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六零海岛漂亮女知青》 440-460(第5/39页)
信”两个名字,皆出自楚辞,都有极好的寓意。
于是铁蛋的大名儿就叫做黎铮,字怀瑾;铁柱的大名叫做黎锵,字怀信。
与此同时,由于政策风向的改变,栀栀和黎恕的亲友们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七七年高考恢复。
对于广大知青们来说,这无异是个爆炸性的新闻!
大多数下乡插队的知青都经历了生离死别、背井离乡之苦,现在恢复了高考?
在乡下劳作的知青们就没有不想回城的!
参加高考最就是最好的回城途径。
对于没有背景、没有工作的城市青年来说,参高考也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所以高考是整一个七七年最最最火爆的话题!
对于栀栀和黎恕来说呢,七七年也是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在栀栀和黎恕的家人方面:
——铁蛋……噢不,黎铮小朋友已经三岁多,生得人小鬼大,开始上军区幼儿园了。
——别逢君老将出征,于坐五六的年纪,接受国家征召,在改革开放的春天即将到来之前,毅然决定前往条件最艰苦的大西北。至于他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别逢君一直不肯说。但据黎恕的猜测,岳父估计是在研究武器有关。
——本来应雨时想帮着栀栀带小黎锵的,可一想到别逢君年纪大了,还要去大西北,她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她向上级打了报告,辞去松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职务,跟着别逢君一块儿走了,去当一个无级别的随队队医。
为了这事,向来恩爱的老两口起了争执。别逢君并不希望妻子跟着他一块儿去大西北,一方面他是觉得她已经为家庭牺牲了很多,现在好不容易事业有成,他更愿意看到她每天意气风发的样子;一方面他担心大西北条件不好,觉得妻子跟了他一辈子也没享到什么福,现在老了还得跟着他去捱苦受罪。
但应雨时却哭着说道:“我在医院工作,是在为人民服务,救治的是人民群众。我跟了你去,我也是在为人民服务,救治的也是人民群众啊!老别,你只管和你的战友们往前冲,我保证不拖你们后腿,而且我还会当上你们的保护神,有我在,你们整个儿队伍都会平平安安、齐齐整整的你信不信?”
别逢君难过愧疚了很久,最后和妻子相拥而泣。
七七年的春天,两人就一同启程去了大西北。去之前,他告诉儿女们,“勿挂念,如果还能活着回来,当然一切安好。倘若回来的是两捧灰……辰辰(别家最小的孙子,别一之子)结婚的时候给我和你妈念叨几句就成。”
儿女们哭得稀哩哗啦。
——别燕东升任松省省厅,单朝凤随夫升入省城银行任副行长。
——别燕南亦升入省城,王宗秀随夫迁入省城,如愿以偿考到教师资格,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至此,松市就只剩下别棠棠一个人在了。
应雨时曾经劝过她,希望她能跟着兄长们一块儿去省城,这样的话,兄妹姑嫂之间也有个照应。但别棠棠不肯,一是她奶奶还在,她舍不得离开奶奶;一是她觉得她现在在钢铁厂里已有的荣誉是她靠双手挣来,她舍不得放弃、从头开始。
应雨时又希望棠棠可以尽快解决婚姻大事,但棠棠表示:她就是没有遇上喜欢的人,所以她不想结婚也不愿意处对象……这让应雨时十分无奈。
——姜女士为了照顾小黎锵,曾动过退休的念头,但被栀栀劝住。于是姜女士花钱请了一个姜家的四十多岁的女性乡下亲戚过来,让帮着带小黎锵,平时在家呢有赵阿姨帮着看,姜女士下了班赶回来再教养一下两个孙子……倒是比她辞职带孩子强。
——黎家、姜家的亲戚们,变化都不太大,从军的从军、从政的从政,大家都稳稳当当。
在栀栀和黎恕的学习和工作方面:
——栀栀顺利毕业,已经拿到了硕士学历,目前正跟着黄教授读博。
在黄教授的帮助下,栀栀申请的“淡化海水无土栽培农作物”的项目已经立项,栀栀准备把这个项目拿到海鸥岛去做一期实验。
——黎恕的学习进度比栀栀稍慢一点,毕竟他所涉及的学科多,项目也更复杂。他倒也不着急,只是按部就班的继续一点一点开展工作。
==
一晃到就到了一九七八年的暑假。
栀栀和黎恕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海鸥岛。
说起来,栀栀和黎恕是六七年来到的海鸥岛、七三年离开,七八年又回到了这座美丽的海岛上,忍不住思绪万千。
海鸥岛和正义岛似乎还是以前的模样儿……
但细看下来,又有着种种不同。
双岛早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性基地,不但是“优质农产品展示与培育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南方八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富裕生活小区示范中心”。
其中,海鸥岛是优秀农产品展示中心:
——海鸥岛上的目测可使用土地,已经全部开发为实验田,井井有序地种植着各种优质作物。
——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和组织过来,一是参观、一是培训。
——当初栀栀离岛时,海鸥岛上已经有七个科研项目,到现在已经承接了一十一个科研项目。当然,海鸥岛为科研主岛,这几年来,南瓜岛、东陵岛等一些岛屿逐渐成为海鸥岛的辐射区,也成为了科研岛。
——为保证海鸥岛的工作环境,目前岛上只安排了值班宿舍,只有在岛上值班的知青们才会暂时住在海鸥岛上。
那么,大家都住到哪儿去了呢?
当然是住到了隔壁的正义岛。
正义岛是富裕生活小区示范中心:
——正义岛上现在共有近三百户住家。原来的叔叔爷爷们,有一部分人和珍珠山的婶婶姨姨们联姻,还有一部分人则与南陵附近的寡妇结婚,这部分人不满百户,他们结合之后,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养育了孩子。
——正义岛上还有一百多个叔叔爷爷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再结婚了,所以他们住进了集体宿舍去。
——还有近一百户人家,则是在这几年里,在南陵地区结婚、迁居的知青们。他们是目前海鸥科研中心的维护者,也是双岛社队的成员。他们把家安在正义岛,平时往返于海欧岛和其他科研岛,有时也会领着双岛社队的任务出差……
所以正义岛上的房屋被修建得整齐漂亮,多以楼房为主。
三百多户人家,约有一千一三百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百多,四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百多,三十以上的中年人一百多,三十以下的年青人三百多,十岁以下的孩童也有近一百个……
为此,岛上设立了医务站、学校、图书馆,还有小卖部、文体中心、电影院、公共食堂等基础设施。
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在南陵来说,正义岛上的居住条件算是最最最好的了。
栀栀和黎恕来到了海鸥岛,大家都高兴坏了!
这会儿大家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