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纪: 19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寒山纪》 190-210(第11/60页)

仿佛有无形的屏障沿着四壁而起,向高处藻井慢慢收拢。

    那老者厉声道:“拦住她!”

    青光一收,洛元秋旋身踹飞来人,两指一划,雷符即成,一道闪电当空劈下,将两名咒师击倒在地!

    紧接着她几步踩上铜钟,借力攀上二楼,同时抡剑一挥击退数人,转身搭弓挽箭,手中紫光急闪,连射数下,所发无虚。虽不见箭矢而出,但转眼间就把将追击之人纷纷击落。

    最后她挽弓对上其中一名符师,那人所画的一道火符威力不小,正当她要放箭时,涂山越在门外喊道:“手下留情啊!别真给打死了,好歹都是做爹做娘的人,家里都有老有小等着呢!”

    洛元秋闻言忍俊不禁,立时放下手从二楼跃下,在地上一个翻滚后,急奔至殿门前。她本想趁着屏障尚未合拢前出殿,没想到这紧要关头一道符光从身后袭来!

    若是此时应对,说不定就要被一同困在殿中了,洛元秋心念急转,忽觉腰上一紧,随即被用力向后拖去,在最后一刻站到了门外。

    那符光落在门前,再也不能向前一步,似乎被无形之壁阻拦在内,艳丽的火光映在洛元秋眼底,她两指微抬,那团火焰剧震后骤然扑散开来,瞬时一抹强光闪耀在她指尖,火焰如同烟火绽放四溢,隔着屏障都能感受到是何等的威力。

    洛元秋一按掌心,竖指默念,只见一道幽光从她方才画符之处向四面延伸开来,光芒次第亮起,最后在门前聚为一线,彻底将此殿封住。

    “越界者死,”她抬眼望向殿中诸人:“不信的大可以一试。”

    涂山越拂袖嘿然,对门外站着的玉映道:“好险好险,这不就成了!就让他们暂时在里头呆着吧。你这一计甚妙,我竟然没想到!你不妨考虑来我们太史局,待遇可比司天台要好得多,月俸是……”

    玉映冷漠道:“不了,我有的是钱。”

    涂山越:“……”

    洛元秋无视身后呵斥咒骂的一干人等,走到玉映身旁,伸出手道:“嗯,事办完了,我的赏金呢?”

    玉映脸色变得十分精彩,不得不从腰上解下一枚玉佩放在她手里:“到钱庄去取,你的钱都存在这里头。”

    涂山越见状插嘴道:“原来这帮手是雇来的?小师妹,他付你多少银子啊?”

    洛元秋想了想:“比太史局月俸给的多。”

    这二人一同看向涂山越,仿佛把没钱两个大字从他额头贴到了脚上。玉映更是难掩不屑,对洛元秋道:“我早说了,没事去当什么掣令,又没多少钱。”

    洛元秋道:“别这么说,好歹算是一份正经营生呢,总好过去卖……”

    玉映与涂山越皆是一震,就听她道:“……卖符,连符纸的钱都赚不回来。”

    两人闻言齐齐松了口气,涂山越快步走下台阶,将那传信之人召来:“说罢,如今太史局和司天台一半的人都聚在宫里,这还能出什么事?”

    洛元秋这才想起景澜现在一定也在宫里,不由竖起了耳朵。

    那人手捧一物奉上,涂山越取来打开一看,大惊失色道:“什么?叛乱?不是说好上元节吗,怎么这就突然动手了?”

    此事刻不容及,他朝两人道:“我得回宫看看,你们就先在天光墟里呆着,有法阵护着,外头再乱也乱不到这儿来。”

    洛元秋一听连忙抓住他的袖子:“你带我一起去吧!”

    涂山越惊讶道:“你去做什么?你不知道,如今宫外可比宫里安全多了。”

    洛元秋道:“我去找我道侣。”

    “你什么时候有的道侣,顾师知道这事吗?”涂山越越想越觉得不对:“那人是谁,名字说来听听,我看认不认识。”

    一旁玉映忽道:“大人一定认识,她就是司天台台阁,景澜景大人。”

    涂山越呆愣半晌,看着洛元秋道:“小师妹,你可别是被人骗了吧?”     。

    第 196 章 话本

    三个时辰之前。

    送洛元秋离开之后,景澜随即入宫,在检查完阵法等一系列布置是否妥当之后,她正要唤人询问其他事宜进展如何,这时却有宫人来通传,说是太子殿下有请。

    景澜不得不暂且将事放到一边,先去见太子。

    太子早在重华宫等她来了,一见面就道:“表姐这么早就入宫,我猜你一定没用早膳。”

    当下便有宫人端上粥点小菜,景澜心想太子果然和皇帝一样,都有替人操心的习惯。当年皇帝在封地,太子也只是宁王世子,还是宁王妃的皇后不理俗务,整日在外打猎训练近卫。太子稍稍懂事就开始和皇帝学着如何打理府内事宜,也算是子承父业。等年纪渐长,弟弟妹妹们接连出世,又被迫带起了孩子,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景澜仍旧忘不了二人初见之时,太子站在槐树下,左右牵着两个皮猴似的弟弟,背后背着一离人就嚎哭不停的妹妹,还要苦口婆心劝说爬树的二弟快些下来,莫要被树枝戳伤了。

    不但如此,太子对府上众人也关爱有加,从节气变化到穿衣用饭,一应大小杂事,就没有他不为之顾虑的事。皇后曾道:“此子与吾父极似。”也不去管他,任由他这般无穷无尽地到处操心。

    等到宁王成了皇帝,世子也顺理成章成了太子,眼看弟弟妹妹们日渐懂事,封王就藩,开府另居,也不必他继续再操心下去。太子操了十几年的心一朝落空,无人再可操心,一度闷闷不乐,以至忧虑郁结于心。

    皇后听闻此事,当即收罗京中一众恶名远扬的纨绔子弟送入东宫,名曰为东宫添置属官,实则让太子有个可操心的地方。面对东宫一众不服管教的臣属,太子又重新找回了在王府时那操不完心的日子,立刻精神抖擞了起来,整日都忙得红光满面。

    倒是那些个纨绔,本以为能仗着太子的势为非作歹,谁知在东宫身旁呆了不到半年便哭爹喊娘要回家。其中谢丞相的次子生性顽劣,家人又溺爱放纵,将他惯得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他在东宫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竟趁着某日太子赴宴时偷溜回家。当夜太子亲自到谢府与谢丞相在书房面谈,半个时辰之后,谢丞相亲手绑了儿子交到太子手里,大骂儿子不知好歹,请太子随意处置,就算打死了也绝无怨尤。

    一年之后,这一众公子哥被放出来,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早起晚睡勤学苦读,离闻鸡起舞只差一只鸡。一改前貌奋发向上,尊老爱幼谦谨和善,已经不能用洗心革面来形容了,说是转世重生也不为过。

    此事震撼京师,时人皆有所目睹,传以为佳话。谢丞相的次子如今任东宫长史一职,听说做的很不错,就是为人爱操心了些,回家也没事找事来操心。他老父谢丞相被絮叨得耳朵生茧,恨不得立刻就告老还乡,再也不见这个儿子。

    景澜一向不喜欢被人操心,她虽躲不过皇帝,但好歹还能避开太子。幸好太子只是为需要操心的人操心,对自己能拿主意的人就不怎么管了。即使如此,仍能从旁枝末节的小事上察觉到他无处不在的关心与体贴。

    就如同这碗粥,以及粥旁份量刚好却花样繁多的小菜。

    景澜端着碗思索着自己究竟应该快些喝还是慢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