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40-150(第9/17页)

成绩……

    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像癞蛤蟆跳到了脚面上,虽然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实在是恶心人。

    杨叔玉不想被人中伤,所以他就直接回京参加会试了。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他承认,他并不是什么天才俊彦。

    但他的基础打得很牢,文章写得也还算有灵气,就算不能像贾兄一样三元及第,中个进士也不成问题吧?

    所以,还是快点开考吧!

    在小松径街杨府的书房里做策论做得头疼的杨叔玉心想,快点让我考完,也好和贾兄、叶兄一起去打马吃酒。

    他在江南的时候,就很向往他们见面后的愉快生活了。

    没想到一回到京城,祖父竟然直接把他关小黑屋写作业,真是让他欲哭无泪。

    第146章 叔玉会试端明回京,百般奉承皆为爱子

    转眼间会试开考, 杨叔玉连着考了九天,出来时脸色苍白,显然是累狠了。

    过来接杨叔玉的人是叶荆和贾璋。

    杨伯贤和杨叔玉关系不好, 没过来接杨叔玉,惹得杨宗祯心里有点不痛快。

    这件事叶荆和贾璋也都知道, 但是他们两个外人, 却是不好掺和杨家的家事, 因此也只是默默无言罢了。

    杨叔玉倒是觉得大哥杨伯贤不来接他是件好事。

    他还不乐意看到杨伯贤那张不情不愿的脸呢!

    把杨叔玉送回小松径街的杨府后,贾璋和叶荆留在杨家吃了晚饭。

    待到贾璋回到荣国府时,时间已经快到戌时了。

    外头天空上挂着的寒星把早春的天气衬托十分寒凉, 贾璋进屋后才脱下大氅扔给雪檀, 又接过黄柏送上来的热茶。

    雪檀把贾璋的大氅挂好后, 转身去书架那边找贾璋点名要看的账本。

    黄柏走上前,接过贾璋递过来的空茶盏, 对他禀告道:“三爷, 今儿缮国公府二爷带着二房大姑奶奶省亲, 现在还没走呢!”

    “石二爷说大姑奶奶很是思念老太太,老太太便留大姑奶奶住在荣庆堂,石二爷直接把这件事给答应下来了。”

    贾璋挑了挑眉。

    石端明已经在外面做了好些年知县了,缮国公府也该想办法帮石端明疏通关系,把他调回来了。

    他听祖母说过, 石端明这次回京会去太仆寺做寺丞。

    太仆寺寺丞是从六品的官,比石端明之前做的知县要高半阶。

    石端明已经在底下熬了好几任了, 在担任知县期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有缮国公府在,不会有人去吞没石端明的功劳, 更不会有人故意给石端明糟糕的考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论资排辈, 也该是石端明他升迁了。

    通过石端明的升迁之旅,我们不得不说,科考成绩对文官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说石端明,他只是举人出身,没有得力的座师与年谊,缮国公府分给他资源也是有限的。

    石端明终究不是天纵英才,缮国公府不可能在他身上下重注冒险。

    石将军夫妻也得考虑他们家嫡长子的心意,更别说石夫人更喜欢的孩子其实是长子……

    所以在拿到家里给安排的知县官职后,石端明必须老老实实地在底下熬上许多年,才能得到升官回京的机会。

    而像贾璋这样的状元,在进入翰林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从六品的修撰了。

    除此之外,前者与后者的前程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捐官出身、荫官出身、举人出身与同进士出身的官员的前程都是有天花板,他们这些人基本上做到四品、五品也就到头了。

    翰林官却被世人称为储相,清贵无双,尤其是像贾璋这样有师门的翰林官,更是眼见着的前程远大……

    不过贾璋此时并没有思考前后两者的区别,他是在回忆石端明这个人。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缮国公府的公子人品还不错。

    但对方绝不是会贴心到一回京带元春回娘家,还主动挑起话头,让妻子在荣国府留宿以慰思念离别之情的角色。

    那么,对方就是奔着他来的了?

    “依小的看,石二爷大概是想见三爷一面。晚上家里办宴时,石二爷还问了您的事,这话是琮四爷的人过来告诉我的。”

    至于贾赦和贾琏两人,前者根本没有这样敏锐的嗅觉,后者被顺天府衙门派去统领搜检考生的衙役去了。

    在最后一名考生离开贡院前,贾琏都得待在贡院里面。

    想来今天晚上,贾琏是不能回家了。

    在应试举子们离开贡院后,三大营的兵卒与顺天府的衙役还要打扫贡院、押送试卷,像贾琏这样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官员也是没办法抽身离开的。

    而石端明……

    贾璋靠在椅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阅着铺子那边送来的账本,心想石端明和他们家有亲,又是缮国公府的公子,就算在京外做知县,也不会消息闭塞的。

    所以石端明石不可能不知道他入值文渊阁做机要中书的事情。

    那么他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机要中书跟在阁老身边,经常接触枢务与朝廷机密。

    这些消息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个,外头的官员哪个不想和机要中书攀交情?

    石端明和贾璋有一层亲戚关系在,若是没想过利用好这段关系,他也就不是缮国公府最杰出的子弟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石端明与元春在京外相处多年,举案齐眉夫妻恩爱,本人的脾性改了也说不定……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就是了。

    事实果然如同贾璋所料,在他看账看到一半后,竹月进来禀告道:“三爷,大姑爷来了。”

    因为两房姑娘是一起排字辈的,所以元春是大姑娘,石端明自然也就是大姑爷了。

    贾璋让竹月把人请进来,过去与石端明互相厮见。

    两人这个叫姐夫,那个叫贤弟,看起来倒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投机模样。

    两人叙旧后,便在贾璋的书房里面分宾主坐下,雪檀把账本收了起来,黄柏则端了茶来奉与石端明。

    贾璋请客人吃的茶都是南边送来的龙井。

    在留够自己喝的份额后,他手头上好的红茶与青茶名种全都给黛玉送过去了。

    其实这几年黛玉的身体已经很健康了,但贾璋依旧谨遵王太医的医嘱,不许黛玉喝凉性的绿茶。

    在林如海上京后,看着黛玉的人又多了一个,不过黛玉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负担就是了。

    石端明对贾璋笑道:“贤弟这里的茶是明前的新茶吧?离京多年,我也好久没喝过这么好的茶了。”

    贾璋才不信石端明的鬼话,就算石夫人偏袒长子,也不会在吃用上亏待石端明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