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60-170(第7/14页)

是有攻击性的,咕嘟咕嘟冒泡的汤也是有攻击性的。

    楚韵在旁边夹了一块儿裹满汤汁的豆腐,一下就被这碗攻击性极强的火锅征服了。

    它的味道很淡,或许只能说得上是广东人的微辣,但里边一点点熟悉的辣味,让她感到那么亲切。

    今儿放的是试吃版,家里一人半碗分下去就没了,想敞开肚皮吃川味火锅,还得等上至少四个月。

    楚韵对这碗火锅的辣味不敏感,胡里正一吃就痛得嘴巴微红,浑身冒汗,额头上青筋都爆了出来。

    胡狸娘舔了舔嘴巴,感受到舌尖的痛快,道:“楚姐姐,这就是辣呀?”

    楚韵点头,问她:“好吃吗?”

    胡狸娘辣得也开始流汗,道:“肉好吃,菜也好吃,辣有点痛,但如果能天天吃肉,我愿意天天痛。”

    楚韵就笑了,这是说,胡狸娘不喜欢吃辣。

    大家都没吃过辣椒,加上又有胡椒、大蒜、各种香料,一时间都在擦汗。

    像李二吃了一口就停了筷子,嘴巴还肿得老高的三娘蹲在他旁边流口水,伸嘴要舔李二的手。

    李二闻了闻三娘的狗嘴,没闻见怪味才让她舔了两下。

    这边杜容和倒是发现自己竟然挺喜欢吃辣,一口气吃了半大碗,嘴上红彤彤亮晶晶的一片。

    楚韵看着三娘的嘴,道:“别吃了,我看你都受不了了。”

    杜容和拦着不让说:“这个吃了真够痛快的,难怪你折腾这想要辣椒,冬天人有这个吃,都不用费粮食饮酒取暖了。”

    胡家人一愣,好像身上真的不冷了。

    这个时候,厨房煮的红枣姜茶也好了,小丫头进来一人分了一碗。

    姜茶配火锅,人吃了马上就从心口向四肢涌出暖意,人再跺跺脚,便整个人都暖和了。

    步大娘慢慢喝了一碗下去,感受了一会儿,瞪大眼睛,道:“我在十二月出汗了?”

    胡狸娘看看娘,摸摸自己再看看周围人的额头道:“我们都出汗了,这个辣椒原来和姜一样,是药呀。”

    第165章 喜宴

    一种让人舌头发痛的食物不会在习惯了清汤寡水的古代多受人待见, 但一种吃了能让人发汗暖身的药材在丰年乡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老百姓舍不得蜡烛,胡家人是傍晚趁着天亮来楚家尝的饭菜,吃完了回去时天都还没黑, 路上也有不少干完农活回去吃饭的乡民。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冬天都只有一件缝缝补补又一年的御寒棉衣, 棉衣到了春天, 棉花取出来收好, 衣裳就能做单衣过春秋。

    十二月初的天气已经冻得人浑身哆嗦, 但这还不算是最冷的日子, 于是许多人都没敢把压箱底的厚衣服取出来穿上, 不然到了土地化冻的时候人就抗不过去了。

    于是茶余饭后, 乡村聊天日常就从谁家发了财变成了谁家穿得暖。

    胡狸娘一家吃了姜茶和微辣小火锅,身上一点也不觉得冷,胡大爷正值壮年,火气壮, 这时甚至把打了几块补丁的外衣脱了下来。

    路上有人看见, 眼神就有些痴呆,缩着脖子道:“胡大爷, 这么冷的天, 怎么不穿外衣?”

    胡大爷道:“吃了楚家人种的辣椒和姜茶, 冒了一身汗,穿这么多好不痛快。”

    周围的乡民听了不信邪,还跑过来摸了摸胡大爷,七八只手上上下下摸了一通,把胡大爷毛都摸立起来之后,乡民发现手下的人果然是热的, 便开始讨论楚家种的那个辣椒和姜是不是什么京里来的好药材。

    胡家人也说不出那些究竟是什么,只能只支支吾吾地说——明天来吃就知道了。

    有了这一茬, 再加上白天修坟的排场,乡里人晚上睡觉都在吃饭,那个姜可能是什么肉吧?那个辣椒也是肉吧?

    流了一晚上口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乡里人就开始收拾妆容打算来楚家吃席。

    本来乡下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空手来了也不算什么,下回自家开席再把人叫回去就行,但既然楚家出了较为贵重的食材,很多人就不好意思了,于是还穿了家里较为体面的衣裳,废柴禾洗了把脸过来,甚至很多妇女还自发要来厨房帮忙。

    认识楚韵的姑娘们收过了楚韵从京城带回来的糖,便各出了一根丝线,卷成了一大圈打算送过来给楚韵做添妆,希望她的福气能够聚沙成塔。

    楚韵闲不住,听着外头的动静,起身就要往外搭把手,睡在一边的八哥儿看了眼天色。

    “还早呢,奶奶。”把她按下来,道:“今儿是奶奶大喜日子,怎么着也得收拾出新娘子的样子再出门,我刚去东屋瞧过,三爷可穿得红彤彤的!”

    怎么的也不能让他把新娘子比下去吧?

    楚韵一想也是,于是道:“那开了箱子把我去年穿的红衣裳拿出来,我穿上再涂点儿胭脂再出去。”

    八哥儿哼一声,道:“有我在还让奶奶穿去岁的旧衣裳待客,还不如让我立刻死了干净!”

    说着转身抱出一套喜服摊在床上让楚韵看。

    喜服下身是马面裙,大红底,绣了仙鹤、五彩祥云、牡丹花和各类鸟群。绣工精湛,看着莹莹有光,华丽非常。

    上衣是一件斜襟短袄,袖口又宽又大,拉开了能有三寸宽,从袖口到领口还是密密麻麻的刺绣,身上不如裙子繁复,只用金色的线绣了一些牡丹丛,虽说不是金线,可八哥儿另外分了一丝蚕丝,牡丹也就润泽如珍珠,怎么看都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楚韵在现代也见过马面裙!她还买过一几条贵价的马面裙穿过,因为不知道怎么搭配常服最终闲置,但她依然时不时把裙子抱出来欣赏。

    可这么复杂、几乎没有留白的马面裙,她也没看过,倒是听从苏州旅游回来的同学说过,有个什么博物馆有华丽的马面裙。

    楚韵虽然没看过,但她估摸着也就这个样儿了,她摸了两把,赞叹道:“这是你做的?”

    八哥儿:“从我进了杜家门,三爷便交代我要做一套全新的喜服,这些线都是三爷买过来叫我收着的,差不多做了有三个多月才做完。”

    楚韵哎呀一声,有些高兴又有些为难道:“好看是好看,但会不会太名贵了不好穿出去?在京里穿这个也罢了,在乡里让土匪知道了,还不得连夜上咱们家打窝儿啊。咱家老弱病残真的多,有几条命去填?”

    八哥儿凑过来,道:“奶奶别担心露财,八哥儿也不是个傻的,我啊,早在外边打听过了,多宝小姐出嫁穿得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式,但乡里买不着好布,金老爷家的比咱们带来的差远了,但大户人家可不是暴发户,有了两个钱便憋不住往下倒,好东西都得看起来越普通越好,人拿起来用了才知道里头的差别,这套喜服也是这样,在光下反而不显,早在暗处一点光照着,那才美呢!”

    楚韵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也是坏了,这么华丽非凡的衣裳,竟然在室外看着当真失色许多。

    楚韵提着裙子跑进来,拉起八哥儿的手瞧了瞧,见上边都是针眼儿,道:“这衣裳这么美,却要你耗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