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220-240(第13/24页)
而为了增强权利,他即位后,恢复了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设立东厂,这就是有明一朝大名鼎鼎的厂卫机构。
厂卫机构的出现使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中央政权更是被高度加强。”
“在任用厂卫人选上,朱棣选择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
如此,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更是强化了皇权和专制统治。”
“锦衣卫加东厂,使朝廷侦察工作日益严密,宦官也由此得以上下其手。
为防范驻防军将专权,朱棣派宦官赴外地监军,甚至委派宦官出任军职统军镇守,出使外国也虑臣僚不忠而任用宦官。”
李一无奈道:“在这一点上,怎么说呢,如果说,内阁的设置开始了阁臣执政的端绪,那么宦官的倚用又开创了内臣干政的恶例,影响是深远的。”
“我不敢肯定的说这是好还是坏,虽然制衡是有必要的,但是沉迷制衡的手段,那就很不好,朱棣当然没有,但是历来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啪的一拍桌子,指着朱棣骂道:“你你小子要死啊,居然让宦官干政,历史前车之鉴你是没看见是吧。”
少年朱棣苦瓜一张脸,怎么又骂他了,明明他啥也没有干。
朱棣愤愤不平,并且伶牙俐齿的反驳,“那郑和也是宦官,要不是启用他,那航海史上的盛事指不定就没了。能出现一个郑和,怎么就不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任才唯贤哪里不对了,您这是偏见!”
朱元璋大怒,你还敢说。
朱棣继续输出,“没有宦官也会有后宫干政,还有藩王有权臣等等,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会用人的皇帝什么人都能用的好,不会的皇帝少了这个问题也会有别的问题。”
朱棣:“从来贪官污吏源源不断,而宦官能搞出大事的往往都是皇朝衰败时期,但已经是衰败时期,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来,少一个宦官也无济于事啊。”
朱元璋额头青筋直崩,老四这话忒多,让他骂一下他居然还有那么多意见。
他一个茶杯就砸了过去,朱棣灵活闪过。
朱元璋没好气道:“防范于未然这五个字你是不懂是吧?”
朱棣躲在朱标身后,谨慎的探头,“也不能因噎废食吧。”
朱元璋顿时又生气了,不用宦官算什么因噎废食啊!
一场明朝皇室版本的老鹰捉小鸡诞生了。
朱标无语,他难道是柱子吗?
【“当然,集权归集权,正事还是要办滴,皇帝的正事当然是治理好天下啦。
首先在法律上,朱棣在审判制度上的创举颇多,审慎用刑,复行死刑五复奏,并以“令”的形式将其确立为法律制度,且良好地落到实处;并且规定如果各省死囚百人以上者,必须派遣御史去地方决囚;外地死囚亦可以赴京师会官审录,如此扩大了会审的对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冤假错案。
因此还开创了热审,即在夏季炎热时集中审理罪犯,除犯斩、绞罪立即处决之外,其余徒、流以下罪犯,都令所在发遣减罪,以免罪囚在狱中淹滞而死。
热审的开创性实行,发挥了源头作用,推进了明代恤刑制度的发展。”
“在军事上,建立三大营。
三大营堪称大明的精锐所在,所以后面朱祁镇那王八蛋把三大营打没了才那么让人心痛,明朝的军事实力也由此转衰,说起来就生气。”
李一骂骂咧咧了一下,才继续道:“说到军事,就必须说朱棣拉,毕竟当了皇帝之后还能这么频繁御驾亲征的皇帝也就他一个了。
他多次北征蒙古,威慑草原势力;又南征安南,将越南纳入国土。”
“在军事上,朱棣的战绩一向斐然的,当然,总体上因为朱元璋才驱除鞑虏,所以能让朱棣发挥的余地不是特别大,不然朱棣的武功肯定能更加辉煌灿烂。”
李一肯定的点头,毕竟朱棣的军事才华是被肯定的,所以她吹的毫无压力,吹的安心。
“登基之后,朱棣注意到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又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据记载,永乐三年全国税粮高达三千多万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两千多万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在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近七亿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你说是不是朱棣横征暴敛才有这么多的啊,嗯,再一次重申一遍,朱棣缔造了永乐盛世来着。”
“总之,为了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朱棣又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
永乐十三年,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海运的停止是可惜的,但是不得不说这大运河是修的好,想要富先修路,这话放海上河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同样是又打仗又修大运河,怎么朱棣就好好的,隋炀帝就完蛋了呢?”李一微笑脸,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李一再一次拉踩。】
朱棣只觉得六月的天他却浑身舒爽,嘿嘿,多夸点,他爱听。
【“而在文化上,朱棣也有卓越的贡献,他命人纂修永乐大典。
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其中内容包含自先秦至明初的资料有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而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可以说是华夏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甚至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除《永乐大典》外,朱棣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编书活动,极大的使古代文化传承到后世。”
“此外,朱棣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的同时,也以此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