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50-160(第16/17页)

唱交响曲。杜容和爱吃羊肉, 丰年乡上那儿找去, 他有些水土不服, 所以吃了两筷子就不吃了。

    剩下来的肉菜, 楚韵就让何妈热一热让胡狸娘端回去跟家里人一起吃。

    猪蹄的皮炖得很软糯, 重新热了一遍也还是很新鲜,胡家人一年到头下面加点儿肉沫都算过年了,哪里会嫌弃肉菜是隔夜的。

    吃完了,步大娘还特意用厨房的面团儿做了一碟子芝麻团儿送过来, 道:“你如今享福了, 千万别嫌弃。”

    楚韵连忙说:“哪里话,大娘做的芝麻团, 以前过年才能吃一回, 如今能在走之前吃着, 真到过年我也不想了。”

    步大娘一听,愣了,她以为楚韵回来就不走了,怎么听这个意思竟然连年都不过了?但转头一想,楚姑爷可真不是乡里人,穿着打扮一看就不像能在乡里久呆的, 楚韵再怎么厉害,可也是个妇道人家, 嫁了人的女儿,哪有在娘家过一辈子的呢?

    步大娘以前是三分操心楚韵,因为胡里正对王甜甜太好了,好到她这个做媳妇难免有些吃醋。等王甜甜走了以后,步大娘看着楚韵又可怜,觉得那样的女人最后死得比她这样的乡下妇还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怜悯让她对王甜甜的女儿有了几分关心,就是家里多个锅巴,步大娘都会给楚韵掰一点儿。

    但到今天楚韵在她心里已经算差不多半个女儿了,当年楚韵跟着商人躲躲藏藏地上京城,步大娘跟着车轮印走了一路,一直走到走不动了才回家。

    所以她下意识地把楚韵要走的事忽略掉了,突然想起来,她怔了会儿,道:“那你在乡里打算待多久?”

    楚韵道:“两个来月吧,等辣椒种出来,姜块下了地,你们也把稻子种好,我就走。”

    她本人确实觉得在丰年乡很安心,但老太太走了以后丰年乡就不是家了,只能算一个相识已久的老朋友,她放不下这里,所以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帮完忙就要走了。金陵比丰年乡更适合杜容和居住,她自己也想山山水水多走走。

    老太太说了,人要往前走日子才能过好。

    步大娘连问楚韵什么时候回来都不敢开口,乡里的女儿嫁出去倒是能经常回娘家看看,可楚韵嫁的这个不是普通人啊。

    胡狸娘想不到那么多,她吃着芝麻团的,啊了一声,问:“那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啊?”

    楚韵说:“等我到了金陵,安顿下来,我让人来接你们过去玩儿。”

    步大娘就笑了,道:“我们怎么去,别说车马费,就是庄稼地,难道不种了?”

    楚韵笑:“什么走不走的,都是钱闹的。大娘,你还不知道吧,今年我挣很多钱了,以后我还能挣更多钱,乡里有什么让大爷做呗,你和老爹还能干到死不成?”

    步大娘想说乡里很多人都是干到老得走不动为止,楚韵又指着胡狸娘说:“以后让狸娘多念几年书,在城里找个人家舒舒服服的过日子难道不好?”

    步大娘马上转了念头,道:“……要是有那个福气,我和你老爹就攒钱过去看看你。”

    楚韵也不多说了,她说的是不是真话,以后胡里正和步大娘自然会明白。当时她从乡里去京城,胡里正出了多少力,她记得很清楚,别人她管不了,胡狸娘还是能管一管的。

    几个人坐着说话,杜容和和李二要出门去金老爷家吃酒,看见人在这里,杜容和就过来嘱咐她:“晚上我可能不回来吃饭,你到点先吃,也不用等我。”

    楚韵点头,想起他这两天有点儿水土不服,伸手一摸他的胃,道:“怎么不吃饭就往外走?尝尝这个。”把芝麻团打开扯了一半在杜容和手里,道:“吃吃看?这个是我以前最爱吃的,有油香、面香、芝麻香,芝麻在我们这是就是糖,因为有一点儿甜味儿。”

    步大娘手艺是真不错,杜容和吃了半个,竟然真不觉得反胃,回头就让跟着一起来的八哥儿把家里的云片糕收拾出一盒送到胡家。

    步大娘看着云片糕哭笑不得,也不敢在楚家多留,怕楚韵再留下他们吃饭。

    送走步大娘之后,楚韵就开始忙正事。

    首先是姜,姜块儿何妈带了很多,姜也很好种,切块丢在土里适当浇水,慢慢就能长起来,只要种过一回,庄稼人就会了。

    但姜比较贵,二十多文一斤,楚韵留了两斤自己吃,卖了二十斤给谢老爷,让各个乡都送两个人过来种。稻子她也分了二十斤,剩下的两百多斤全留给了丰年乡。

    不过她还不知道这个水稻在长青县能不能适应,所以就交代胡里正先等一等,等到小皇庄的水稻种出个样子乡里再种。

    到时候种,就按照她和杜容和以前商量过的,让乡民用钱买,用粮食换的办法把好种子换回去。

    丰年乡毕竟离京城很远,所以京城有什么稻子乡里都不知道,胡里正也就单纯地认为这个稻子可能比外边的好上一点儿。至于葵花种。楚韵现在多得很都不当回事了,所以直接让他在路两边趁天暖洒下去。

    胡里正一听就觉得这个种子很贱,这么好养活,所以马上接过去后也没太在意,孩子捣鼓两个不值钱的回来听个响,也很寻常。

    他比较在意的是楚韵还想着要收钱,胡里正跟楚韵道:“这么看你也不呆,乡里不能养闲人,升米恩斗米仇,是要让他们用钱买。”

    楚韵很奇怪,为啥人人都觉得她是活菩萨冤大头啊,该收的钱她一分也不会少收好吗!

    楚韵:“……老爹,我知道。”

    胡老爹就觉得这孩子乖了。不像王甜甜,当年在乡里连乱葬岗都敢跑过去看,他道:“这么多粮,我不敢放在胡家,胡家人太少,要是闯进来什么人抢,我老胳膊老腿儿的可打不动,先放你和老太太躲的那个地洞里吧,我常常看着谁都不告诉,明年春天再找人取出来。”

    楚韵怕最后亩产不达标,所以也没提五百斤,而是小声说了句:“可能比乡里种的多得多,老爹千万要注意,不能让人知道这个种子在你家。”

    胡里正背着手嘀咕:“我还能让你操心?你在你娘肚子里我就开始管事儿了。”

    楚韵就看着种子笑。

    胡里正看看天气,道:“这都冷下来了,你怎要怎么种?”

    楚韵就告诉他:“烧炕种在屋子里。”

    胡里正没这么干过,于是边说着造孽边围观。

    辣椒需要充足的阳光,在屋子里阳光不够,所以楚韵格外买了一些蜡烛回来烧。

    “造孽!”胡里正凑过来:“让我离近点看看蜡烛有没有日头好使。”

    楚韵:“……”

    过了大概有二十天,放在盘里的种子就开始冒了差不多一寸高。

    楚韵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认出来哪个是辣椒了,里边还真有十几株红辣椒,要从十几株慢慢变成整个乡,也要很久。但今年他们想吃点儿辣的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于是她就把辣椒苗挑出来对它们进行耐寒训练。辣椒很脆弱,在移栽之前必须要慢慢适应半个月较为寒冷的温度。

    楚韵呢就每天早上起来叫上胡狸娘一起,把幼苗放到院子里通通风,最开始每天只通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