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80-90(第3/18页)

允武。由景王爷嗣位新君, 不但可以延续陛下的施政纲领,还能让国家传承有序, 确是天下万民之福祉!”

    “杨阁老的话给臣也带来了很多启发。就算景王殿下有什么不好之处, 也能跟着陛下您学习。如此一来, 我朝必然大治,海晏河清不成问题……”

    乾元帝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

    他想听到的答案本来也只有最后一句话。

    那就是新帝要跟着他学习为君之道。

    是的,他是要做太上皇了。

    可他不是刘太公,不是唐高祖,更不是安史之乱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玄宗皇帝。

    太子的身份, 聪明的头脑,愚蠢的对手, 以及四十多岁就没了的父皇。

    乾元帝他生来就拥有最好的一切。

    所以他怎么可能愿意在退位后,就把权力全都拱手让给新帝?

    在那些儒家经典里, 有虞陶唐推位让国是一桩美谈。

    但一纸空文与万人赞颂又怎能比得上大权在握的感觉?

    若不是自己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乾元帝才不会禅位, 去做那劳什子的太上皇呢。

    他很满意杨宗祯和张泰维的答案,至于严敬……

    那是他的鹰犬,是他的独臣,所以他不用去问严敬的看法。

    主辱臣死,还有什么需要细问的呢?

    即便新君即位,严敬也只会认他这一个主子。

    至于乾元帝为什么不找周东野和李汲过来,反倒找杨宗祯和张泰维过来商量退位之事的原因也很简单。

    无非是为了挑起内阁的争斗。

    黄秋楼去年中风后,不得不致仕回家休养。

    早在去年秋天的时候,黄秋楼就已经带着乾元帝给他的赏赐,带着一家老小乘船回江西老家养老去了。

    黄秋楼致仕后,李汲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黄秋楼的次辅之位。

    次辅与群辅的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譬如说皇帝分给内阁的决策权首辅至少能分到六成,次辅则能分到两成,其余的群辅也不过是在那里分那余下的两成罢了。

    李汲还是三辅时,倚靠着清流党羽与皇帝的支持侵吞了不少本该属于黄秋楼的权力,进而与周东野斗得有声有色。

    但终究还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李汲成了次辅,本就有监督与辖制首辅的责任。

    在乾元帝的授意下,李汲经常挑衅周东野的权威。

    结果就在周李二党斗得如火如荼时,周东野和李汲同时发现了一件十分糟糕的事。

    乾元帝居然经常绕过内阁,召见杨宗祯、张泰维、严敬、赵树生等人去东暖阁议事。

    那严敬不过是陛下的鹰犬、声名狼藉的酷吏,并不能给周东野和李汲带来什么威胁。

    赵树生年纪也不小了,脾气秉性又如同甘草一般,跟黄秋楼别无二致,威胁还不如严敬大,更是不足为患。

    但杨宗祯和张泰维两人既是阁臣,又有野心。

    乾元帝单独召见这两人议事,周东野和李汲又怎会不忌惮?

    不过此事对周东野的伤害还算有限。

    周东野知道乾元帝一直都很看重杨宗祯。

    随着年纪的增长,杨宗祯势力范围的扩大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周东野虽然不愿意,但是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们这张牌桌上迟早会出现新客人的。

    唯一让他有点不高兴的事情是徐梦行怎么这么不争气?

    内阁五个人,除了他和李汲这两位党魁外,杨宗祯和张泰维都被陛下叫去议事了。

    只有徐梦行一人被剩下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徐梦行他没用啊!

    可是转念一想,徐梦行被剩下来,可能是因为他不如杨宗祯和张泰维能干,也有可能是因为徐梦行比张泰维更加忠心呀!

    他的学生可比李汲的学生老实多了。

    想到这里,周东野竟然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满足感。

    周东野觉得满足的地方,自然就是李汲极其痛恨的地方。

    杨宗祯上桌固然让人生气,可自家的自留地长草才是最让人痛恨的事实!

    但这是陛下的命令。

    李汲就算再生气,也不会昏头到让张泰维去拒绝乾元帝的邀请。

    更不能因为陛下对张泰维的“看重”就排揎张泰维。

    毕竟李汲他既不想让学生和自己离心,更不想让乾元帝觉得他对皇帝不满。

    但表面上的亲热掩盖不了心里的不爽,这两年以来,李汲对张泰维已经有诸多不满了。

    正是因为如此,乾元帝才召杨宗祯和张泰维过来,与他们两个商议退位之事。

    他不但要与杨宗祯和张泰维商议退位之事,还要让杨宗祯和张泰维拟定他退位的圣旨,甚至还要让他们两个一起拟定新君的登基诏书。

    乾元帝十分清楚这件事的政治意义,也清楚杨宗祯和张泰维在做过这件事后,就有了挑战周东野和李汲的资本。

    因为这本就是他希望达成的事情。

    乾元帝退位后,内阁斗得越凶,他辗转挪腾的空间就越大。

    除此之外,这也是他留给新君的最后一道考验。

    周东野虽然忠心,但却贪婪成性;李汲名为清流,但却有权相之心。

    他在位时,要用周东野敛财做脏活,要用李汲弹压周东野,这才留着他们两个。

    他退位后,若周东野和李汲识趣儿,就该带着他们这些年攒的钱回家养老,退位让贤了。

    若是不识趣儿,那他们就只能做磨砺景王帝王心术的磨刀石了。

    不过此时,杨宗祯和张泰维还来不及思考这些事情。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回答皇帝的问题上面去了。

    就在张泰维回答完乾元帝的垂询,松了一口气时,就听乾元帝道:“圣文至武钦明孝慈皇帝,这是朕之尊号。”

    “太宗皇帝规定过,本朝皇帝尊号以八字为限。如今朕要退位为太上皇,却是要与新君有所区分的,尊号前也得加上几个字。”

    “两位爱卿都是两榜进士,更是理学名家,给朕拟两个字也容易。你们先把这两个字拟定出来,等朕选定后,你们再去草拟圣旨与诏书。”

    杨宗祯和张泰维连声称是。

    沉吟良久后,张泰维抢先道:“臣想了四个字,是为神德圣功,不知陛下觉得可好?”

    乾元帝听了,刚想露出一个微笑,就忍不住咳了一声。

    乾元帝勉强忍住咳嗽的欲望,继续道:“这个神字不好,三花聚顶与涅槃圆寂都是虚幻,世间哪里有真正的仙神呢?”

    杨宗祯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臣想了一个,是为体元隆运,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