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20-130(第2/32页)
市场的关键时期,您说我怎么忍心在这时候拆日化厂的台!思来想去,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哎,还是回公司挨骂吧!”
另三位债主:“……”
讨债也要深谙唱念做打呀!
狄思科没浪费他从小跟着郭美凤学戏的天赋,握着李科长的手说:“李大哥,您放心,这顿骂不会让您挨的,一会儿我给王总打个电话,讲讲厂里的实际情况。”
王总是化工公司的一把手,李科长的顶头上司。
不用他自己回去解释,李科长当然乐意。
李科长与另几人交换个眼神,继续道:“今天就暂时不结账了,但咱这账不能一直拖着,总得有个期限吧?”
“本来我该跟曾厂长商量一下的,不过,既然几位老哥信得过我,那我就把这个责任担下来了!30天内,最迟45天,我们一定将全部货款结清!到时候不用您几位上门催,我们厂财务直接打到各单位的账户上!”
*
请几位债主在厂食堂吃了顿晚饭,狄思科心情不错,哼着小调就回家了。
可是,与他的春光明媚不同,家里这会儿正阴云密布呢。
于童板着脸坐在沙发上,狄嘀嘀和狄嘀嗒一起背着手贴墙站着,每人身前还蹲着一只狗子。
郭美凤和二舅妈挤在沙发的另一边,望着两个崽直叹气。
发现狄思科下班回家了,狄嘀嘀招手喊了一声爸爸,被于童瞪了一眼后,又笑嘻嘻地重新贴墙站好。
狄思科在她的小揪揪上弹了弹,问:“你俩又闯什么祸了?”
“没闯祸!”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两个崽齐声答。
“没闯祸你俩干嘛被罚站?”
狄嘀嗒抢答:“妈妈不让骑狗。”
狄思科问:“骑狗烂裤/裆,你们不怕啊?胖大和胖二不是你们的好朋友么,你们为什么要骑人家?”
叫出两只边牧的名字后,狄思科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家那外国血统。
原本这俩狗子被孩子称为小熊和猫猫。
可是他们每次喊“猫猫”的时候,都会把真正的小猫囔囔招来。
所以,为了区分猫狗,狄思科就给猫猫改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叫Panda。
二舅妈念不好那洋名儿,喊那两只越来越胖的狗子吃饭时,图省事地喊“胖大胖二吃饭啦!”
以至于,其他人再喊他们小熊和Panda,这俩狗子已经不理睬了。
狄思科心想,这狗子到了他家也不容易,还不到一岁,就有了两个曾用名。
狄嘀嘀站着站着就自己蹲下了,伸出手去抚摸胖大的毛毛,“胖大说可以驮我们出去玩的!”
“……”狄思科对闺女这种奇思妙想早已习惯了,“那你再让它说一个,我听听。”
他把罚站的任务换成了拼七巧板,让俩人到一边玩儿去,然后问媳妇,这俩孩子到底闯啥祸了。
“我今天在外面谈业务,地方太远了就把他俩留在了公司。结果,他俩趁着小阿姨给他们泡奶粉的空档,骑着胖大胖二上街了!二舅妈顾着一个,又怕另一个跑了,在后面追都追不上!要不是被胡同里的熟人在半路上拦下来,他俩明天就得上新闻!”
狄思科:“……”
厉害了我的崽!
作妖作出新高度,竟然学会偷溜出门了!
还给自己找了交通工具。
相比于成长缓慢的人类幼崽,两只狗崽经过大半年的成长,早已经脱胎换骨了。
它俩现在站起来比双胞胎还高。
而且闲不住,非常活泼,总想上街溜达。
因为要遛这俩狗子,狄思科和于童去北海公园的频率都提高了。
在爱出门这一点上,四只崽可谓是一拍即合。
二舅妈替两个孩子找补道:“他俩是瞧见别的小朋友骑自行车了,他们没有自行车才骑狗的!”
于童和狄思科:“::::::”
孩子没有自行车,是家长的错呗?
狄思科想了想说:“我看让他们一直在家里作妖不是办法,他俩已经不是小婴儿了,饿了尿了伺候一下就行。现在可以满地跑了,再在公司呆着,影响其他人工作,你出门带着他们谈生意也不方便。干脆送去托儿所吧!”
郭美凤和二舅妈都有点不舍得:“这么小就送托儿所啊?”
“有礼和嘟嘟都是一岁多就去托儿所了,他俩都快两岁了,去托儿所不是正好么!”
郭美凤不乐意道:“家里没有老人看顾的孩子才送托儿所呢,咱家有这么多人照应,干嘛送托儿所啊?有礼和嘟嘟那是没办法。”
狄思科其实早有送孩子去托儿所的想法。
二舅妈和小保姆的文化水平有限,可以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训练他们说话走路,但是更多的就没有了。
两个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基本就是各种儿童录音带,于童偶尔抽空读读图画书,以及狄思科的晚间小课堂。
把他俩放在家里作妖,还不如送去上学呢!
好的托儿所里会进行幼儿早教。
于童也赞成让孩子去托儿所,她早早让孩子去上学,不是为了让他们考清华北大。
主要是想让他们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触接触。
夫妻俩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很快就开始给他们寻找合适的托儿所了。
现成的选择有好几个。
日化厂托儿所,东轻集团附属幼儿园,戏校职工托儿所,姥爷于宝塔所在国画院的托儿所,还有亲姥姥所在歌舞团的附属幼儿园,后姥姥所在经贸部的机关托儿所。
这对父母将几所托儿所和幼儿园都考察了一遍。
最方便的当然就是日化厂和戏校托儿所,狄思科和郭美凤下班就能接孩子回家。
但条件最好,教学水平最高的是东轻附属幼儿园,以及经贸部的机关托儿所。
东轻集团是搞外贸的,有钱。
幼儿园也办得很有企业特色——人家是双语幼儿园。
所有阿姨都是幼师中专以上学历,能唱会跳,还会说英语。
而且这个幼儿园里还有一男一女两名外教。
这种办学条件,放眼全北京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它最出名的教学成果就是,去年幼儿园园长力排众议,与市里的另两所双语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幼儿英语口语大赛。
参赛的大班小朋友一共有五十多人,最终比赛的前五名里,第一、三、四名都是东轻幼儿园的。
东轻幼儿园的特色办学就此一炮而红。
不少人都想把孩子塞进去。
不过,这个幼儿园里的孩子都是职工子女,为了配合计划生育政策,也为了凸显幼儿园的特殊地位,本集团职工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入学名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