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00-110(第12/15页)

你想问他们要分株,恐怕不容易。”

    楚韵没想过这个,道:“春天果树要剪枝,结果时果子才长得好,我打算问他们要点儿剪下来的废枝,拿回来嫁接在我的杏子树上,这么长出来的桃子能比从前更好吃。”

    杜容和没听说过把桃树种在杏子树上还能结桃子的事,他总觉得小韵发了癔症,但一想到稻子和向日葵,他又忍不住生出一点盲目的自信。

    万一,这是真的呢?

    他鼓励道:“……过两日,咱们去野牛沟时,问问杭家孩子,先打听下口风,万一人家连残枝败叶也不愿意送呢?”

    楚韵应了,她听着王家像倔驴,直接要估计当真没门,先从孩子软化或许还能成。

    两人说着话,仍不忘告诉郎氏找到了要桃的人家。郎氏这时已说上了瘾,瞎话一套一套的有些刹不住嘴了。

    而且这话编来编去又不好套在丈夫身上,真真是骑虎难下!

    最后,还是杜薇出了个主意,道:“直接栽何家兄弟身上得啦,他们两个债多了不愁,外边啥话都往他们身上丢,咱家丢两句过去,他们也找不出谁干的。”

    何家兄弟锅从天上来,刚谈好的婚事又飞了,两人跺着脚骂:“谁啊!这么缺德!我们什么时候把家里丫头都睡大了肚子,又跟死爹抢过小娘,还让小娘生了孩子被赶去庄子上种地了?甚至,到了春天还没粮种,穷得去讨饭才被亲戚认出来。这门亲戚究竟是谁!敢不敢站出来跟老子一口唾沫一个钉把事一五一十地说明白了?”

    何显耀打听了好几圈,实在打听不出个一二三,编排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一年,两人少说已花柳病死了十回。有五次,不知事的远亲都上门吊唁了,这没头没脑的话真找不出谁干的。

    而且,有了前科之鉴,饶是两人说破嘴皮也没人相信他们的清白。

    媒婆还劝:“人家都说你们刻薄姑奶奶,要不,咱们把姑奶奶再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之前传的瞎话,咱们也能说通通做不得数了。”

    何家当然舍不得这笔钱。

    嫁人需要一大笔嫁妆,以前他们是想让两个姑娘在家多干几年活再走,后来好容易找着个外地来的盐商子弟愿意自套腰包自办嫁妆,同意大姑娘带着妹妹嫁过去,结果盐商子弟是个病秧子,两姐妹过去不到三个月就守了寡。

    二姑娘这回带着寡姐回来,想自己嫁出去再带着姐姐走,但何家早已无力发嫁,论到妹妹也一样,但光着身子出门,也不是他们家的做派。

    何显耀心里想了又想,倒想起一个毒计。

    他悄悄地想,女大不中留,这两个妹妹虽说和他是一个肚皮里出来的兄妹,但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即使隔了肚皮,那也是隔了肚皮的兄弟比不隔肚皮的兄妹更亲。

