣了。

    阮星回这边前脚开始进行大学校区的基础建设,那边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