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50-160(第12/17页)

黛玉与姐姐宝钗并无嫌隙,本人又这样钟灵毓秀、出类拔萃,更是待黛玉亲敬异常。

    没过多久,两人就已经姐姐妹妹的叫开了。就连宝钗都有些惊讶,黛玉的性情素来有些慢热,没想到她竟与宝琴这般谈得来,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罢。

    贾璋当天晚上回家,见黛玉脸色有些红,笑问道:“今天可是吃酒了?”

    黛玉笑道:“只用了两盏,已经喝了醒酒汤了。”

    贾璋听黛玉已经喝过醒酒汤后点了点头,在这之后,他走到黛玉身边道:“我今天见到一位故人,说起来,这人皎皎也认识。”

    故人?

    三哥哥他白日里见的人都是朝中官员,哪里有他们两个人的故人?

    不对,既是他们的故人又是朝中官员的人也是有的。

    就比如说她儿时的西席先生的贾化贾雨村。

    她眼神灵动地看向贾璋:“是雨村先生来京了吗?”

    “皎皎果然冰雪聪明。”

    贾璋赞美黛玉后,继续向她分享今天的见闻:“见到贾大人,我心里也有些惊讶。”

    “在我记忆里,他前两年刚转任济州做粮道,眼下应该在山东任职才对。今天一上衙,我就见到他跟在张阁老身后。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和张阁老搭上关系的。”

    而且贾璋已经打听到了,张泰维想把贾雨村提拔进户部任职。

    他忖度着,张泰维看重的大概就是贾雨村的长袖善舞、擅长钻营的本事。

    户部尚书赵树生病了,一旦老尚书动了致仕归乡之念,那么户部就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

    师祖有孔云师叔这颗钉子楔在户部,不用为此做太多准备;张泰维临时起意,自然要找一个擅长钻营,手段狠辣之人。

    贾璋只希望赵树生能早点病愈,压下各路人马送进户部的牛鬼蛇神。

    对杨门来说,备受赵树生看重的孔云需要更多的成长时间。

    对大盛来说,让贾雨村这样的人在户部搅风弄雨抢肥肉也绝非什么好事。

    而被各方势力临时选中的幸运儿基本上都是贾雨村这样的野心家,只有这样的棋子,才能迅速为派系打开局面。

    “不论雨村先生是怎样搭上阁老的,三哥哥都离他远着些吧。”

    “前两年爹爹说雨村先生升任粮道时用了太多手段,性情如同虎狼一般。我担心你若离他太近,恐会被他设计。”

    贾璋拍了拍黛玉的手,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全都听妹妹的,如今我只盼着老尚书能早点痊愈,省得我那孔师叔与贾雨村共事……”

    第158章 树生病愈巧字缘由,熙凤应允薛蝌托请

    在张泰维的操作下, 贾雨村还是进了户部山东清吏司。

    只是他们还没高兴多久,赵树生的病竟然好了起来。

    名医周薛涛从南至北游医,行至京都住店, 刚放好自家的行李,就被绣衣使者客客气气地请到了赵府。

    绍治帝对眼下的户部也很满意, 并不想让户部发生什么大动荡。

    如此一来, 在户部经营多年的户部尚书赵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他与贾璋一样, 不希望赵树生的身体健康出问题。

    周薛涛最擅长治疗心疾,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比不得他。

    因此他一到赵府,心疾复发的赵树生就缓了过来。

    在周薛涛银针汤剂的治疗下, 赵树生的病渐渐好了起来, 户部浮动的人心也安稳了下来。

    即便眼下户部被塞了不少钉子进去, 但只要赵树生在,或者说赵树生他能按部就班地拣选继任者, 那户部就乱不起来。

    贾璋心里也松了口气, 赵老尚书向来看重孔云师叔。

    只要有老尚书在, 他就不用担心孔云师叔被贾雨村那等小人算计了……

    在赵树生接受周薛涛的治疗时,薛蝌他也打点好了礼物。

    在这之后,薛蝌请薛姨妈帮忙向卫家投递帖子。

    薛姨妈时常给王熙凤送礼,见面时又爱说奉承话给王熙凤听,所以王熙凤很喜欢薛姨妈这位姑妈。

    因此, 只看到薛家来了帖子后,王熙凤让人给她读了薛姨妈送来的帖子与信件。

    在听到薛家和梅家婚事的始末与那梅家的无耻行径后, 王熙凤心里忖度着这件事不算大,她可以答应帮忙, 顺便发上一笔小财。

    其实王熙凤刚嫁进卫家时最是无法无天,更不怕什么阴司地狱报应, 借着娘家和夫家的势,王熙凤什么钱都敢赚,包揽诉讼的事情更是没少干。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这辈子和王夫人这位姑妈关系很糟糕。

    所以她没接触到放利子钱的渠道,要不然她做下的错事恐怕只会更多。

    她和卫若梅的婚姻也将很难存有挽回的余地。

    后来王熙凤被她夫君卫若梅抓到现行,被卫若梅十分愤怒地指出了错误,她才知晓她包揽诉讼的行为到底是多么大的罪名。

    王熙凤低头认错了,但卫若梅并不愿意接受。

    那时候他正在气头上,若不是两人还有一个儿子实哥儿,只怕卫若梅休妻的心都要有了。

    夫妻两人因为这个闹得很不愉快,直到王熙凤生下女儿巧姐儿后,夫妻间的关系才渐渐好了起来。

    后头王熙凤又不知费了好些心思笼络卫若梅的心,又向卫若梅许诺过她日后只会一心抚养儿女,再也不会包揽诉讼给家里带来麻烦了,这才与卫若梅和好如初。

    有这样的前情在,王熙凤瞧见旁人家的托请后,自然会谨慎许多。

    在听到薛家求的事情既不违法,又符合道德准则后,王熙凤才决定答允薛蝌见他一面。

    她可不想再为了几千两银子触犯卫若梅的雷区与国法家规,做那等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情了。

    至于王熙凤女儿的小名巧儿,自然是刘姥姥取的。

    那年冬天天降大雪,刘姥姥带着孙儿板儿进京打秋风。

    她先去的地方是荣国府,后去的地方是卫家。

    她女婿狗儿家祖上与统制县伯王家里连了宗,如今王子腾王大人外任,刘姥姥想找人帮扶女婿家里也指望不上他。

    多番打听后,她决定去寻求王夫人这位老姑奶奶与王熙凤这位姑奶奶的帮助。

    刘姥姥不知道的事情是,荣国府的王夫人已经被禁足了。

    所以她在前往荣国府时没有见到王夫人,只得了当家奶奶史湘霓与她的一封银子。

    没见到王夫人,捧着银子的刘姥姥也不失落,她心里依旧很感激。

    就算王夫人瞧不上她这个穷亲戚,她也得念人家的好才行。

    荣国府给她的银子是真的,这世间万事万物论迹不论心,刘姥姥过得通透,自然晓得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