    以前何显耀还能留着两人吃口饭,现在何家眼看着不先把她们发嫁就找不着媳妇了,他就不想留着两姐妹了。

    何家姐妹从亲爹娘死了后就很少出胡同,京外什么样更是没见过,要是把两人丢到城外,就是隔着家两条街,两个姑娘也未必找得回来。

    何显耀这么想着,出门买了只烧鸡烧鹅、一大锅羊肉汤回来,一如往常把腿和翅膀和溜滑醇香的肉卷儿分给后娘和弟弟,招呼两个妹妹吃剩下来的肉。

    这顿饭较往常丰盛,但何家吃饭素如此,只给何家姐妹吃剩下的,所以,两人虽感慨这顿饭好吃,也没发现什么异样,只是不知怎么,这饭一下肚子,人睡得就格外快。

    天刚蒙蒙亮,何显耀就轻轻抱了两个妹妹在马车上,自己驾着车往郊外走。

    差不多走了有两个多时辰,他才回身把仍在熟睡的两姐妹抱下来。

    何显耀听说这片地以前叫大虫坡,坡上常有大虫在,吃个把人跟玩儿似的。

    何家,嫁女儿的钱没有,发丧的钱还有些。

    做完这些,何显耀就架着马车转身回去了,没想到半路上却遇见个熟人。

    何显耀早就忘了这人是谁,但人家认识他啊。

    郎氏的小侄儿郎助得了爹娘吩咐,在乡下守着奴才们种稻,但郎家是跟汉人做生意发家,并不是种地发家,所以他们家也不擅耕种,奴才们种了半天,缩手缩脚地过来跟郎助说:“少爷,咱们不如趁着春光尚好,把这些谷子串一串烤了吃,反正咱家也种不出个几|把|毛。”

    郎助很无语,打算自己亲自去杜家问一问姑奶奶怎么办。

    路上遇见何显耀穿着汉人衣裳,带着大斗笠,人不人鬼不鬼的往回走,郎助还想蹭下车,跟在后边连叫了几声。

    何显耀以为是叫花子化斋来了,马鞭子扬得飞快,郎助不仅没蹭上车,还吃了一嘴的土。

    郎助气得破口大骂,这何家兄弟,也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小时候何大带着姐妹隔三差五就往杜家跑,他过去送礼三回能遇见两回。

    谁知道这家子当真白眼狼似的人物,家里略好些便翻脸不认人了,这么着急忙慌的,一准儿没憋好屁。

    郎助转转眼珠子,慢慢起身往何显耀驾车的方向转回去。

    他笑着想,或许这狗东西是上乡下看小娘和讨口的孩子去了。

    他还以为,这瞎话是他们家姑奶奶瞎编的呐。

    第109章 妹妹怕怕的

    郎助看看天色, 赶三赶四地按着车轱辘印往回走,等走到一处树林里,见着何大姑娘何二姑娘苍白着脸人事不知地躺在一颗老槐树底下, 他怒从心头起, 道:“这大畜牲, 两个姑娘落你们家真倒了八辈子霉。”

    往前十几年, 郎助去杜家看郎氏, 郎氏因丢了二姑娘, 对机灵的何家姐妹便有些移情, 回回他过去, 总不忘提醒多带一份好吃的好穿的给这两姐妹,杜乐有的这两姐妹都有。

    只可惜人家长大后,一根毛也没往郎杜两家送过,郎家人素来果断, 对此绝口不提当年的交情, 只当从没认识过何家人。

    但郎氏心里仍有些惦记,郎助上回听见这两人消息便是何大姑娘出嫁, 姑奶奶不想自己过去添妆, 又想着母女一场怎么也得善始善终, 便托他送了两个便宜镯子过去打算结了陈年旧案。

    当日何家何等风光,嫁妆罢了整整四十八抬,打开都金灿灿的,没点儿虚头巴脑的样子货。一晃眼,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郎助对这两个姑娘没什么情分了,但想走又不敢走, 怕自己一走姑娘们就遇见歹人了。情分归情分,真走了这两人有个三长两短, 良心一辈子能过得去么?

    他想了想,只好在路上站着等家仆或者过路的人找过来。

    杜家这边,楚韵在和楚宗保以及他带过来的小伙伴在海棠树底下说话。

    这个小伙伴是杭家十四岁的孩子,叫杭不留行,他的舅舅王大夫就是桃树的主人。据杭王氏说,她生了孩子一直没乳汁,王舅舅膝下无子,对着小外甥越看越爱,干脆就给取了个中药名叫王不留行,想让王氏多点儿奶养孩子。但王氏毕竟已经是杭家人了,最后王不留行也就去了王叫杭不留行。

    杭不留行长得很俊,尤其一双凤眼瞧着就比杜密等只会流鼻涕到处打滚的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