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眷不衰: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娘娘她宠眷不衰》 190-200(第3/15页)

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看到她如此痛恨和凌厉的表情。

    姜雪漪和荣妃将这一幕看在眼底,便知道皇后此时已经将三公主薨逝的悲痛悉数转接到她们二人身上了。

    皇后失女悲痛欲绝,□□妃却才在姜雪漪的帮助下升了妃位,两相比较之下,她不可能不恨。

    何况皇后本就不喜姜雪漪,从前又诸多针锋相对,如今巨大打击之下,恐怕更是要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三公主薨逝是谁也不曾想到的悲惨结果,可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了最坏的地步,姜雪漪只能坦然接受。

    她腹中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平安降生,自今夜起,未央宫上下要严阵以待,时刻小心。

    凛冬的风呼啸而来,将凤仪宫才挂上的白色灯笼吹得左摇右晃,如同呜咽的哭声。身披白衣的宫人们整整齐齐跪在庭院内,从屋内看过去,这一幕只觉得让人浑身冰冷。

    这一夜过得格外漫长。

    宫中出了皇嗣早夭的丧事,底下的人已经开始筹备着为公主准备棺椁,预备丧仪。看眼下这样子,陛下和皇后今夜恐怕是不准备歇息了。

    不过姜雪漪只是公主的庶母,和其余的嫔妃们一样,略守守以表心意就可以回宫去。

    算算时辰,再过一会儿就能走了。

    她月份已大,今天来回奔波数次,这会儿已经十分疲倦,段殷凝去倒了杯醒神的茶过来,温声说:“娘娘,稍微喝点热茶缓缓吧,还没到时辰。”

    姜雪漪点点头,接过茶正准备喝下,谁知大公主缓缓走到了她身边,抬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平静的说道:“看着母后因为三妹这样伤心,我就总是想起我的母妃,想起我每次生病的时候,母妃也是这样寸步不离的守着我。”

    “可我再也看不见我的母妃了。”

    她转过头看向姜雪漪:“有人和我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回到天上,今夜风大,外面的星辰这样亮,也不知母妃在天之灵,有没有看到今日这一幕。”

    姜雪漪微微蹙眉看着身侧的大公主,总觉得这孩子实实在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从前的她安静温柔,乖巧懂事,并不是很爱说话,可现在她分明才十二三岁,可周身的气息却比同龄人要成熟上许多,看起来满腹心事。

    她本是内敛的孩子,虽占个嫡出公主的名头,可到底生母已故,寄人篱下,没道理无缘无故和姜雪漪说这些。

    再说了,刘贵嫔生前并不喜欢她,甚至欲将她除之而后快,大公主是她的亲生女儿,就算这些阴谋诡计人都不会教给自己的孩子,可日夜相处,耳濡目染,大公主多多少少能感觉的出来。

    对于这样一个存在,大公主何必在今日主动过来说这些?难道只是因为一时感慨,想找人说说心里话吗?

    虽然刘贵嫔的死是因为韶皇贵妃动的手,牵扯不到姜雪漪身上,她也从未主动害过刘贵嫔,可就算大公主想找人说话,她也不是最佳人选。

    何况大公主说的话总让她觉得哪里不对劲,可细想想,孩子思念母亲是常事,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思及此,姜雪漪还是温柔的安抚了她:“这世上没有不疼爱孩子的母亲,刘贵嫔若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保佑你,看着你的。”

    大公主转头看着夜幕,自顾自轻声说:“也不知母亲若看到我此时此刻,是会开心还是担心。”

    听到这话,那种异样的感觉更深了。

    从前听说皇后待大公主十分好,她原本想安慰大公主几句的,可听了这些模棱两可的话,姜雪漪才猛然想起刘贵嫔死前说的那些来。

    她作为外人,旎春只打听来了枝叶末梢,可大公主那晚守在刘贵嫔身边究竟听了多少,知道了多少?

    大公主还是一个孩子,她听了那些话以后会想什么,谁也不知道。

    她如今虽说是从庶出成了嫡出,身份会更加尊贵,可说难听些,也算是认贼作母。

    整日在母亲仇人的屋檐下生活,个中滋味不是寻常孩子可以体会的。

    那今日说这些,难道也是如荣妃一样,为了试探她么。

    姜雪漪的心思千回百转,最终温声落了句:“许是会开心吧。”

    “灵宁长大了。”

    第193章

    自三公主去后, 宫中原本欢庆年节所饰的添红挂彩尽数被取了下来,转而换上了白色布条和花朵。

    从凤仪宫开始一路到送灵出宫的路上,入目可见都是悲戚的白。天上大雪纷飞, 宫人跪哭灵柩, 皇后一路目送公主的棺椁离宫,四处都是哀哀哭泣声。

    陛下头次失去自己的孩子, 又心中愧疚,因此三公主的丧仪办得格外隆重,一连七日在宫内都能听得外面讲经做法, 哀乐吟唱。

    年节内里出丧事还是陛下登基后第一次, 陛下心中难过,连带着底下的人也不敢露出笑颜,好好的一个年就这么在公主的丧仪下度过去了。

    陛下心中愧疚于三公主和皇后, 这些时日多去凤仪宫陪伴皇后和大公主二公主, 帝后关系转圜。

    转眼时到元宵,朝中变故突生。

    魏国特意于团圆节命人送上陶尚书项上人头以示挑衅,帝王震怒, 两国关系再次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边疆备战,北方又生雪灾,听闻不少百姓的房屋被大雪压塌,大雪封路, 水源结冰, 无粮可活。

    两国交战之初最忌民心涣散,士气低落, 陛下有意亲去安抚救灾,下挞地方官员, 以镇民心。

    陛下出行的日子就定在元月十八。

    这一去少说半个月,多则一个月不止。这些日子陛下不在长安,太后病重管不了事,后宫唯有皇后最大。

    这段日子注定是要不好过了。

    承祚九年元月十七日晚,陛下临行前,姜雪漪正在寝殿内为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绣贴身的小衣。

    她现在孕期已经七个月,再有三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皮肤最娇嫩,贴身用得最马虎不得。

    虽说那些东西底下的人也都会准备,可旁人做的哪儿有姜雪漪自己做得好?只有身为人母才会一针一线无不仔细,用得也是最好的料子,这些是旁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

    将手中的这只袖子缝好后,她仔细收好线头,将绣框搁在了旁边,这时候门外正好传来唱礼声,说陛下来了。

    她没起身,只是坐在原位看着陛下走进来,眉眼弯弯笑起来:“陛下来了。”

    “潋潋就知道您一定会来的。”

    沈璋寒多日来紧绷着的眉头终于舒缓了些,他抬步坐到姜雪漪身边去,牵着她的手温声道:“朕明日就要起身离宫,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又怎能不来看你?”

    “绣活最伤眼睛,以后晚上少做,凡有什么缺的都让底下的人去做就是了。”

    姜雪漪没应腔,反而将那小衣展开给陛下看,柔声说:“您瞧,已经快缝好了,这儿就剩一只袖子。这布料给孩子穿最好,既柔软又暖和,不会伤着孩子柔嫩的肌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