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50-60(第15/18页)



    贾母年纪大了,素来喜欢甜软的吃食,而且这是孙儿的孝心,她看着也欢喜。

    而黛玉、迎春等姐妹看着这鲍螺上头栩栩如生的芙蓉花、月季花、海棠花,也颇为新奇。

    府里也做过酥油鲍螺,但这样形状复杂的却少见。

    这就是外头酒楼的独门手艺了,可惜她们这些女孩子没法子出门见识一下外头的风光。

    等到贾璋的短剑榜墨开花时,邢夫人的生日也到了。

    因为今年是邢夫人的三十五岁大生日,贾母做主,按之前邢、王二夫人过生日的例,吩咐贾琏出门去给邢夫人请一班小戏回家,又凑份子给邢夫人办酒。

    这般抬举,自是邢夫人沾了儿子的光。在贾璋出生前,这样的风光是只有王夫人才有的。

    邢夫人生日当天,贾璋换上了大红织金锦绣衣裳去给她磕头。

    邢夫人见儿子穿着鲜艳衣服,濯若春柳,神清骨秀,心里便有十二万分的喜爱。

    在离开东大院赴宴前,又把儿子专门去皇觉寺为她请回来的佛珠供到了观音像旁,戴上了儿子送她的赤金福禄纹簪子,这才安心。

    到了花厅,邢夫人接受了同辈晚辈的贺喜,又与贾母、王夫人姐妹、史湘霓李纨这对妯娌、东府尤氏婆媳以及各位姑娘们一同听戏吃酒,气氛十分热闹。

    家里男客却不在此,只在外院听戏吃酒。

    宝玉他一点儿也不想和这些须眉禄蠹一起交际,只想回内院和姐姐妹妹们凑热闹。

    但贾政不许,他又能怎样?

    在没有贾母撑腰的前提下,贾政对宝玉的威慑程度成倍提高了。

    宝玉他一见贾政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明面上又怎敢不听贾政的?

    大房上下晚上时又在东大院聚了一场。

    邢夫人这个寿星心情特别好,好到饭后平白无故地送了贾芝一对儿如意纹金手镯。

    这可是铁公鸡拔毛,千年难见。

    就连贾璋这个亲儿子都觉得有点惊讶,迎春更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而贾芝他什么都没意识到。

    他身上穿着云缎裁剪的小衣裳,眼睛跟葡萄似的,软乎乎地跟邢夫人说谢谢祖母,祖母最好了。

    邢夫人听了,彻底不心疼了。

    她这些年很是攒了一笔钱,这点儿东西也算不上什么。

    芝哥儿虽不是她亲孙子,但是他生得和璋哥儿这般像,又软乎乎地叫她祖母,还说她最好了。

    和璋哥儿小时候真像。

    这两只金镯子就是芝哥儿该得的。

    邢夫人心想,若璋哥儿有了孩儿,大概和芝哥儿的模样应该也差不多……

    第59章 邢氏保媒贾瑶定亲,心有灵犀升桥道场

    邢夫人过完生日后, 就操起了保媒的心。

    今年秋天八月院试,贾瑶吊车尾考中了秀才,邢夫人这下子更觉得他是个佳婿了。

    毕竟贾瑶年纪又轻, 相貌又好,家里又有好些田地铺子。

    最重要的是贾瑶他是独生子, 人还老实, 这也是一项难得的好处。

    邢夫人和三姨说了这件事, 让三姨问施纶愿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贾瑶。

    给人保媒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若施家不愿意,邢夫人也不会再提这件事情。

    施纶听妻子说这贾瑶系荣府族人, 家资丰厚, 又是有功名的独生子, 就有些心动。

    他出身农家,宦囊轻薄, 女儿小时候也没享过什么福, 反倒要时常操持家务。

    直到他升了主事, 家里条件才好了一些,女儿身边也有了丫鬟伺候。

    那贾瑶的父亲虽无官身,家资却丰厚,女儿嫁过去不用吃苦。

    至于前程的事情也不用担心,那贾瑶本人系荣府族人, 身上又有功名,就算考不出来, 走荣府或他的路子,捐一个官也是有的。

    他私下里悄悄问了女儿愿不愿意, 见她点头,便下定了决心, 请妻子托付妻姐玉成此事。

    邢夫人从妹妹那里得了准信儿,便派费婆子请贾瑶之母刘氏来府里做客。

    刘氏听到邢夫人的暗示后,简直喜不自胜,女方是官家小姐,又和贾璋母子有亲戚,她有什么不愿意的?

    于是连忙对邢夫人道,若瑶哥儿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他们家什么都舍得。

    若不是担心僭越,她都想按照贾珍、贾珠、贾琏他们的例子给未来媳妇下聘哩。

    邢夫人心想,她这堂嫂还真是怪会说话的,她听了也高兴,于是又和刘氏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会儿话,这才散了。

    邢夫人这般热心,主要是因为她们这个年纪的命妇若不管家,整日里无聊得很,给人保媒也是一件乐事。

    贾瑶又已经投靠了儿子,若他再娶了三妹的继女,双方的关系只会更加紧密。

    而且刘氏看重施纶的官身,为了儿子,她不会难为未来的儿媳。

    贾瑶那孩子她也见过,是个宽仁君子,施大姑娘嫁到他们家里不会受委屈。

    如此一来,贾、施两家只会因为这桩婚姻情好日密,并不会姻亲不成反成仇。

    邢夫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要玉成此事的。

    两家通晓心意后,还特意让两个小儿女相看了一回。

    这贾瑶虽俊美不足,却也仪表堂堂,施大姑娘亦非稀世之姿,但也清秀端方。两人在皇觉寺遥遥一见,就都相中了对方。待到冬季初雪时候,两家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

    婚期就在明年夏天。

    贾瑶打算明年成婚,主要是因为院试的名次不高,所以并不准备参加明年的乡试。

    不用复习备考,正好成家立业。

    贾璋也建议贾瑶再打磨三年文章,还帮他活动来一个宛平县学的名额,让贾瑶去那里读书。

    县学的教授大多数是一些会试落榜的老举人,教学水平远比家塾里的秀才夫子好。

    贾瑶去那里读书也会更加进益些。

    贾芸院试落第后,倒是颇有些失落。

    贾璋安慰他道:“你瑶五叔家境比你好,什么都不用操心。读书的年头又比你长,如今学里换了好先生,他厚积薄发也是有的。你还年轻,中了童生就很不错了。”

    贾芸点了点头,嗟叹道:“只可惜侄儿没有叔叔的聪明秉性。这也是侄儿无福,若侄儿像叔叔一般被文曲眷顾,只怕此时也能和瑶五叔一起欢庆了。”

    贾璋心想,芸哥儿的天赋本也没长在读书上,反倒是更长于往来交际。

    兄长贾琏就是最擅长人情往来的,芸哥儿他没有受过任何教导,说话做事竟也不比兄长差什么。

    想到这儿,贾璋拍了拍贾芸的胳膊:“你这也是被六老太爷耽误了好些时光,好在敬大伯撵走了六老太爷,要不然大家还有得煎熬呢。”

    “你也不用焦心,这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