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60-70(第14/17页)

祖家。”

    贾璋点头应是,去客房换上了师母申氏为他准备的藕荷色宝相花茧绸道袍。

    出来后,师母又给他重新梳了头发,弃了他原来戴着的精巧素银白玉冠,给他换上了俊雅飘逸的软翅纱巾。

    这副打扮倒是和叶士高有八分像,申氏给贾璋戴上巾帽后道:“璋哥儿这么一打扮,倒像是老爷的儿子了。”

    叶士高道:“我倒想要璋哥儿做我儿子,只怕抢了他后他父亲要跟我拼命。夫人若不怕贾家夫人,就尽管抢孩子好了。”

    申氏佯叹道:“老爷虽促狭,说的倒是合情合理。璋哥儿这样的好孩子,谁家不视若珍宝呢?”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转眼间到了巳时初,叶士高携了贾璋一起前往小松径街去了。

    在乾元帝这样擅长帝王之术的皇帝手下做事的臣子,必须明白谨慎二字的写法。

    与周、李二党相较,杨宗祯在内阁里势小力微,这也是皇帝最看重他的地方。

    杨宗祯没有权相之心。

    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平日里也很是小心翼翼,从不授人以柄。

    所以贾璋他们到的时候,并没有在杨府门口看到太多车马。

    此地虽称不上门前冷落,但也绝对说不上是满座高朋。

    贾璋素来机敏,见到这些蛛丝马迹后,就已经管窥蠡测,分析出杨宗祯的部分行事风格了。

    叶士高却该在担心贾璋紧张,轻声安慰他道:“师相待我如亲生儿子一般,你进去后只需照常表现即可,他老人家会喜欢你的。”

    贾璋对叶士高笑了笑,表示自己并不紧张。

    前世围着皇帝与阁老们打转儿,脑袋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气候,他尚能面不改色。如今来杨府见自家师祖,又有什么好怕的?

    叶士高见他这般泰然自若,一颗心也被他放到了肚子里。

    师相最欣赏东晋谢司徒风轻云淡的态度,璋哥这般从容不迫,却是正正好的。

    就在贾璋跟叶士高递了帖子走进杨府后,就见一个中年文士快步过来接他们。

    来人却是贾璋的房师梁士济。

    贾璋见到梁士济就要行礼。

    按规矩,梁士济对他有举荐之恩,他对梁士济尊敬些,也是应当应分。

    结果贾璋刚拜下去,梁士济就趋步上前止住了他的动作。

    “当不得,当不得!贾师弟,你我都是阁老门下之人,既是同辈,又是自家人,又何必在意那些世俗虚礼呢?”

    贾璋看向了叶士高,却见叶士高轻轻点了点头,这才不再坚持给梁士济行礼,嘴里的称呼也变成了亲亲热热的梁师兄。

    在梁士济的引领下,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处临溪水靠假山的凉亭。

    山上栽种着薜萝佳木,亭下氤氲着兰桂芬芳。正可谓雨过天青石壁润,风吹幡动波澜惊,却是十二万分的清幽景色。

    亭中亦然坐着不少熟人,譬如说他院试时的副考官沈四象、翰林院侍读学士赵仪等人,这些人都是叶士高在文会上介绍他认识的世叔。

    想来今日之后,他就要改口叫师叔了。

    而在主位上,坐着一位老人家。

    他穿一身佛头青道袍,头戴云巾,须发略有些花白,神态十分悠然,颇有闲云野鹤之感。

    位高者果然都擅长伪装,杨宗祯能在周、李二党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甚至还能不动声色地扩张势力,又怎么可能只是赏风弄月的闲云野鹤?

    师父说杨阁老钦慕谢安石,依他看,杨阁老本人也像谢安石。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1]

    杨阁老他确实不是东山摩云客,而是那殿上邀月臣。

    第69章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由己饥之赐字茂行

    杨府的聚会, 当然不是阁老为了见新徒孙专门举办的。

    但是杨宗祯让叶士高把贾璋带到杨门聚会上来会面,看重的意思也很明显。

    梁士济就很羡慕贾璋。

    他老师河南按察使宋履泰是阁老的门生,靠着老师的面子, 他才能勉强迈进杨家的大门。

    但阁老的徒子徒孙众多,老师又不在都中, 阁老何曾把他放在眼里?

    叶祭酒却是阁老最爱重的弟子, 和亲生儿子都不差什么的。

    贾璋身为叶祭酒的首徒, 必然会被阁老记在心里。

    唉,前些日子这位新科解元还是他推荐上去的生员呢,如今他这个房师倒要主动去叫人家师弟了。

    所谓判若云泥, 大抵不过如此。

    梁士济一边想着这些事情, 一边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而叶士高已经拉着贾璋上前去,对杨宗祯恭声道:“师相, 这是我的小徒弟, 我之前和您提过他的。”

    贾璋乖巧地跟在叶士高身后, 在叶士高的话落下后,他立即拜躬身拜了下去:“徒孙贾璋,拜见阁老。”

    前头这个徒孙是在表示自家的亲近之心,后头这个阁老却是在表示对杨宗祯的尊敬之意。

    杨宗祯人老成精,当然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他让叶士高把他小徒弟扶起来, 待到贾璋起来后,他又招手让贾璋到身边来。

    贾璋走到杨宗祯身边, 他的神色很平静,并无胆怯畏惧之意。

    直到杨宗祯问他身上的这身衣裳是不是师父准备的, 他才露出了一丝孩子气。

    贾璋脸色微红,态度仍然是大方的:“是师母准备的衣裳, 师母说徒孙这样穿和师父看起来很像,她见了也欢喜。”

    杨宗祯心想,退之[1]这人也是很有意思的。

    给徒弟换了这身行头,不就是想让他爱屋及乌吗?

    这点小心机放在退之身上,竟也显得格外可怜可爱。

    杨宗祯确实因为贾璋这身打扮,对贾璋产生了一点儿先入为主的好感。

    “我瞧着,倒真有几分你师父年轻时的品格。这样打扮就很好,很有几分名士的模样。”

    提到名士,杨宗祯就想到了他的新得的焦尾琴。

    于是问贾璋道:“会弹琴吗?”

    贾璋听到这话,就知道杨宗祯想让他弹琴,遂道:“徒孙略学过几首曲子,可惜学艺不精,恐扰了阁老尊耳。”

    杨宗祯道:“世人皆以谦逊为美德,说略学的,多半都是精通。你这样说却是过谦了。去试试我的新琴吧,不拘你弹奏什么曲子。”

    杨宗祯话音刚落,就有下人抬了琴桌蒲团、宝琴香炉过来,又悄无声息地将其一一安置妥当。

    又有人捧了荷叶样的玉盆,来请贾璋净手。

    贾璋净手后坐到蒲团上,大脑亦在飞速运转。

    杨阁老让他弹琴,可能只是突发奇想,也可能是对他的考教。

    但不论是什么,待到弹完后,阁老都有可能问他为什么弹奏了刚刚弹的曲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