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古代: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的直播通古代》 70-80(第12/25页)

 为此司暃厚着脸皮天天缠着高寄笔去听课,单方面宣布高老师是她的师父。

    高老师工作上怕是还没遇到过司暃这般没皮没脸又死缠烂打的同事,稀里糊涂的就答应收了这个徒弟。

    不过两人不同学校,隔着几条街。

    亏得司暃这人做事又狠又绝,居然把自己的课程表全部调开。

    高寄笔上午有课,她便将课调到下午。高寄笔下午有课,她便将课调到上午。由此错开自己上课与高寄笔重叠的时间,每次高寄笔的课,司暃横跨几条街也要带着听课本去附中听师父的课。

    其实袁新筠一介女子,敢背水一战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司暃的行为才是坚定她内心,咬着牙一路走来的动力。

    她是好学的。司暃已经是个老师,并且在校内名气日显。即便袁新筠是个古人,也能够从司暃那简单的校园人际关系中看得出来,司暃在他们学校,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了。

    高寄笔对于她来说,虽年长些许,也不过是同事。

    那位高老师虽然更加优秀,而司暃只不过是资历尚浅,等她到了高寄笔这个年纪,袁新筠知道,她不会比那位高老师差。

    但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差距,更敢于承认。她丝毫不端着架子,知道自己不如人,将高寄笔当做老师,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哪怕一天来回奔波,顶着烈日,刮风下雨。她约定好要去听高老师的课,就从不缺席。

    袁新筠从司暃的言行作为之中有所启发,她告诉自己。

    女子,也可以为事业而拼搏,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她不接受父母创业留下的家产被族老瓜分,也不接受旁人入赘试图躲走她手中产业。

    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也可以做。

    她像司暃一样,也喜欢听高寄笔的数学课。

    尤其是那位女先生分析到实际应用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销售问题,行程问题……

    “说了这么久,还不知袁老板出价几何?”

    一道清冽稳健的男声轻易划破了众人竞价的嘈杂声。

    袁新筠抬头,对上赵叔齐盈盈一笑的眸子,顿时收了身上那股慵懒劲,并放下折扇认真道:“袁某并未打算降价,不过与赵掌柜做生意,必然会降低我们诸多不必要的损耗。如此一来,就当折去两百钱的损耗,每匹一千钱,我一分不让。”

    此言一出?,商会上七嘴八舌各种权衡利弊竞价,你来我往的老板们全都惊呆了。

    袁新筠这女人是疯了,她怕不是想报个高价,说点骇人的言论,引起赵叔齐的注意。

    可这般小心思,除了吸引人片刻目光,又有何用?大家都是生意人,价格才是硬道理。

    女人还是女人,就喜欢搞这一套吸引男人的注意。

    但在生意场上,这一套狐媚路子是行不通的。

    已经有不少老板看向袁新筠的神色不耐,嗤笑鄙夷,仿佛在看一介花楼女子。

    袁新筠不卑不亢,对同行的不屑与中伤视若无睹。

    反而是赵叔齐眼睑低垂,眸中神色犀利,他扫视一周,场内窃窃私语的掌柜们顿时有种山雨欲来,黑云压日的压迫感。

    他开口笑问袁新筠:“不知袁老板定价一千的理由?赵某为何不要其他掌柜们八百不到的价格而选你呢?”

    “买一送一。”袁新筠面色风轻云淡,似乎并未被这个年轻的商人震慑到。

    “大家都看直播,这个词赵公子想来并不陌生。”

    “我袁家愿以一千钱每匹的价格出手绢布,每一匹绢布附赠一匹江南特产织锦缎。这是本地新兴的一种布料,目前市价五百钱。但我相信市场对织锦缎的接受能力,它会在未来两年内,价格持续走高。赵公子来江南,不会未曾调查,织锦缎的利润,就看赵公子要不要来赌一把。”

    也就是说,其他人定价都快让步到七百钱,袁新筠坚持绢布底价一千钱不变,但每出售一匹绢布,同时附赠一匹价值五百钱的织锦缎。

    一时间商会男人们议论纷纷,袁新筠这般买一送一的路子并不新鲜。

    但即便如此,绢布每匹多赚的数目,完全不够补织锦缎赔出去的数目。

    而且织锦缎的未来市场光明,这是新的料子,等新市场打开,织锦缎为人熟知,它未来市场价格会继续上涨。

    袁新筠是蠢还是疯?

    这个女人,不会是为了搭上赵叔齐,连利润都不要了?

    商人做事,若是没有利息,那还做什么生意。

    不愧是女流之辈,袁老爷子这一生打下的商业帝国,迟早被这女人败干净。

    老板们更加看不起袁新筠。

    一个城市各行各业都会有个商会来引领当地大大小小的商户,他们制定规则,定下底线,就是避免商户恶意竞争,打价格战。

    商会原本定下的价格不能低于八百钱,老板们已经在八百钱的价格线上协商许久,只怕再谈下去,他们将会打破商会的底线。

    但袁新筠这一手,分明让利更多,却又不曾违背商会底线。

    就算商会要制裁,也抓不住袁新筠的把柄。

    因为她一千钱的绢布价格,并未低于商会划的底线。

    作者有话说:

    抱歉,又断更了。最近疫情严重了,我之前半夜四点半被同事夺命连环call叫起来抽调去志愿蹲点。附近每天新增病例都在翻倍,现在好了,我这个小区前后左右有三个小区出现病例,有的小区整个都搬空送去外地隔离了,就我们这还□□着。不过现在封小区了,有通行证也不许出去了。

    第71章

    赵叔齐是个生意人, 对于袁新筠的价格,的确感兴趣。

    商会结束后, 两人单独约了商谈。

    袁新筠将阿桃留在屋外, 就连一直以来出门必带的“保镖”都被留在酒楼下。

    “袁老板看似让了这么大的利,但赵某想,你的条件, 应当不止于此。”赵叔齐道。

    袁新筠笑着点了杯茶, 随手打开临水的窗户,望着楼下河道中往来的船只。

    如今这天下的生意。就如这江南水网,四通八达。

    而赵叔齐手中握着沟通全国的“水网”, 有了这番便捷, 让利再多又如何?

    它积累的量变对利润的影响, 是难以估量的。

    “薄利多销嘛, 能搭上赵大掌柜这趟车, 重要的已经不是利润几何, 而是销量不是吗?”

    后世的数学学科十分有意思,她们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在数据计算上省去不知多少麻烦。

    也正是通过这些计算, 袁新筠发现了量变之后带来的结果, 让人惊喜。

    “袁某一介女流之辈,担负起这样一份家业,不求大富大贵, 只盼能有所收益,守得住父亲留下的家业便心满意足了。”

    赵叔齐面上笑意越来越盛, 眼中望向袁新筠的神色多了份耐人寻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