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280-300(第6/18页)
腾,真的有必要登基为帝吗?”
“我只想说:是的,有必要。”
“人生对于高度的追求,从不会止步于岁月,她的强悍,她的坚持,也不会止步于年龄。”
“性别、年龄、身份……世俗里一切对于人的束缚和定位,在她这里都没有用,她挣脱开这一切,彻彻底底的,然后大步往前走。”
“凤舞九天,女帝当空,全世界都匍匐于她脚下。”】
第 288 章
【“登基前, 武后改名武曌,在此之前,她有很多个名字。
武媚的媚来自唐太宗所赐, 唐太宗死后, 她入感业寺做尼姑, 有了个世俗称呼的法名“明空”, 入李治的宫中,是荣宠万千的武昭仪, 后来是武后, 然后是与李治并肩、二圣临朝的天后,以及最后她自己决定的武曌。
这些名字的不同, 也是她人生岁月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从一开始的名字不由自主,为人所赐,到后来自己挣来的名号,最后自己决定。”
李一含笑道:“她真的让我看见了一种生命野性的美丽,从当初的才人到后来的昭仪,再到皇后,皇太后,一直到皇帝,她对于权力的追求是一刻没有停止过。”
“她一直在追求更美好的自己, 我是如此的相信。”
“我不评价她对待孩子的方式, 但是有野心永远没有错。
她只是不想成为谁的妻子,谁的母亲而已,这有什么错呢?”
“皇后依附皇帝,太后还是依附皇帝, 说是最尊贵的女人,可不照样要看皇帝丈夫皇帝儿子的脸色, 指望他们尊你敬你,一旦碰见屑,那也就那样了。”
“所以她想掌控自己的人生,想成为被人依附的主宰。”
“我由衷赞赏她的野心,赞美她的行动力,赞叹她的成就。”】
女帝露出一个淡淡笑容,天幕的话一直是离经叛道的,哪怕她出现的带有那么多的神秘色彩,又有各种神奇的手段,还扬言可以修仙,但是骂她的人依然不少。
哪怕是女帝对她也是忌惮多过其他,谁会不忌惮一个来历不明又有通天手段的异类呢?那让女帝久违的想起那段生死不由人的日子,但哪怕如此,女帝其实也还是很欣赏她的一些言语。
说实话,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她同样骄傲自得,她也有这个资格。
她扪心自问,对稚奴,有愧,但不多。哪怕再来一次,她也还是会选择称帝。
她凭什么不能当皇帝呢?
【“女帝一生致力于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在她手上,科举制有了新的变化。她进一步发展以乡贡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又首创殿试制度。”李一调侃道:“为什么后来进士们有被称为天子门生,不就是因为多了一个殿试吗?
历来科举中的主考官被称考生们为座师,这其实就是攀关系,后面也因此演变成新型党争。但是,还有比和皇帝更好的关系吗?而殿试就是皇帝当考官,于是就有了天子门生的说法。“】
李世民所有所思,果然,不管什么情况都免不了拉帮结派,解决一个就又出现新的。
【“此外,在科举上她还创新的设置“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李一道:“古代的学校最开始是没有特别分文武的,越往前就会发现那些士人的各个能文能武,琴棋书画礼乐射御数都是必备技艺,那些大佬更是出将入相不在话下,随便一个文官转身一变就可以是提马上阵的将军,是真正文武双全的人杰。”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文人是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代表,还把舞刀弄枪当做粗鄙之事,文武对立非常严重。”
“越往后就会越发现武将是没有出路的,也没有人愿意当兵。”李一摇头道,“由此可以看出女帝特意增设武举的必要性,通过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增加一个武将新的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更是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这对于那些想要从军的人们,这仍然是一个好的出路。“说到这里,李一又举例军校,“一个合格的皇帝理当意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而培养一批批的中低层军官更是不可少的,难道要等到打仗再匆匆忙忙准备吗?
而军事学校就和文院一样,文院培养文人,军校培养军人,真正的顶尖的将军自然不是靠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放眼青史,那些最顶尖的将军哪个不是野路子,真正的老天爷赏饭吃的。
但是军校培养的中低层军官正常也是够用了。“毕竟敌人也不一定能有那种百年不出的大将啊,只要我方武将的水平平均高于对方,那就可以了。】
军校。汉武帝刘彻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确实有用,但是目前必要性不大,毕竟,科举就没有谱,何况其他。再者说,目前大汉的武风依然很浓郁。
当然,最重要的是,没钱搞这东东……
秦始皇抬了抬眼皮,大秦目前的军功制已经够用了,需要的是其他的。
【“女帝将选官范围扩大,肯定出现一些有滥竽充数的,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她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
正因为她这些举措,武周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后还是皇后时期,她同李治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的情况。
后来自称x地x氏的人,也不能分辨其是旧士族还是新士族。“】
好家伙。多少高门大族都忍不住骂了一声,这对夫妻好歹毒啊。
唐太宗李世民眼睛一亮,稚奴夫妻干得不错啊,嗯,好办法耶耶先拿来用一用。
【“女帝是真的做到了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哪怕是对她非议许多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在这一方面都同样给了正面的肯定。”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李一揶揄道:“看见没有,先贬低一下,然后还是不得不夸夸。
虽然但是,在对女帝的事迹和评价上没少用这个句式嘿嘿,懂的都懂。“看见你们就算不爽也不得不如实记录女帝的功绩,写下夸赞的语言,真爽。】
武则天忍俊不禁,小孩子脾气。
但是想了想,她也开怀笑了出来,好吧,是真爽。
【“女帝还广开言路,注重纳谏,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垂拱二年,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