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30-140(第15/15页)
楚韵想着这些人多半是皇家的人,两边的人真打起来也不敢打皇家的人,于是同意不去了,只是不忘跟李叔说:“多带几个花甲老人过去,谁犯病就让老人躺地上说要死了,我看有谁敢乱来。”
李叔听得眼睁睁的,半天才说:“我的奶奶,您可真是大善人一个呀!”
杜容和交代完就当差去了,人还没进门就有个小太监不长眼似的往他手里一撞,杜容和熟门熟路地把秘折揣在怀里,关着门慢慢看。
当日他把稻子送过去,皇庄的人都笑得花儿似的,直夸杜家人聪明机灵,竟然能把他们折腾了十几年的稻子种个五六成出来。
杜容和听到这个就知道这些人果然在这儿等着呢,他也不好回去跟楚韵说,怕她担心。
好在他头上的那个大爹真顶了回事。
杜容和给那边献了九十九斤瓜子。
秘折里靠山没对瓜子太惊讶,杜容和忍不住想起楚韵说:我怀疑这老皇帝富有四海天下好物皆见过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不然,一个人怎么会什么都知道呢?
想着皇帝装模作样的样子,他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秘折里说:这葵花籽也没什么稀奇的,早百多年宫里就有了,只是泱泱大国没什么人想起来吃它。这次吃了,我也觉得滋味不错,难怪人人都爱吃。
然后嘱咐:吃不了这么多,下次少送点。送个一两斤足矣。
靠山比较看中的还是那个稻子。
本来这个新稻推行下去阻力很大,但这件事让楚韵悄咪咪的干了,而且京里不少人都种了这个稻子,现在再拦着也没什么意义,人家老百姓早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交换种完了。
而且正打仗正是用粮的时候,所以他想把粮食都买回来充做军资,这个稻吃起来香甜,又没有他的稻子贵,能够发一发给有功的兵将。
这个话也是通知一下杜容和,几乎杜容和刚看完密折,杜家就来了几个太监登门问杜老爷家里都在哪里种了新稻,他们想去买一些不用做粮种的回去。
杜老爷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不到一刻钟就面貌一新,精神抖擞地出来了,整个人倒像年轻了十几岁似的。
杜老爷转着眼珠子问了一通,听说是来买稻子的,脸色就难看下来了。
这下更没法压着三媳妇了,可不说吧,他也不知道这稻子究竟种了多少,又有哪些人有。
魏佳氏在这边伺候着郎氏吃饭,听着话腿肚子就软了,连忙跟丫头说:“快快快!去三房请三奶奶来!”
楚韵早就知道今天有这么一出,所以整个人都是收拾好的,她来得很快。
到了正房一看,杜家人整日吆五喝六的,结果见了太监还是话都有些说不顺。
楚韵不怕,她没见识过太多皇权,依然谈不上哆嗦,又因为是现代人大场面见得多,说话的能力上学时也锻炼出来了,于是慢慢走过去把地方说了一遍,又用笔墨抄了一遍给两个太监揣着。
两个太监喝了一肚子茶,临走前杜老爷回了神,回屋找了两个拇指肚大小的珍珠塞在人手里。
楚韵看了直呼,这老杂毛私房钱还真是没少藏,两颗这么大的珠子说掏就掏!
郎氏没注意这个,她还晕晕乎乎的,闵氏和魏佳氏也一样。
杜家人也看过不少太监,但那都是在外头,踮着脚凑在人堆里往外看。一边看一边骂:老王家钦差登门,运气也忒好,那肯定命不长了!
郎氏更是盼了小半辈子得见天颜的机会,好弥补弥补自己,但始终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现在有太监堂而皇之地带着圣旨过来要买粮,郎氏浑浑噩噩的跟在杜老爷身后下跪、接旨、谢恩,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屋子。
喜鹊跑过去使劲儿掐她的人中,半天,郎氏回了神,笑嘻嘻地问:“喜鹊,你跟我说说,谁家家得圣旨了?怎么好似听见公公说话呢?”
喜鹊笑:“恭喜老爷,恭喜太太,是咱们家的圣旨!老主子爱吃咱们家种的粮,专们让人来买呢!”
郎氏哦了一声,转着脑袋看着橙黄色的圣旨,婀婀娜娜地倒在地上,两眼一闭,激动得晕死过去了。
两个太监出去后,一个太监摸着珠子笑:“咱们先去哪里收啊?”
另一个太监看了看纸,上头写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野牛沟,他指着说:“先去野牛沟,这里种的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