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30-40(第9/21页)



    见她们那头暂时用不上别人,大牛就去找了根木头磨弓。

    他们原先只有一把弓,是他爹传下来的,一直在他身上背着,不过很少派上用场。

    弓配的箭量不多,还是纯木削的头,很容易损耗,人总不舍得用。

    眼下他们在伙食上改善许多,这段时日里,攒力气也弄了许多木头,得了些动物骨头,还捡回不少石子,就可以多做些结实、威力更大的箭头。

    都要做箭了,干脆再多做两把弓。

    平日里教大伙练练,不仅能狩猎,必要时还能防身用。

    毕竟斧头木棒之类的,总是不如弓箭轻便。

    见大牛他们都忙起来了,刘二山也扛着那几篓野柿子模样的果子,去寻赵郎中。

    秋娘本打算给枣儿她们帮忙,但又很好奇这果子的事,就跟着一起过去。

    说起来,秋娘进山后本要给婶娘们教绣花的样式,但针线紧巴,都得节俭着用,实在没法施展什么花样,她也没机会教了。

    目前她就是充当一块活动的砖石,在人需要的地方四处搬。

    很快,两人一前一后走到赵郎中面前。

    刘二山开口道:“又要劳烦舅公掌眼了。”

    赵郎中应了一声,从筐里捡了个果子,拿在手中眯眼细致打量,勉强能看个大概。

    又凑近了鼻尖闻闻,皱起眉头掰开果子,露出里面洁白的果肉和许多籽来。

    “不是野柿,这种果实我也没见过,不好说能不能吃。”赵郎中道。

    按他的经验,长成这样的果子,不一定能吃,但应该没有太大的毒性。

    只是这入口的东西必须谨慎,他既然无法完全确定,不吃就是最好的选择。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赵郎中忍不住叹道:“人老了,越发不中用了,眼下还能瞧见些颜色,日后若是彻底看不见了,只靠摸,也不知还能辨出几样东西来。”

    刘二山出口安慰道:“舅公,你肯定能好好的,况且日后还能指望石竹呢,你安享晚年就是。”

    石竹是赵郎中的老来独子,比翠翠还小一岁,正是在孩子堆里闹腾的年纪。

    赵郎中摇了摇头:“石竹还小,且我看他对这些事也不甚上心……”

    秋娘在旁边听着,忽然有些意动,但又怕不好,便试探着开口:

    “二山叔,赵伯伯,我现在跟着咱们一起出门寻食,既没枣儿姐的能耐,有大主意,又不比大牛他们力气大,还会做陷阱。”

    “我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些杂忙,可我总想更有用些。”

    秋娘这一出声,让刘二山和赵郎中全都看了过来,眼神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自从经了张府那一遭,秋娘的胆识也大了几分,被长辈们这样盯着,心里并不算紧张。

    她仔细斟酌了语句为自己争取道:“我想跟赵伯伯学些辨别草木的能耐。”

    “要是能行,我还想学些医术,这样平日里大家有个头疼脑热,或是在出门的路上遇急,赵伯伯离得远顾不上,我也能出一份力……”

    “不过,我才进来不久,很多关节摸不清楚,赵伯伯这手医术若是要传家的本事,就当我多嘴冒犯了,请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说完,秋娘躬下身子,放低了姿态。

    这是她从那宋秀才身上学来的礼。

    刘二山没说话,转眼去看赵郎中的意思。

    赵郎中却捻了把胡子,褶子脸露出笑意:“你喜好这些东西?要跟我学的话,不需要先跟你娘知会一声么?”

    听他的口风像是有戏。

    秋娘便使劲点了点头道:“我想学!”

    至于后面那点:

    “我娘和我说过,只要我不做害天理、伤人心的事,剩下的时候不管要干啥,她都不会反对的。还说我已是大人了,多数时候都可以自己拿主意,实在摸不准了再去问她。”

    再说,这学医分明是件好事,等她娘知道了,高兴都来不及的。

    但赵郎中这边却不好说。

    虽然他现在松了口,但万一耽误久了,他又不想教她了呢?

    事情没定,心里没底,她压根不敢走!

    否则还让她娘空欢喜一场不是?

    秋娘以前只是做做针线活,在家里帮衬家务事,每样都是生活,如何谈得上喜好。

    像是学医辨药的事,她哪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呢?

    直到这趟出门,在山里见识了许多新奇的草木,她才像是彻底开了眼。

    刚再一听赵郎中刚才叹的那些话,念头就更加清晰了。

    不仅是觉得有趣,她还想帮大家做更多的事情。

    不单是局限于草木,她还想学医术!

    赵郎中道:“学医,难不难都是次要的,偶尔还会带些残忍……但是眼下说那些还早,像咱们的状况,暂时不到那种地步。”

    “不过,我本身也算是野路子学起的,见识有限,并不知该如何教你。”

    “只能是想起什么病症,就跟你说什么病。你若想到什么,也都可以来问我,凡我能懂,便讲给你听。”

    赵郎中早年有些机缘。

    他偶然结识了一位游医,认作义父,跟着四处跑了许久,见了许多。

    所以他的医术,是从实打实的诊病学起,识的字也都是游医教的,多数都是常见字,以及药材、病症。

    要说正经的书,还真没怎么读过。

    再后来游医去世,他便去县城医馆里当打杂的学徒了,又靠着丰富的诊断经验,一步步爬成了正经的郎中。

    也亏他们这里是小地方,资源稀缺,对郎中的学识要求并没那么高,会诊病才是最重要的。

    这边秋娘一听,赵郎中的意思,应该是打算教她了。

    肯这样教她,那就是师父收徒儿,日后赵郎中就是她的师父了!

    秋娘当即欢喜地往地上一扑,跪下就给赵郎中磕了两个实头,口中情真意切喊了声:“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正好她也没了爹,将赵郎中当成干爹来孝敬,没有任何问题。

    赵郎中捻着胡子笑,应下了这声师父,心里也高兴得很。

    他自己年纪大了,却只有个独子,年岁又小。

    山里这么些人搭伙过日子,他本就不介意教授医术。

    只是以往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想这些。

    再后来,能吃上饭了,看大牛他们也没有学医的意思,一个个又有许多事情要忙,他总不能抓人过来学罢。

    这下可好,终于有了个闺女似的徒儿。

    他和老妻独子,心里也能多一分踏实。

    再说,有秋娘在也好,日后山里再有妇人想诊私病,也更容易说出口。

    不然他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