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50-60(第7/18页)



    他向乾元帝行礼叩拜,一被叫起来就听乾元帝道:“宗祯,你这个弟子很有脾气吗。”

    杨宗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跪下请罪:“臣教徒无方,还望陛下恕罪。”

    乾元帝却道:“脾气虽不好,但待你却孝顺。”

    杨宗祯突然间福至心灵:“池纪与下臣有师徒之谊,却污蔑臣有伊霍之心,不明内情的人很容易信了他的胡言。士高他关心则乱,若有胡言乱语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乾元帝笑道:“那你有没有啊?”

    “陛下千年万岁,圣明烛照,下臣断然不敢有如此之心。”

    “千年万岁都是假的,若有一日新君践祚,你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心思?”

    杨宗祯闻言,眼泪一瞬间就落下来了:“臣是陛下一手拔擢的,乾元二十一年,臣中了传胪,陛下亲自给臣簪了花,臣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时的光景。”

    “臣只盼着陛下健康长寿,不忍思及什么新君。臣只知新君是陛下选的新君,臣只需按陛下之命效忠新君就是了。”

    “若新君不肖,臣与士高一样直谏,谏后或退居山林,或身死东市,全都万死不辞。”

    乾元帝虽知这厮是在表演,但还是有些被触动了:“行了,别哭了,朕是知道你的忠心的。只你那个徒弟太年轻气盛,批驳阁臣时也太胆大了。”

    “陛下批评的是,他这样狂悖胡言,日后只怕会闯出大祸。不若把他贬至国子监做司业修身养性。”

    乾元帝却道:“贬什么?我看他说的也并不全都是胡言乱语。朕不贬他,还要给他升官呢。”

    “你想让他去国子监的意思,朕心里也明白。这样吧,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今年任期也快满了,等他离开后,就让你这徒弟去接替李守中的位置吧。”

    杨宗祯心知自己和徒弟都过关了,连忙磕头谢恩,又把自己的辩章呈上,这才安心地退了下去。

    叶御史连弹四阁老的事情一天内就传遍了京城官场,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看叶士高的笑话。

    所有人都觉得叶士高完了。

    哪怕他是杨阁老的徒弟,可双拳难敌四手,杨阁老面对周、李两党的夹击时最多也就能让叶士高平安致仕吧?

    贾璋心里很担心他的朋友。

    叶士高待他很好,不但指点他的文章,还在清谈文会上对他多有带挈,从来都不把他当做个懵懂的孩子对待,贾璋对此不无感激。

    这些年下来,两人亦师亦友,书信往来极为频繁,感情已经很深了。

    在听闻叶士高祸事了后,贾璋很是担心,算着叶士高下值的时辰就往叶家去了。

    或许叶士高需要陪伴,或许叶士高不需要,但是不过去一趟又怎么知道叶士高是否需要呢?

    到了叶家,贾璋被叶家管家轻车熟路地带去了叶士高的书房。

    贾璋本来还在心里组织安慰叶士高的言辞,却没想到叶士高的表情很悠然,不见丝毫落寞之意。

    对方甚至还有心情邀请他捉棋对陆呢。

    棋桌旁的酸枣木小几上还摆满了各色冷碟小吃。

    “璋哥儿来了,快和我下棋。”

    贾璋还能怎么样呢?

    只能把自己特意带来的、叶士高爱吃的风鸭和那些冷碟小吃摆在一起,安安静静地坐下来陪他捉棋了。

    在贾璋回家前,叶士高笑道:“别担心我,我在陛下那里已经过关了,就算被贬也没什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退之能吃的苦,我就不能吃了吗?”

    贾璋回家时,身上带着薄薄酒气。

    他刚刚与叶士高捉棋,输的时候略吃了几口淡酒。

    因此一回自己的院子就脱了大衣裳,闭着眼睛靠在榻上要茶吃。

    一杯茶被端了过来,贾璋只觉得脚步声不太对,睁开眼睛一看,却是黛玉在给他端茶。

    他连忙接过白瓷的茶盏,笑问道:“林妹妹怎么来了?”

    “三哥哥还说呢,小小年纪,就学会在外面吃酒了?”

    贾璋请她坐下,喝了一口茶,竟是山楂陈皮红茶,略带些酸意,却最是解酒。

    贾璋喝了后道:“多谢妹妹费心,不过我没在外面吃酒胡闹,我陪长辈下棋,输了后皱着鼻子喝两口也不过是为了逗他开怀,却是半点都没醉的。”

    “那就好,不过这茶是红杏姐姐给你泡的,却不是我的功劳。”

    “这是妹妹家的方子,难道红杏是在梦里学会的?”

    黛玉才不接他的打趣,转而回答起了一开始的问题:“三哥哥忘了,你说过我若得闲,便来你这里拿曾大先生送你的九九消寒图的。”

    “前两日我给外祖母绣抹额不得闲,没来成。今日得闲来了,偏生你又不在家。我本要走的,只是红杏和青桃姐姐说你一会儿就回来了,又殷殷请我吃茶。我耐不过她们的好意,才留下来的。”

    贾璋听了后道:“原来是这个,我出去一趟竟把这事忘了,你等着,那幅九九消寒图被我锁在柜子里了,我这就去给你找。”

    贾璋放下茶盏,没过多久拿了一幅卷轴回来。

    黛玉展开卷轴,却见上头用工笔勾勒了一株老梅,笔触细腻、梅枝遒劲,上头有九九梅花,尚未涂色。

    却是比市面上的消寒图清雅许多倍的。

    黛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幅清瘦梅花,却问贾璋二姐姐有没有。

    贾璋道:“不用担心你二姐姐呷醋,她向来不爱这个。我前些日子给她淘换了好棋谱,她玩得正高兴呢,哪里有时间赏画数九?”

    黛玉听了后抿嘴一笑,收了那卷轴。

    因天色已晚,黛玉要回荣庆堂了,便向贾璋提出了告辞之意。

    王嬷嬷见黛玉要走,连忙把月白绫缎面白狐狸皮里子的大氅给她披上,青雀也很有眼力见儿地抱起了黛玉怀里的卷轴。

    而贾璋也起身穿了衣裳。

    黛玉道:“三哥哥不用送我了。”

    贾璋却提起了一盏玻璃灯,又把桌子上搁着的八仙过海暖手炉递给她捧着。

    “外头天儿还没黑,路上却滑。左右就这么两步路,我送妹妹回去也不费什么事,妹妹就莫要推辞了。”

    黛玉这才点头,又向他道谢。

    把黛玉送到荣庆堂后,贾璋只见屋里悄没声的,便看向了鸳鸯。

    鸳鸯对着他指了指贾母的卧房,比了一个睡觉的手势。

    贾璋和黛玉便知道贾母今儿睡得早,如今已经睡熟了,两人立即放轻了动作,贾璋也不再往里走了,向黛玉比了一个“我要走了”的口型就要往外走。

    黛玉拉住了他,把那个暖手炉放到了他手里。

    贾璋笑着接了过来,转身走了。

    而黛玉也把那幅九九消寒图挂在了书架旁,又从书架里拿出了一本游记读了起来。

    第55章 国子祭酒狸奴衔蝉,母女团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